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

2024-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艾尼微时光

文/艾尼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生活中的悲剧,如果说一半是因为环境,那么还有一半便是因为每个人的人性。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某个瞬间突然读懂了鲁迅,读懂了鲁迅,也就懂了人性。

上学的时候,我不太喜欢鲁迅,因为我不知道他讲的那些东西,跟我有什么关系。可数年过去,历经了生活种种,一大把年纪才开始读懂鲁迅,喜欢他的文章,发现他讲的不仅仅是一百年前的社会,更是如今的社会。

读懂了鲁迅才发现:我们要么就是他笔下的人物,要么就生活在他笔下的社会。有的故事和人物都在我们身边,又或者是你自己; 只是大部分人被迫沉寂,只有少部分人创造了奇迹。

有多少人变成了闰土。

最近回读鲁迅的呐喊,在鲁迅看来,那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就是这铁笼子里熟睡的人,在清醒的人眼里,很悲哀,但在他们自己看来,却很正常,他们压根就没有反抗和改变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去呐喊吗?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你要这样做那样做,才让人喜欢,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在我们还从未思考过什么是成功的时候,传统的成功观就充满了我们的脑子,等到我们长大后,要想走出这种传统已经不容易了。

太多的时候,我们都会像阿Q一样,面对生活,总是需要一点精神胜利法,忍受多于改变。今天的人还是一百多年前的人,生活还是一百多年前的那样,人与人之间充满距离与隔阂。

每个人在这世间,都要自己扛起所有的生活。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你会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有人管这叫成长,我把它叫做悲哀。

生活就是一场小丑戏,你我都是戏中人。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社会的不公和黑暗?

鲁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我们应该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追求自由和独立,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苦难和挑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