书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本周看的书是《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by曹天元(作者), 看这本书的感受和看《魔兽争霸》预告片差不多。 好惊心动魄。 正如 《魔兽争霸》有一个关于“宇宙的起源,宇宙到底是需要次序,还是需要混乱”这个大情怀一样, 我们现代文明从电脑到激光,从核能到生物技术,几乎没有哪个领域不依赖量子论。 但关于量子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任然难以回答,争论从一开始就分成两派"波动”派,和“微粒”派。这两个派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一方占据“上风”, 然后 另一方就是继续用各种新的科学实验证据“攻城”直到占据上风位置。就像《魔兽争霸》的那两大派系之间的争斗一样。终结问题都是“宇宙万物的发展是在既定的规律中进行”--定域性( 代表人物如 爱因斯坦 )还是“在混乱 不确定方式中进行”--实在性(代表人物 如薛定谔)?
看这本书其实让我感慨很深,人类在“理解和预测自然”的道路上走的就好比是 “螺旋上升的扶梯”。往往先是前人的一个灵感和猜想,然后后人到达同一个位置是通过实验数据 或者数学推导进行了论证,然后再继续向上。
开始我们只能观测可以肉眼看到的物质;然后我们可以观测实验工具可以观测到的物质;然后是要耗费极大能量做的工具才能观测到的物质(比如夸克 ,玻色子等),再以后就接近“无形”“难以观测”的物质(比如 弦)
任何粒子其实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点 ,而是开放或者闭合 (头尾相接而成环 )的弦 。当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振动时 ,就分别对应于自然界中的不同粒子 (电子 、光子 … …包括引力子 ) 。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 1 0维的空间里 ,但是有 6个维度是紧紧蜷缩起来的 ,所以我们平时觉察不到它。
关于从1维到10维以上的世界 有两篇有趣的文章 :反对的文章,支持的文章
于是我忍不住会去想:人的意识是不是也会由某一组“粒子”组成呢?曾经看过一篇研究来研究“人的意识”是否是一个有质量的东西。也许人的意识 也是一个“超光速”的粒子,也有“量子的纠缠性”所以有些人会有“潜意识中童年创伤残留”,童年时候的创伤会留存人体的潜意识里面,影响成人后的行为模式。参考文章:关于依恋模式和爱情
有些人会有“直觉预测 、梦境预测”。也许是这些人所经历的某种“修行”“减少意识上的物质负担,让意识的质量更小”和“让思维的速度达到或者超过光速”。这样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推导:那么这样“人的意识”就会聚集很强的能量,可以预见未来。
相对论的公式:E=MC^2 能量=质量×光速^2,可以把能量看做是物质(质量)的运动(速度)状态。这个方程式的另一种表达为:Δ能量=Δ质量×光速^2
在量子理论中著名的“双缝实验” 让“观测”本身可能也具有影响粒子的的作用。这就有点像你活了小半辈子,突然有个大师帮你看了“八字”(算是本人观测),于是你就知道了你的“命格”。然后你发现你过去几十年都是和“命格”对着干的。接下去你的的人生该如何走呢? 你会考虑“八字命格”的影响吗?关于易经和量子力学 可以点击看本文
量子论在物理界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激起激动人心的浪花 ,引发一连串美丽的涟漪 。它深入固体物理之中 ,使我们对于固体机械和热性质的认识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打开了通向凝聚态物理这一崭新世界的大门 。在它的指引下 ,我们才真正认识了电流的传导 ,使得对于半导体的研究成为可能 ,而最终带领我们走向微电子学的建立 。它驾临分子物理领域 ,成功地解释了化学键和轨道杂化 ,从而开创了量子化学学科 。如今我们关于化学的几乎一切知识 ,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而材料科学在插上了量子论的双翼之后 ,才真正展翅飞翔起来 ,开始深刻地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量子论的指引之下 ,我们认识了超导和超流 ,我们掌握了激光技术 ,我们造出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为一整个新时代的来临真正做好了准备 。量子论让我们得以一探原子内部那最为精细的奥秘 ,我们不但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作用和关系 ,还进一步拆开原子核 ,领略到了大自然那更为令人惊叹的神奇 。在浩瀚的星空之中 ,我们必须借助量子论才能把握恒星的命运会何去何从 :当它们的燃料耗尽之后 ,它们会不可避免地向内坍缩 ,这时支撑起它们最后骨架的就是源自泡利不相容原理的一种简并压力 。当电子简并压力足够抵挡坍缩时 ,恒星就演化为白矮星 。要是电子被征服 ,而要靠中子出来抵抗时 ,恒星就变为中子星 。最后 ,如果一切防线都被突破 ,那么它就不可避免地坍缩成一个黑洞 。但即使黑洞也不是完全 “黑 ”的 ,如果充分考虑量子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黑洞其实也会产生辐射而逐渐消失 ,这就是以其鼎鼎大名的发现者史蒂芬 •霍金而命名的 “霍金蒸发 ”过程 。书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想加入更多乐读创业社的活动,请访问网站→ http://ledu.club
或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leduzhe
书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