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会在某个角落,持续性发光的
“我的崇拜”
刚开始做公众号那会儿,我一天又一天全扑在了上面。学习排版,学习编辑,参加各个写作比赛,拿着自己蹩脚的文章自荐给很多个编辑。
我加了很多仰慕的作者,问她们如何攒露头角,如何登上千万大号。基本上都是19—23岁的年轻女孩儿,我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她们热气腾腾的生活,也时常惊讶于她们温柔的外表下还藏着一颗巨大的野心。
喜欢她们,不过是因为,我想成为她们那样的人。
“回忆录”
那个时候,有个读者每天在后台给我发消息,他和我分享了一切,但从来不加我微信;他说他会一直对我说早安晚安,他说他相信我会有大火的一天,但是后来,后台消息里再也没有他。
那个时候,我每晚躺在床上,看着后台显示的寥寥无几的粉丝数,闭着眼开始幻想等它变成5位数的那天,我一定会欣喜地跳起原地转三圈儿。
那个时候,我保持着日更,哪怕写的很差,哪怕写得再蹩脚,但我就是这么一直写啊写啊,像是一个僧人,日复一日,心无旁骛地读着经文。
“不停歇”
现在,也常常有人加我微信告诉我,她有多么喜欢我,有多么渴望成为我这样的人,开始有人问我怎么写文章,问我如何攒露头角?
隔着手机屏幕,我仿佛看到了一年前的自己,青涩又努力,尝遍苦头却从未放弃。
一年前,我仰慕的那个姐姐,她告诉我:“我也不知道,慢慢写下去就好了。”
一年后,我告诉来咨询我的小伙伴:“一直写,一直写,一直写......”
“爱你们”
坦诚说,我很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凡事都不懂,但凡事都不怕。
我很庆幸自己在大二的时候做了公众号,认识了你们,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让我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多了一点点光芒。
我在这个公众号上写青春,写励志,写爱情,我一直在想,我能带给你们什么?
思来想去,便是“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年轻人,她在这漫漫岁月里的成长与进步”。
从始至终,我都说,想与你们成为青春同路人。我更希望“猪小兔”这个代名词不单只是我,还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缩影。
ta偷偷的暗恋,ta偶尔的气馁, ta持续的努力,ta默默的发光,我希望,你总能从猪小兔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并终能获得或多或少的慰藉。
“别的角落”
5月,听到了一个难过的消息,飞象纪把号卖了。我去翻了翻我的订阅号列表,发现那些我曾经仰慕的同龄人,她们也好久好久没有更新了。
卢思浩说:“每个人都在努力活着,用他自己的方式。”
一个朋友由此感慨:“如果我更新不那么频繁了,那就是我在别的地方继续努力生活了。”
大三开学,我去了一家朝阳企业工作,历经长达一个月的培训后,终于踩着四月的尾巴顺利入组。
由于面对很多新的挑战,我的生活作息又被迫重构,但好在身体适应的还不错。虽然这些天没有更文,但我每天都会写2000字,只是由于自身规划原因,这些文字我可能拿来别的用处。
但请你们相信我,我会一直一直写下去,总有一天,“猪小兔”这个我们所有人的缩影的名字,会出现在很多很多大号的作者栏上。至少,我这样相信。
等到这一天要多久呢?这一次,我并不想计算清楚。
“一步一步”
更新很少的这些天,在某种程度上,我远离了浮躁的新媒体圈,每天看见的不再是“00后年入百万”“教你赚取一千元一篇稿费”这类标题党,而是在一个实实在在的公司,规规矩矩地打卡上班。人们来来往往,竞争也异常激烈。
我喜欢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这种不管不顾先拼了再说的刺激。
前辈问我:“以后想留这儿吗?”我说:“想,我很喜欢。”前辈笑笑:“一步一步来。”
我喜欢“一步一步”这个词,它看上去规律又不匆忙,总能透露出笃定踏实的味道。
“默默发光”
这个五月,我没有再给自己定“两月内做成***”这样式的计划,而是把想做的事全写下来,唯一的期待就是能每天坚持下去。
我的第一个vlog播放量惨淡,但并不影响我接着更新第二个;我投出去的稿子被惨拒,但并不影响我坚持写下去;我锻炼一个月也没见效,但并不影响我依旧每天去晨跑。
谁说做事情就一定要短期达标?你看那沿途的每一步,它都在结果。
我爱上了这个日复一日的过程,不计较结局,不计较后果,不去管这些那些是否有意义,只管埋头去做,一天又一天,一步又一步。
八月长安曾说:“总有一些坚持,能从一寸的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但是,花开终归有周期,催不得也盼不得,我们能做的,无非是每天精心地呵护,耐心地等待。
亲爱的,你要相信时间自有力量,每一步都不会白费。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彼岸终会花开。
- END -
作者:猪小兔,梦想执笔走天涯的99年双鱼座姑娘。转载请联系作者,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