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技巧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提升思维力,培养新时代青年干部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4人  简小尘

                      ——《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读书心得

在党校培训结业时领到这本《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颇感意外和欣喜。意外的是作为培训班的组织者,能够如此注重读书,给学员免费赠书,这是一种很好的导向。欣喜的是这本书正是我所需要的,它不是那种空洞无用的教科书,而是从底层思维入手来教会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

这本书从求实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结构思维、人本思维等方面来进行论述,并将哲学思维与如何提升领导能力相结合,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提升个人能力。而其中最让我受益的是思维力对于工作的指导性作用。

为了更好的学习思维力,我还找来了另外两本相关书籍来进行研读,一本是王世民编著的《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另外一本是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如何运用思维力来提升个人工作能力,谈三点个人体会。

第一,什么是思维力?

思维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人们按照一定事物规律,从而更清晰的思考、表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思维力来源于西方的逻辑思维,后来被麦肯锡进行了总结和拓展,比较广泛的运用到企业运营和管理上。现在中国的企业越来越多的在运用结构性思维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方面。

比如,在我们工业经济领域,最常听到的就是: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就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解决经济问题的根本思路首先就是调结构。思维对了,结构才不会错。结构对了,方向才不会错。

还有人专门成立了思维力学院,专门来研究思维力,并且开发了专门的系列课程,通过互联网自媒体或线下授课的方式来教大家运用结构化思维提升个人职场能力。我就参加过youcore的思维力中级课程,虽然很烧脑,但是确实很受用。

第二,为什么要学习思维力?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下属向领导汇报工作,讲了五分钟,领导还是云里雾里,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于是便会摆手道,“你想清楚了再来找我,我很忙,没时间听你啰嗦!”

而有些人呢,汇报同样一件事,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表达,并提出自己的诉求。领导听了后,频频点头称赞,“嗯,不错不错,辛苦了。这件事就按你说的办,我会全力支持你!”

这就是思维力强的人与思维混乱的人的区别。

有些人工作了十多年都没有太多提升,而有些人则短短几年内就成为行业高手。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思维能力的高低。思维力强的人善于总结,掌握了这一管理技能,将使你在职场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能快速构建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从而短时间内就快速提升个人能力,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未来,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简单的脑力劳动都将被取代。而思维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可让你迅速从一个行业快速转移到另外一个行业,并且迅速成为行业专家。所以,培养自己的思维力非常重要。

第三,提升思维力的三大秘诀。

想让自己在职场中迅速提升能力,逆袭成为行业专家,学习提升思维力是不二之选。如何快速掌握思维力提升方法,这里给三条建议。

一是掌握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巴巴拉·明托提出的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沟通技术,也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金字塔原理最主要的特点是:

1. 结论先行:在开头,先简要说明一下结论或核心思想,再分层次说明原因。

2. 以上统下:也就是要上要对下起统帅作用,下要对上起支撑作用。

3. 归类分组:也就是要进行清晰而准确的分类。

4. 逻辑递进:就是排列要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层层递进。

二是善于使用知识框架。

为什么有些人做事情写材料既快又准?就是因为这些牛人的大脑中,有很多相对应的思维框架,通俗点说,就是模板。这些思维模版可以快速地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即兴演讲、写总结报告、处理工作等等。

举个例子,一个制鞋企业的老板,招不到普工。解决问题前,首先要找到问题。如何找问题?

可以分成两大块,一个是企业的内部原因,可以列出从岗位的吸引力方面,企业文化与环境,比如说厂区比较偏僻,生活不便利,公司缺少对员工的,关怀方面,还有晋升的空间,薪资待遇,工作压力等等。

一个是企业外部原因。比如,整个人力市场的原因等。

通过这样的构架来进行分析,让他变得更加的有逻辑性,条理更加清晰。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会有很多现成的框架可以使用,要善于将这些现成的框架进行收集,整理,记录,为自己所用,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场景下,使用不同的框架。要注意平时要多积累框架,不断丰富自己的框架仓库。

刚才这个框架是企业内部与外部。还有很多框架可以拿来即用的,比如最常用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个可以延展出来很多框架。常用的框架还有:计划、实施、检查、修正;优势、弱势、机遇、威胁;5W2H等等。

三是神奇的讲三点法则。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会议,同时有两位领导在台上发言,都是我不熟悉的。

领导甲似乎业务很熟,口若悬河,讲得很有劲,可是我们在下面听的人,听得云里雾里,因为他扯得太远了,用我们本地话就叫做“东扯葫芦西扯叶”,毫无重点,也没有逻辑,我们想做笔记都不好做,只好搁下笔来,只盼他早点结束,结果他从九点钟讲到了十一点半,才意犹未尽的停下来,实在是很崩溃。

接下来是领导乙发言,他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发挥,如何在短短的时间,把工作布置清楚,这可是要有本事的。他开始讲话了,开头简短有力,用三种表现,三个原因,三条对策,条理非常的清晰,逻辑结构非常好,我们做笔记也方便。整个讲话他只用了二十分钟就非常清晰明了的把问题讲清楚了,赢得了场下观众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两位领导的发言,这能力谁高谁低,很快就分出来了。领导甲那种讲话,啰里八嗦,沓长无重点的讲话,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就算你的信息量再大,听众也是听不进耳的。

而领导乙,思路清晰,表达有力,工作效率高,则是非常受欢迎,普遍会觉得他非常有领导水平,领导能力。

其实这种能力是可以锻炼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这个秘密就是黄金讲三点法则。

讲三点其实非常简单,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选择一个适合的框架,讲三点的现成框架非常的多,这里列举一部分。

是怎么,为什么,怎么办;

感谢,感恩,感想;

问题、原因、解决方案。

过去,现在,未来;

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

个人,家庭,国家;

常用的又简单的还有:第一,第二,第三;观点一,观点二观点三;三个关键词,三个体会,三个标签等等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的各种场合,凡是要使用的文字和语言,都可以用讲三点的方式,比如,即兴演讲,工作汇报,文章写作,沟通谈判,都可以使用讲三点。刚开始可能我们经常会忘记讲三点这回事,所以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讲三点,讲三点,讲三点!”长此以往的练习,一定会使你的逻辑表达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进步的。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学哲学、用哲学。而哲学其实就是一种思维力,具体化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决策、确定工作思路的一种方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更应该要牢记使命,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思维力,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不断提升自己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