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人,我劝你善良
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如今的写作者口碑是很不好的,无论是网文作者,还是新媒体作者,总是会被扣上一顶“脏乱差”的帽子。
众生百态,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浮躁的潮水一波又一波洗刷写作者内心的底线,而认真去写一篇文章的人变得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对写作者很友好的时代,无论是写作工具还是传播途径都远优于前人。如今媒体号、公众号兴起,一篇文章能带来成千上万的流量,为创作者带来各种收益。可当参与的人多了,写作这件事情慢慢就变成为一种纯粹的逐利行为,自然会有人动了歪心思,走上了歪路。
带血的馒头
我知道很多人现在每天还是在不停的追热点,蹭热点,一篇又一篇的发,以此来博大众眼球抢平台流量。从写作技法上来说这是老套路,大家都见怪不挂。可是你有没有仔细想过,很多爆款文章就是带血的馒头,靠消费受害者来为自己拉流量。
作者只顾自己的利益,不分青红皂白,不顾事实真相,大家一起去揣测,去妄想,去造谣,以此来拉动读者情绪,给自己带来阅读量。
每次发生“XX事件”后,更是令无数写作者狂欢。他们眼里没有事件性质,更没有是非之分。只知道这就是热点,这就是流量,而流量就是钱。
根本不管受害人是死是伤,更不会考虑他人隐私,什么话都敢写,什么图片都敢放。标题全是噱头,内容全是垃圾。最后,作者写爽了,读者看爽了,那么受害者呢?
龌龊的洗稿抄袭
写的不如编的,编的不如抄的,抄的不如复制的。很多人都有被抄袭洗稿的经历。原创作者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文章,刚发不久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抄走。特别是些大平台,更是喜欢洗稿,他们仗着自己的平台大,拿着你的稿子赚钱赚粉,而你维权却难上加难。
真的不是在某某平台发了点文章就可以称自己是写作者了,有很多人就天天抄袭搬运别人的东西发布。可悲的是读者很难分辨原创者是谁,大家只是凑个热闹而已,没多少人去较真来源。关于公众号文章的维权案例不要太多,但成功的却少之又少,很多没有名气的作者更是维权无路,忍气吞声。
真正写文章的人都知道,写一篇文章是很难的,写一篇好文章更难,这千把字敲起来也得花时间吧,更何况作者还要额外花费精力去思考,去修改。抄袭者倒是轻松,复制粘贴几秒完成,想想就觉得生气和无奈。
一次抄袭洗稿成功了,就会有下一次,再到无数次。这种成本和风险太低,而价值又很高的事,总会令人上瘾。
仪式感和敬畏之心
让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做公众号的,写过很多精彩文章。曾跟我感叹:
现在全是无纸化写作,写文章已经没有任何仪式感了。
他说的仪式感我很懂。在以前,写文章都是要拿笔逐字去写的。每个字,每句话都要你亲笔写下来它才能成为你的稿子。很多时候,坐在桌前要写很久才能写一篇文章,这要写错了修改也比较麻烦,删删改改很耗时间。
当你真正完成一篇文章时,不管它写的好不好心里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最重要的是,当时大家写文章对文字是充满敬畏的,打心底认为这是一件郑重的事。
记得小学时,班上一个同学每次考试写完作文,都要先在草稿上写好,然后再誊到试卷上,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不敢乱写,他会反复修改很多次,怕影响版面只好先在草稿上写。虽然此法不适用考试,但也看的出来他对作文的重视程度。
如今大家在电脑上写,在手机上写,写作早已变成了十分随意的事。有了利益驱使后,更就肆意妄为了,哪还有什么敬畏之心,能守住底线就已是道德模范了。
一些不当言论通过键盘敲出来是没有多大的感觉的,但你亲笔写一段同样的话,你就会有一种新的感觉了。这种感觉,可能就是一个作者的良知吧。只是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新的写作方式。它有它的好处,可它也有它的弊端,可我们不能怪工具,只是人出了问题。
文如本心,字如其人。
执笔人,我还是劝你善良。
点赞和关注是最大的支持。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