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求职路上的捷径
文/蒋小碗
随着金三银四求职热季的到来,不少应届生即将或者已经踏上了求职路。
不知道同学们目前的求职状况如何!是有点坎坷,还是已经顺利的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单位?
现在的我已经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回首当初的求职路,依然可以用噩梦来形容!
2016年6月份,我正式毕业;2017年3月份才正式参加工作。
这两个时间节点间隔了一年左右的光阴。期间不是没有去找工作,而是在找工作的路上四处碰壁。
每一次,被面试单位拒绝,都加重了一分对大学中,浑浑噩噩的自己的憎恶感。
晃荡的四年,放弃学习的四年,一事无成的四年。
在那段痛苦黑暗的求职时间,我无数次的假想,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新上大学的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绝不虚度一丁点时间。
可惜,痴人说梦,空有无限悔恨!
在大学中,我们都抛弃了高考压力,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
请跟我大声的喊出来:我们的目标是60分及格,多一份浪费,少一份犯罪!
但是,作为一个饱受求职痛苦的过来人,不得不说一句很俗很俗的话:大学期间,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 学习好专业知识
可能有不少同学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当初求职的我,也是抱着这样的念头去找工作的。
但是在大学的4年时间,我并没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基本上所有的课程都是玩游戏,看小说,刷微博,甚至睡觉,逃课。
这些举动大家可能也都做过。我们荒废了时光,轻视了学习。那么求职路上再艰难也不能埋怨,毕竟这都是自己亲手作下的孽。
在好几次的面试过程中,面试官都有问到我一些关于专业方面的知识点。
我要么是没有一点印象,要么就是回答的驴唇不对马嘴。
记得有一次面试,面试官出了一个名词解释的题,很简单的问题。但是我回答的错误百出。
面试官听完答案之后,问我是哪个学校的,在大学中都学习了哪些课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有详细的讲解了什么知识点没有。
对不起母校,对不起老师,我给你们抹黑了。
2. 学习好非专业知识
有的同学可能在大一或者大二的时候发现,所学的专业根本不是自己喜欢的,但是又没有机会转专业。
无所谓啊!那就不要学习专业知识好了!(不是说完全就不学了。不喜欢,我们考60分就好,毕竟多一份浪费,少一份犯罪。你要明白长期挂科是可能无法毕业的!)
其实,工作之后,你会发现不是所有的朋友从事的工作都和专业有关。
太多的人从事非专业的工作了。可能是因为生活,也可能是因为兴趣。
不喜欢目前所学的专业,那么你就需要清楚的知道你喜欢的是什么,是否愿意把它变成你之后的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工具。
毕竟我们都是家境普通的孩子,我们都必须要有养活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喜欢画画可以做美术老师,动画师或者是原画师;如果你喜欢玩游戏可以做游戏设计师,主播,甚至走上游戏竞技的道路;如果你喜欢化妆,可以做化妆师,美妆博主等等。
选择是多样的,前提是你有一定的实力。
3. 学习好办公三大软件
学好word,excel,ppt,这个是我在工作中,发现的最基础也是最强悍的道理。
你可以不会PS,AI,但是一定不能不会word,excel,ppt。因为不管是哪个行业哪个岗位,每天的工作内容都必然要用到这三个软件。
前一段时间,在新东方年会大火的《释放自我》, “干活的始终比不过写PPT的”这一句歌词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学好办公软件,走遍天下都不带怕的。
但是请记得,是学好而不是学会!
其实,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非专业知识,或者说办公软件。这些都是要我们主动的去学,而不是被动的承受。
关于学习,有一个有趣的定律——一万小时定律。
这个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花费一万个小时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就会成为大师。
在大学里我们有4年的时间,那么就是每天花费6.85个小时(10000小时/4年/365天=6.85小时),在同一件事情上。
但是,我们都是很忙的,恋爱,购物,看小说,刷微博,追星这些都是费时间的事情。
那么我们每天花费1.5小时的时间在同样的一件事情上。
1.5小时*365天*4年=2190小时。一万小时的五分之一,即使没有成为大师,我们的能力也会比大多数人强。
坚持学习,是求职最便捷的方式。
—END—
关于作者
蒋小碗,初开始写作,重拾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