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品文恰同学少年文学世界

那些年,我们都尿床!

2020-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罗藤树下

              1、尿床王

陕西有个地方曲艺,叫“丑角戏”。有个经典的曲目叫《尿床王》。

那时农村还没有电影。

婚丧嫁娶,都是请人唱大戏。

那一年,村里有人娶媳妇。

于是,我听到了《尿床王》……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愣是把“尿床”这么尴尬的事,编排的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那些年,我们都尿床!

话说,一对新人洞房花烛。谁知新郎竟然还会尿床。

“一更尿湿红绫被,

二更尿湿花衣裳。

三更打个颠倒睡,

尿了新娘一脖项。”

新娘大怒,跳下床要打新郎。新郎解释:他的尿床功是天生的,就算吃石头也会尿炕。

新娘一听,于是彻底放飞自我:

“干脆你尿我也尿

  比比谁的本领强!”

于是,他们的家变成泽国,桌椅板凳全都漂浮在尿面。夫妻二人坐着木盆漂洋过海,最后被封“尿床王”……

                2、世界地图

那个年代,农村很苦,缺吃少穿,小孩都营养不良,面带菜色。

于是,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尿床。直到青春期的到来,才得到改观。

那些年,我们都尿床!

尿床都是相似的,但尿出来的形状却各有各的不同。

每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绳子上都晾着各种图案的被褥。

尿床工夫比较好的。属于高僧级别的,定力好。一泡尿湿半个褥子,也不带翻身的。

功夫一般的,觉得尿床了,挪个地方继续睡,捎带把尿湿的地方暖干。

功夫最差的,一旦尿床,立马翻身起来,大喊:“妈妈!我尿床啦!”

妈妈半睁着眼睛,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把抓起孩子,屁股上狠狠打几下:“叫你尿炕!叫你尿炕!”

然后,把孩子一把扔地上。

孩子杀猪般的哭,妈妈气呼呼的睡。

打归打。但第二天还得晒被子。

阳光明媚,绳子上全是被子。

根据尿坨的形状和扩散层大小。大人们给起上各种动物的名称。牛、羊、鲤鱼、大公鸡……

而罪魁祸首们,面对各自的杰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个像意大利,这个像澳大利亚,这个像南美洲,这个太平洋是谁画的?下次得铺俩褥子!没画完……

让我们团结一心,再接再厉,为拼成世界地图而奉献自己!

          3、我尿床,我骄傲

尿床无罪,但要受皮肉之苦。

这是血的教训。

于是,大家在尿床后,都不吭声。

自己造的孽,自己去平。

晚上不喝水,这是第一原则。

睡前提醒自己不要尿,有压力才有动力。这是第二原则。

真要尿床了,千万不要声张,自己暖干。实在暖不干,那就等着挨打。

要知道,尿床是必然的。不尿床是偶然的,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

这是第三原则。

后来,事实证明。前两条原则统统不起作用。第三条虽然不能杜绝尿床的发生,但因为做足了思想准备,挨打时也算是心服口服,不会留下心理阴影。

再后来,看书才知道,尿床的孩子聪明。

而且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12岁还在尿床。

那些年,我们都尿床!

“一曲肝肠断,

天涯何处觅知音?”

多年来受的委屈,挨得巴掌全部汇聚成泪水,喷薄而出,飞流直下……

我们高声背诵着伟人的诗句: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做倾盆雨。”

随之悲愤化作自豪。

我们振臂高呼:“我尿床,我骄傲!”

“骄傲!”

“骄傲!”

“骄傲!”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