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怎好

有一好友日前聊起小孩子的事。看起来是有些着急,又有些困惑,一脸的愁样,实在让人心寒。
他说,不知何故,最近家中小孩子不听话起来,更让他气得不行的是,原来轻轻一说的事,现在说多遍,甚至强调着说也没有用。于是,他也采取了一些较极端的做法,既打又骂。这下孩子惹恼了起来,说了一堆道理,还一再强辩人家家长就会讲道理,还能轻轻着说,你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怎么动不动就打人骂人。
好友思量着孩子的话,倒也是。就不再使用粗俗的方式,改用温柔的手法。好好说话,好好提醒。这孩子又怪起来,只有刚开始听了一二次,后来依旧和前面一样,怎么说都不理,告诉的事一拖再拖,有点在考验朋友的耐性。
朋友是个急性子人,这好也说了,歹也说了,就是不见效,实在有些气。情急之下,还只有武力解决问题。朋友说,还真只有武力能解决,动武后,孩子倒是乖了起来,
现在很多教孩子的东西,充斥了我们的耳根。各色各样的教育法,实在不知道如何选择,更不知道如何去教。
小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这样那样的教育法,有的都是些传统家教加粗俗说教,说白了,用得最多的就是打骂,大人也没有那个精力和时间耗在这上面。大人说的话听得进,就能免去皮肉苦,听不进,就只能自找。
我们农村孩子,只要会走路,基本没多少人跟在身边管,大多是大孩子带小孩子,一大群孩子放养式的在一起玩。很多时候玩玩就会打起来,大的欺负小的,强的打弱的,那都是家常便饭,大人也管不了,不是实在打得过不去,一般情况下不会让大人招惹是非。
等到稍长大点,就须跟着大人下地干活,要不就是去挖野菜给猪吃,或者去砍草喂牛,甚至还要做更多的事。没有玩具,没有娱乐,聚在一起也只是摔死炮、折纸之类的游戏,要么下河捕鱼,要么上树掏鸟窝,再调皮点就是下地去偷点红薯、豆类吃吃。
在生活困难、条件极差的年代里,那个童年却也天真般的快乐着过来了。
回味起来,那个时候除了点调皮,大多情况还特别惧怕大人。吃饭有吃饭的相,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客人来了不能上桌,见着年纪大的人要有礼貌,家庭长幼有序,进出有礼,做不好肯定找打寻骂。老旧的家教有些不通情理,但让那个时代的我们学会了守规矩、懂礼节、知孝义等道理,也一直这么老实着的做着。
等到后来,就不需要大人大声说、大声叫,很多时候只要看大人的脸色,看当时的气氛,就能好好去做,还能做好。
如今的孩子,包括农村的孩子,大多被宠成了宝,抱在手上怕摔,含在嘴里怕融。一个孩子一个大人带是常事,有些孩子是几个人带,无论那方面从来不缺,连吃饭还得跟在背后满地跑着喂,要什么给什么,尽其所能的满足。
育儿方式也大大改进。一生下来就享受特别的待遇,上专业的地方洗澡,还有专业的护理。能够说话时就开始接受早期教育,买一堆益智玩具提前开导。上学校找名校,老师一定要选名师,所有能用的时间一点不空的学课外、培训、爱好,就想成为一名不拉时代后腿的骄傲孩子。
现在有电视、电脑、平板、手机等等工具,节目非常丰富,还特别诱人。孩子只要打开眼睛就可以无限的看到各种喜欢的节目,玩到好玩的游戏,听到好听的歌曲。最不省事的是一堆的游戏、电竞节目、抖音等,里面没多少正能量的东西,倒是提前教会孩子说一堆脏话,出口闭口就是乱七八糟的话,让大人有些跟不上节奏。
孩子们学会了这些话,说起话来一套套,大人用尽心教一点效果没有,媒体里轻轻一教全会。当大人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这些孩子时,还没等你说完,已经把你的内容推得远远的,还有些让你没有退路。
常常有人就叹息道,现在这孩子真难教。想想起来挺有道理,不是原来粗点俗点能行得通。毕竟融入了大环境,大千世界如此美好精妙,总不可能把孩子关起来养、教,那也是不可能。
说难不难,不难实在难。一方面要端正起来,新时代就要用新方法,必要的时候加老的好方法,新旧结合,双管齐下。另方面不要怕环境带坏人,要尽可能融入孩子中去,与孩子为友,多了解、亲近、发现他们的爱好,与他们分享快乐,尽可能少接触一些不正确的东西,完全脱离游戏或是娱乐节目很难,要结合故事来反复正确引导。其三一定要言教身教统一。孩子不能的,大人要树立榜样,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健康有益的情趣,大人一定要做好表率,不管是那个方面,始终让孩子以大人为样。
好说歹说都是说,当然以好说为主,歹说不是不能说,关键时间还不得不说。孩子是用来养的、教的,不是惯的。适当的宠宠并没有错,只要不过。
无关乎好歹的事,重要的是怎么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