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愚公不笨,为什么将近九十才移山
今天我们班上到了《愚公移山》,我把钱梦龙先生《愚公移山》教学实录搬到了我的课堂。管他呢,关起门来,就是我语文课的王国。
1981年4月,在杭州“西湖笔会”上,钱梦龙先生执教了《愚公移山》。如今36年过去了,语文教学的理念在不断地更新,语文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但钱老执教的《愚公移山》,该课守正出新,将“文”与“道”交融得自然熨帖,为语文教学正道探明了道路。这一语文教学的“经典之作”,被镌刻在语文人的记忆中。
我基本延用钱老的提问和思路,我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回答,每一个问题在他们说完后,我会说:“当时的学生是这样这样回答的”,然后读给他们听,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课讲完的时候,黎耀梓举手:“老师,我可不可以提个问题?”
我说:“可以”。
她说:“既然说愚公不笨,那他为什么将近九十岁才移山?”
我说:“你有这个质疑很好呀,我们可不可以从文体去考虑,它是一则寓言,这样地设置才会更好地体现文章地主旨吧。”当时已经是下课时间,没有说太多,也没有能和学生一起讨论。
这样的质疑在课堂上也是常态,在今天的课里,他们就争执了“汝之不惠”的“汝”,有同学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 有同学认为可以译为“你们太不聪明了”,因为“汝”有你、你们之意,可以指去移山的五个人。很喜欢听他们这样的争辩,经过一番争辩之后,确定为“你也太不聪明了”比较妥。类似问题挺多,可惜参与面不广,其实很多学生也明白,就是语言很难组织,这点有待提高。
下课回到办公室,还在继续思考黎耀梓的问题,并把它发到李华平教授地正道语文群,各地同仁的热情发言让我受益多多,打算整理好去跟我的学生讲,突然萌生一个想法,课上完了,看看班里的其他同学怎么说,也随便验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下午第八节自习课我把这个问题写到黑板上,十分钟后陆陆续续地交上来了,放学批改时,结果让我有点吃惊,可以说出乎意料,他们太有想法啦,基本上个个能说。他们吃完晚饭上教室拿到作业还不放过,在那里继续嚷嚷着:“老师,我们还想听你的!”
仓央嘉措说:“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可是,在我语文课的王国里,我不想做最大的王,我只想做王后,我要让他们知道:“在我们班的语文课里,他们就是最大的王”。就算是“王后”听到“老师,我们还想听你的!”也是满心欢喜啦。
我说:“不仅看到我的,你们还会看到很多老师的。”
先来看看我们班学生的发言:(有类似的就取其一摘录)
问题:既然说愚公不笨,那他为什么将近九十岁才移山?
黄景欣:
一、愚公年轻时在家中没有说话的地位。我是首先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因为愚公家族必定庞大,而一个大家族说话有地位的只有可能是长老,这一点在愚公提出移山这个艰巨的任务时子孙没有疑问,只是“杂然相许”可以看出。在这样的一个大家族,只有年老的长辈说话才有一定的地位。
二、也许是作者为突出愚公造福后代的精神做出的假设。愚公移山的态度十分明显:造福后代,而作者为突出这一精神与中国劳动人民代代的努力,作出这一假设也不是不无可能。
三、为了显出智叟与愚公态度的不同。同是八九十岁的老人,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所作出的行为也不同。愚公是为了后代而移山,而智叟是为了个人利益来嘲笑愚公移山这一事,形成强烈的人格对比,更显突出文章中心的思想。
黎耀梓:
作为一篇寓言,作者会想要达到某一种效果:能更好的强调出作者自己要表达的一种精神面貌,所以改变了一些事实。或是,一开始这个故事就是作者杜撰的,本没有什么愚公,也没有什么智叟;还有一种可能是,愚公本也不是什么大智如愚的人。他一早就很想要把山移走,但却不想自己出力,就在自己将去之年把这个意见提出来,而后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把山移走。
陈彦君:
这篇寓言寓意在:愚公都将近九十了还要下定决心移山,而我们才十几岁,还担心有什么做不成的呢?很有力地警示我们做事要有耐心、坚定不移的信念,做事才大可成功。(想法一)
或许是因为愚公年纪快要九十了,才想到要为人类后代做出贡献,造福后代,所以才移山。(想法二)
石展松:
可能是他在年轻时还身强力壮,多走几里不碍事,到后来越来越衰老,走得越来越累,想到以后的子孙后代老时也和自己一样累,于是直接把山移走,更方便以后的子孙后代。
郑兴健:
在愚公年轻时,精力旺盛,觉得没什么。在自己老年,空闲下来,出出进进才发现不便,所以年近九十才进行移山。
韦庆堂:
这篇寓言通过移山,是想告诉后代一个生活的道理:要克服苦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我们尤其需要这种精神。
黄日丰:
因为愚公他的父亲以前应该觉得面山而居挺好的,又看得到山的景色,夕阳落下的垂眸。但是愚公觉得这山挡住了出去的路,想到以后子孙们每次出去都要绕远路,很辛苦,所以愚公确定将这座山移走。
李大龙:
我有两个观点:
1、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想以此来烘托出愚公顽强的精神和意志,使文章更有渲染力。
2、是由于家族地位原因,可能由于愚公年轻时在家族地位很低,无话语权,后来到了九十岁时,已经是家里的长老了,有了地位,才召集家人商量移山。
石龙美:
可能愚公年轻时,有过这种的想法,但当时没有人赞同他的想法,所以将近九十岁的时候,有了自己的子子孙孙,才开始移山。
程勇世:
可能是愚公年纪大了,没有力气走那么远的路了,他想到以后自己子子孙孙老了也不能走那么远的路,想在自己子孙还年轻时把山移走,方便他们以后出入不用绕那么远的路。
莫翔允:
这样写能够体现出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
石海鹏:
因为这只是一个寓言,不是真实的,所以作者把愚公的年龄设计成将近九十岁才去移山,这样的效果会更好,更能体现出愚公的毅力和精神。如果愚公设到三十岁去移山,那么会因其力气大,精力旺盛而移山快,就不能体现其精神。
徐志兴:
因为他处于一个大家族,当他年轻时说要移山,则其他人就会因为他辈分小而不答应,说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不能破坏风水。后来,那些反对的人都去世了,他就掌有大权可以执行他年轻时的想法。
黄曾欢:
我们要先正确理解这篇古代寓言故事的寓意。作者写愚公年近九十才移山,这样更能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做事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
张宏勋:
《愚公移山》本是一则寓言故事,将近九十才移山的原因是古人想告诉人们在困哪面前,我们只有坚持斗争,才会取得胜利。
陶云清:
因为愚公年轻时要挣钱养家,没有太多时间去想这些。到了九十岁已经有了儿子掌家,看到家门口那两座大山,子子孙孙出出进进还得绕很远的路,才想要移山,为后代幸福考虑。
黄思成:
因为愚公老了想到了山挡在家门前,子孙进城时会绕很远的路,所以才下定决心召集大家一起移山。这样的寓言故事才是它存在的优秀价值,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黄景英:
因为愚公每天出来进去都要绕路走,终于有一天他感觉累了,而自己却已经到了九十岁。更能表明了古代劳动人民不管自己年纪多大也要坚持自己想法的坚强毅力。告诉我们不管我们年纪多大,都要克服困难,不要逃避困难。
罗坚生:
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子子孙孙和他一样过艰苦生活,所以才会下定决心带领家人去移山。
下面是正道语文群里老师的发言:
【传说】广西 张慧(415882980) 10:49:33
老师们好!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今天上《愚公移山》,有个学生提问:说愚公不笨,可为什么到了将近90岁,他才移山。该怎么回答好
【潜水】山东 孙怀坤(781419142) 10:58:47
结合神话的特点讲才好
【传说】安徽唐苇(627040817) 11:08:18
看文中另一个人物的出现“好叟”? 为什么有两个人物?寓言,神话,是“托”。启发学生对神话传说故事的理解,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故事说理,不在于故事本身的真实性。这点要靠老师去启发学生在学习在要有正确的思考方向。年迈,是个衬托,“神话”这一文化的特性。年迈才移山,是在余年为下一代着想。
【吐槽】南京夏勇(1053306726) 11:22:22
1、因为他是愚公,必须对得起这个“愚”字,90岁才悟到!!
2、90岁才可以体现到他的执着精神!!!
【冒泡】山西 杨森(372118184) 11:04:58
这就是人设。在设置好的背景下,才能讲述故事,表达观点。
【活跃】达州冯超(792934531) 11:01:36
愚公约90岁才想到移山,这可能是很多原因促成的。比如,之前觉得条件不具备,人少或子孙们不足以听从他的建议;比如,他自己越到晚年越感到移山是一种使命,觉得人生在世总要留下一件辉煌的事迹;比如,他到这个时候越发觉得人生收到了巨大的阻碍,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程度;比如,……
【唠叨】绵阳赵兴(616523635) 11:12:49
这是一篇寓言,作者就是要这样设定年龄,更能突出寓意。《愚公移山》是因为毛泽东而出名的。那个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毛泽东就把这个故事翻了出来。
【潜水】丰继奎 德阳(2763472312) 11:21:22
年且九十始移山,愚公此举为哪般?
年高德劭能聚众,诚意动地又感天。
世人不曉法天地,嗜欲太深天机浅。
论人论世唯功利,徒以聪明说搬迁!
【潜水】苏达惠 成都(1084957694) 11:24:42
正如同 王鼎钧回忆录所写 人到老年探寻的是上帝的世界
【活跃】达州冯超(792934531) 11:25:35
这个说法好。人到老年探寻的是上帝的世界,觉得这个更接近人之常情。寓言故事虽然有一些隐喻。但各种隐喻,也是后人根据自己的思维角度、广度与深度进行的推断。不同的人想得到的答案,对“愚公为什么近90才移山”这个问题的想要反映的本质的理性需要,都不尽一样。专家们听的是基于道家和中国其它深邃哲理的一面,学生们听的可以浅一点。但文化解读,是皈依。愚公移山,为什么年近90才想到移山,这个问题很郑重 ,学习了。
【潜水】丰继奎 德阳(2763472312) 11:26:13
把《愚公移山》还原到《列子》一书中,是对文本起码的尊重!故事虽简,道理却深。不着眼文本背后的文化意义的阐释,语文教学的意义是极为有限的,尤其是在育人上!立足文本,着眼于文化意义的阐释,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唠叨】赵成平 成都(287322695) 11:33:46
立足文本,着眼于文化意义的阐释,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我觉得这里不是强调的九十岁了才移山,而是强调,即使九十岁了,还要移山。“才”和“还”的区别。表达的是古代劳动人民那种征服自然的勇气和决心
【潜水】康玉梅 四川泸州(291336302) 11:12:26
人的思想都是变化发展的。年轻的时候愚公并没有想这么多,有两座大山在门前,出门绕远路就行了。这也象征着愚公年轻时遇到困难选择避开困难。而随着年龄的增大,愚公渐渐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认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他终于意识到不能采取逃避的方式处理问题,因为逃避终究是暂时的,这一次绕过去,下一次出门山还是横亘在眼前。于是选择了直面困难,趁自己还能劳动,尽力而为,将山移走,一劳永逸。也告诉后人要直面困难的道理。
【管理员】广东李开娴(515335791) 11:12:32
第一,是不是需要深思熟虑呀?想了好多年,毕竟这事很不容易。第二,愚公年轻时中年时事情太多了,要管一家吃喝,要跑很远的路,没功夫思考这么严重的问题。(再说,当时他年轻,没有很多子子孙孙,靠自己的一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做这事的,由子孙满堂才能想到“子子孙孙无穷匮”)
【潜水】江津-杨宇维(417908662) 2017/11/23 10:55:09
强调90岁,是作者为了突出愚公的精神。这是写作上的刻意安排。要把注意放在寓意以及如何突出寓意上。
【管理员】深圳 高健(491616707) 12:19:11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移山的愚公。所以,这个语境就是个故事(传说)。把他写老一点,显得更加坚强,更加执着,更有与天斗争的气概。而且,中国传统印象,老人更有智慧。
有老师提议我看刘福学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5期刊文《愚公形象:“体道以通神的榜样》,之后我阅读了,也阅读了于保东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2017年11月刊文《愚公移山应是信受奉行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阅读后,我想:就像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说的“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我的学生目前也是受不住这么博学深奥的学问的。我想群里老师地发言就够我学生受用,我学生的发言更证实了钱老解读,十分尊重文本;对文本的解读,都是立足于文本,要求学生思考问题从文本出发,学生的所有结论也都要回到文本中寻找依据与支撑,也才有我们学生对文本很到位的理解。
所以,我学生的问题,我认为应从探究文体特点入手,首先是文体意识,《列子》中的《愚公移山》是篇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基于当时的人类对于世界社会的认知;其次从文本出发,体味出寓言表达的思想才是正道。
在此感谢正道语文群的老师!感谢学生们的认真聆听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