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一百贝

一封遗书的思考

2020-10-16  本文已影响0人  壹树花开

文/木班小辛

“想起了之前在美团点外卖时给他们的公益活动捐过一块钱,希望能实现我一个愿望,让我下辈子变成某间猫咖里的一直猫吧,野猫也行,毕竟猫的年龄十来年,我活了25年,也没比猫久多少。”

2020年10月13日,大连理工大学研三学生在微博留下2000多字的遗书后在实验室自缢。短短二十五年的人生化作一个泡沫,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一触即破,空留下的绝望的父母与悲痛的亲朋。

那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在微博上看到了这篇遗书,语气淡然中透着深深的绝望。文字温暖而又心酸,却字字透露着绝望,我的脑海里瞬间浮现了许许多多熟悉的身影。读完,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怅然间失了神。缓过来时饭菜已经凉透,完全没有了胃口。

大学四年,研究生一年零两个月,听到过不少类似的新闻与消息。也有一些,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的身边。

“你今天去吃饭了吗?西区食堂门口有人发传单,好像他儿子跳楼了。”舍友A说。

“看到了,好像是能环学院的学生千里迢迢跑到理学院学院楼跳的。”舍友B说。

“我去……这么想不开。”

“听说在理学院排查半天,最后发现是能环的。”

“怎么想的?学校动作够快的,咱学院离理学院这么近,一点动静都没察觉到呀”

“正常,每年都会跳几个。”

“……”

很抱歉,这些我还未来得及认识的人,最后成为了我与舍友之间的对话。

有时候,压死一只骆驼只需最后一根稻草,然而,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许多学生能够挺过艰苦的高中岁月,却在接受了更高教育,即将迎接美好未来的时候,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后来,在我结束了大学里长达三年的恋情之后,我有点明白了。高中是一群人的狂欢,而大学里更多的是一个人的盛宴。孤独,无法言说、不被赏识、无人理解的孤独感由心底慢慢滋生,暗暗发芽……

刚入简书时,写过一篇文章《黎明之前》,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个师兄是工作两年之后考的研究生,研三那年,论文一直投不出去。来自导师论文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父母的不解与催婚,最终投了海河。那几天,全校的师生都在寻找他,等来的却是一具面目全非的躯壳。讽刺地是,过了几个月他的文章被录用……生活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有的时候,我们离柳暗花明就差一步!

现实中,研究生的生活确实没那么快乐,无趣,孤独,压抑,迷茫,落差,数不清的无可奈何……然而生命只有一次,当你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时,有的人却在拼命地想着活。

我们要学会苦中作乐,即便是喜欢游戏或是追个剧,也要怀着一颗希望之心期待着明天依旧升起的太阳。

有人说:“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

那么,有阴影的地方自然会有光。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