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情,说说爱

《我的前半生》:这是女人一生的战场

2017-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看见繁花
《我的前半生》:这是女人一生的战场

01

最近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大热,里面的太太罗子君养尊处优,保养得当,却被貌不惊人、穿着朴素,还是30好几的单亲妈妈凌玲打败,罗子君与丈夫陈俊生结束十余年的婚姻,被迫重返职场。

离婚前的罗子君生活优越,是众人羡慕的对象。她任意挥霍,去名品店买8万块钱的鞋;她对周围的人很苛刻,对服务人员呼三喝四;她住大房子,喝下午茶,没有生活的压力。

唯独内心缺乏安全感,因为优越的生活都是丈夫努力工作提供的。她害怕“日渐松弛的皮肤,和老公身边花枝招展的女孩子”;她害怕自己日渐苍老拴不住丈夫,说到底,她仅仅是一个家庭主妇。

她也不是没有努力过。丈夫喜欢水仙花,她的微信名字就是风中摇曳的水仙花,丈夫说改喜欢向日葵了,她就将名字改成向日葵。她还买回来丈夫看上很久但一直没舍得买的定制沙发。

但这些并没有挽留住陈俊生离开婚姻的步伐,因为他碰到了他的解语花。

陈俊生加班不舒服,凌玲递过来胃痛药。工作多,凌玲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最好,分门别类,给陈俊生最多的支撑。还有车里的沉默不语,让陈俊生感受片刻的放松。

看上去,是陈俊生和罗子君的婚姻出了问题,多年来一个飞奔向前,一个停滞不前,早已产生了距离。子君为人居傲,眼里没有别人,又没有挣钱的能力,内心又是敏感而脆弱,这段婚姻本来就不平等。

但是,如果没有凌玲的谋划和推波助澜,这段婚姻未必就会走到分崩离析的阶段。至少,他们未必是因为凌玲而离婚,陈俊生未必会成为凌玲的丈夫,凌玲孩子的爸爸。

但这男人变起来,早已忘了过去“我赚钱养家,你貌美如花”的承诺,恨不得飞奔到新人的怀里。

罗子君曾经和闺蜜唐晶一样,也是大学毕业。不过工作了半年,就被陈俊生娶回了家,做了家庭主妇,根本谈不上什么工作经验。这一离婚她便失去了经济来源,要养活自己和孩子,仿佛天塌下来一样。

原来建立在他人身上的安全感,是那么容易崩塌,因为这份安全感老天是那么容易收回去。

《我的前半生》:这是女人一生的战场

02

小学的课文里,有一篇文章《致橡树》,这么多年都没有忘记过。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只有相得益彰的爱情,才有可能稳固长久。

也有人不信,说唐晶和男友贺涵事业上旗鼓相当,精神上互相理解,相互扶持走过了十年,最终也没有走到一起。

在电视剧的开始,子君还不知道俊生和凌玲的情况,也经常打击唐晶,看不惯贺涵,跟他吵架。她觉得唐晶事业再好,也没把自己嫁出去,是个劳碌命。子君为自己拥有幸福的家庭,还颇有些优越感。

这个社会对于大龄未婚女青年也是充满了挑剔,哪怕事业再成功,没有家庭也不叫圆满。只有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才叫人生赢家,可是人生本是曲折,哪有那么多赢家。

唐晶与贺涵分手了,苦笑着向子君重复了亦舒师太在小说《喜宝》里的名言:“我要很多很多爱,没有爱,我有很多很多钱也是好的。”

即使相伴十年,分手时十分的难过,我们不会看到唐晶失态,失去自己的主心骨。

她知道贺涵不够爱自己,她就可以做到及时止损,抽身离去,这不能说不是工作和经济基础给她带来的底气。

而罗子君是求过陈俊生的,只要陈俊生不离开家,她就可以改变自己。

《我的前半生》:这是女人一生的战场

03

罗子君的价值观,很大程度是受她母亲影响的缘故。

罗子君的母亲很早就离婚了,自己拉扯两个孩子很不容易。她一辈子都想找个男人依靠,即使年纪很大了,还穿红着绿去舞场跳舞认识有钱的老头,她希望找个有钱的老头,解决以后医疗费用的负担。

当子君碰到离婚的问题,她给子君的建议不是抓住陈俊生,就是赶紧再找一个有钱的男人来解决生存的问题。

还好罗子君有唐晶这样的闺蜜,还有贺涵这样的军师,逼着她站起来。

子君躲在唐晶的家里,不愿意面对离婚的现实;

贺涵带子君去陈俊生工作的环境,搞明白自己为什么输给了其貌不扬的凌玲;

子君第一天上班,挤地铁被挤掉了鞋子,贺涵不愿意接她,却告诉她要靠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

面对离婚官司,贺涵不但提供最重要的证据,还轻声鼓励她;

凌玲对子君扮柔弱,但实则步步紧逼,子君在贺涵的指导下漂亮反击;

贺默不但给子君介绍了工作,还给她工作上的指导和诤言;

贺默帮助子君安抚孩子的情绪,给平儿组装玩具,让他喜欢自己的新家。

而闺蜜唐晶,则是那个逼着她不能后退,必须面对真相的人;一遍遍求自己男友帮助子君的人;在子君最难过、最低潮的时候,陪着她走过风雨的人。

在我看来,输了婚姻的子君,依然是多么富有。

《我的前半生》:这是女人一生的战场

04

很多人选择做家庭主妇并不是主动行为。比如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完全交给保姆又不放心;虽然知道放弃工作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还是选择了这条并不轻松的道路。

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勇敢,甚至是一种牺牲。

而有的人选择做家庭主妇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比如给孩子更多的陪伴,比如希望在职场外选择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这也没什么不对,也没什么不可以。

一个家庭里男女分工有差异,可能能够更好的支撑一个家庭。

但是安全感是另外一个话题,不一定非要在职场上建立,但那是自己的价值,是不依附他人,自己独立的生存能力。

多少家庭主妇比职场里的女人更忙碌,更上进。除了陪伴孩子,做家务,把自己打扮漂亮,还有自我学习,接触社会,不断精进。因为不工作,才更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有一天需要自己独立面对生活的时候,才会更加从容。

说到底,这个社会对女人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看亦舒成长起来的我们,出得厅堂、下得厨房;既要在社会上与男人一起搏杀,也要照顾得了孩子和老人,把家里料理好。

我们更被这个社会教育得时时不敢放松,惟恐赶不上社会的变化,被大浪抛在沙滩上。这个时代,工作不稳定,家庭会变化,社会节奏快,想要一些安全感,只能靠自己。

这也不完全是件坏事,拼命奔跑的人,才有活力,不会老。

危机四伏,才能训练出豹的敏捷;温水青蛙,才会在温暖舒适中死去。

而平时的努力,总比37岁完全没有工作经验,跌出养尊处优的环境,被逼着与年轻人一起比拼来得好。

而女人的战场既不在事业,也不在家庭,而在自己的内心,在这一生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