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小学 郑建文〕

2019-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郑建文z

              不一样的理念

        五一节假日,翻看着微信群里平安家园里一起起溺水伤亡事件,让人心痛,再想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那些不能承受、抗压挫折能力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这让我想起年前期末的一次培训学习中听到名师专家的报告,她讲到日本幼儿园的故事,看着pp丅上的一张张日本幼儿园里的环境设施的照片,很让人吃惊,世界经济发展一流的国家,幼儿园里的硬件设施竟然如此的简陋,接地气,地面几乎都是泥土地,甚至还有些坑坑洼洼,边边角角的地方还生长着些杂草,孩子们可以在园里任意玩耍,跑来跑去的,偶尔摔倒了,爬起来,衣服上粘些灰尘,拍拍。离滑梯不远处的地面还凹凸不平,孩子有时不小心摔倒了,哭两声,老师一安慰,事情就过去了。看着这些画面,我有些不解。日本一向以高科技发达走在世界前端,又以尊师重教,颇受世界公认,引以为豪,这样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幼儿园里的硬件设施为何会这样哪?日本的教育是徒有虚名还是在作秀?然而日本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能力的优秀更让我吃惊。接下来听着专家详细地讲解,好像拨开云雾见青天。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真正的幼教?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拼搏的一生,既然是奋斗,是拼搏,人生就不会一帆风顺,处处花开遍野,它必定有曲折坎坷,有狂风暴雨,有伤心,有喜悦,每前进一步都可能尝尽百般滋味,一个人就是在不断磨砺中走向辉煌,一个国家的成长史不也是这样的吗?日本人明白,人人都懂。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大环境指引着方向,小环境注意着细节,人人尊师重教,根深蒂固,深入到灵魂,他们不是喊在嘴上,而是落实到行动上,教育,就是教本领,学方法,学能力,教育不是教护,教师不同于护士。日本的教师明白,日本的家长更明白,家长理解了,支持了,教师就敢用行动来落实。日本的幼儿园每天孩子在园里走的路程有五公里之多。蹦跳玩耍,乐比不疲,一根斜拉的绳子上由低到高挂着一些玩具,气球,孩子们伸手就可轻而易举摸到低处的,可看到高处的还想踮起脚,伸伸手再摸摸,摸到了很开心,再高点的还有好奇心,还想去碰,把脚踮的不能再踮了还是碰不到,孩子们心有不甘,会蹦一蹦,摸到了心中的幸福别提有多高兴,一个孩子成功了,其他孩子心有不甘,也会跃跃欲试,摸到的会开心一笑,摸不到的还会继续,直到成功,偶尔有人在蹦起时不小心摔倒了,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丝毫没有委屈的样子,玩的快乐战胜了一时的疼痛,乐而忘忧。幼儿园里孩子们的童年时光就是这样,在玩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再看他们的滑梯下的地面,清一色的泥土地,旁边还会看到有一个小凹凸,我不解,如果用我们的教育来看这些现象,以我们的教育理念,我们的管理,这是学校的问题,老师的失职,动一下手,铲一点土,就可垫平,举手之劳,何故如此,尤其家长看到,会说“这是什么幼儿园?条件这么简陋?退费转园?”何况还要迎接外国名人参观学习,让外国人看到如此的条件,拍张照片发到互联网,全世界都知道,多丢人啊!赶快连夜行动,人造草坪,悬浮地板。高大上的做好。可日本人就不会这样糊弄人。我一贯这样的作风,何故要做样子呢?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甚至比这还会更残酷,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玩耍,偶尔绊倒了,也不会太严重,这摔倒的经历,让孩子们的大脑里有了防范意识,这种从体验生活中积累的安全防范经验,远比口干舌燥的百般说教有用的多,这种体验生活的直观性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危险,什么时候该注意,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学到实实在在的本领,为人生积累下可贵的经验,既体验了生活,又不为生活所困,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这才是孩子们真正要学的本领,日本人明白这人生成长的道理,却能把它付诸于行动,家长不会因孩子的衣服沾满了泥土而抱怨,更不会因孩子们磕磕碰碰擦破了点皮,流了点血找老师大闹不休――拍片,住院,索赔,上告。日本的家长们明白孩子们受到的挫折,甚至一点伤害,都是在玩游戏中的无意,说声谢谢!对不起!事情就过去了,没必要小题大做,去指责某个学生,哪位老师,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包容,学会谦让,学会善待他人。看一个人的善良,不是听他嘴上说的如何好听,而是看他细微之处如何做的优秀。良好的素质,决定了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就会有高素质的国民。改变一个人容易,可改变一个群体,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难怪鲁迅先生留学日本弃医学文,一声“呐喊”唤醒了国民的民族意识,可时值今天我们的教育似乎又远远落后于人家。我们不能不思。

      想起这些,一下子把我拉会到我们小时候岁月,那时的乡村条件及其艰苦,处处真正的乡土气息浓厚,家家孩子多,大人忙于农活,无闲暇时间照看孩子,孩子们从小就泥土里爬来爬去的,一天到晚,跑来跑去的疯个不停,哪个孩子浑身上下不粘着点泥土,身上没有个伤疤,可结果,那些土生土长的孩子一个个健健康康的很少生病的,家常饭菜吃的有滋有味的,偶尔有个头疼脑热的,当妈的做碗姜汤面叶一喝,盖上被子蒙头睡会儿,出身热汗,一起来就好了。那时条件差,医疗条件有限,一年到头很少有人到医院抓药,更别说打针了,至于说输液,住院那简直就是奢望,可眼下,我们的生活富裕了,孩子们少了,大人们闲时间多了,代劳代办的事层出不穷,有些家庭甚至一家四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揣在怀里怕冻了,一出门车接车送,天天就像侍弄温室里的花草一样,一点点风吹日晒,都不敢经历,更别说霜雪冰雹了。孩子嫌家常饭不好吃,家长们就零食小吃,营养补品大包小包往家买,高蛋白,好营养层出不穷,可结果真的换来了孩子们的健康,懂事,体谅,宽容,善良了吗?君不见,生活中,体弱多病,胖墩臃肿,性格古怪,蛮横无理,到处可见,难怪现在的孩子敢辱骂家人,砍伤父母,跳楼自杀的层出不穷。教育,归根结底是教育出了问题,是家庭教育这个根基不牢,导致学校教育的不尽人意,加上社会环境的扭曲。以致危害到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可悲!可叹!

      回首看看我们的幼儿教育,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这是大趋势不可阻挡,也是我们所期盼的,可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是不是太追求物质的享受了,从孩子一出生就养在蜜罐子里,衣食住行,样样追求高大上,唯孩子独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们曾饱尝贫困之苦,教育落后的屈辱,我们终于觉醒了,可我们醒悟的有点畸形,为了孩子,我们大人们可以包揽一切,孩子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这也不让碰那也不让摸,该学的不会,不该拥有的都拥有了。大人们省吃俭用,换来的是孩子们的名牌服装,贵族的待遇,贵族的学校,可结果教育出来的有几个贵族人物,有几个绅士风度,淑女风范。满大街多的是花花公子,娇气小姐。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们的一切。”我们追求的是硬件设施一流的配套,从幼儿园开始,为了安全,家长们车接车送,条件好的家庭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起,到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父母成了孩子的专车司机,孩子成了父母的高级领导。有些送到校门口倒还能接受。有些家长看到校门敞开,不顾校院学生来来往往,目中无人直接把车开到教室门口,幸亏教室门前有台阶阻挡,教室门口尚窄,否则还真敢把车开进教室。细节看素质,行为看教育。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学校管理问题,”,不可否认,学校管理有漏洞,恰恰有时因为漏洞却能暴露真实的问题,漏洞不足为虑,但最让人害怕的是虚假背后潜藏的危险,这些危险不是老师课堂上一句两句教育就能改变的。看一个人的素养,一个人真正的有素养,不是在高压制度下的去遵守,而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形下,自觉地去遵守,去坚守,这才是真正的素养。难道能把车开到教室门口的家长,凭借这样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还口口声声说“孩子送到学校了,该打打,该骂骂,我们做家长的不会找麻烦的。”多么诚恳的话语!多么负责任的家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这样的老师难怪孩子不敢闯“红灯”。教育,好像人们一提到教育全都是学校的事。

        如今家家户户孩子少了,家长们闲了,家长们对孩子们的期望也高了,再看看幼儿园的设施,为了办满意的教育,学校的楼房越来越安全,校园文化越来越美观,尤其地面设施,不能裸露一星半点泥土,除花草树木园铺之外,天天保证孩子衣服干净整洁,手脚、衣服、脸不粘一丝灰尘。校园全方位水泥硬化,校园干净了,可水泥地面又存在安全隐患。不行,整改,必须保证学生人身的安全,于是,人工草坪、防滑地垫、悬浮地板、塑胶跑道,接二连三出现在校园,校园美观大方,地面平坦的犹如平静的湖面,哪怕你闭上眼睛在校园里转上三五圈,只要不往墙上撞,想脚下绊倒都难上加难。可想幼儿园里的安全系数有多大,看到这样设施齐全的校园,家长们满意了,开心了,逢人就说,微信互传,争先恐后带着孩子入园,稍微有点瑕疵的园区,都会被家长们不屑一顾哦。更有甚者孩子在学校玩耍,自己摔倒了,脸上碰出了点血,磕了个青包,孩子回去一说,家长们就会咆哮学堂,不依不饶,说老师不负责人了,没看好学生,借此机会到医院检查,住院,有时医生明明说没事,休息一天就会好的,可家长非让开药、打针、输液、住院,借此狮子大开口,讨上一笔医药费,非把一学期交的费用转回来不可。

    老师不是护士,学校不是医院里的住院部,病人还分级别护理的,按级别收费的,孩子在家,父母还有看护不到之时,孩子还会磕着碰着,何况在校,几十个孩子只有一个老师,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不可能都给每一个孩子配备一名老师,除非家长高额聘用专职教师,学校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没有高费用的缴费,却想要求一级的看护,岂不可笑?试想在医院住院部,交三等的床位费,却想享受一级护理可能吗?于是一旦校园出现一起碰伤事件,家长纠缠不休,加上媒体跟踪,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后果,才有了眼下很多正常的活动都被取消了,哪个幼儿园敢像日本幼儿园那样的环境,那样的自由,孩子那样的跑来跑去的快乐开心。安全第一,家长老师天天说安全。在家坐屋子里学习,出门家长车接车送,到校坐教室学习,孩子们安全了,可孩子们是人,他们不可能一辈子不脱离父母、学校,不独立面对现实,他们意识里就没有经历过挫折,抗压,可想一旦遇到困难,他们怎么样去面对,如何去承受,到那时唯一能解脱的也许就是自寻短见。这样的结果谁是凶手?教育难道只关注孩子就可以了吗?难道怕出问题就这也不敢哪也不敢了吗?堵住了漏洞,难道就没有了问题存在了吗?孩子们就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本领了吗?这让老师们真有点束手无策,望夏兴叹,草木皆兵了。每年春天刚到,学校就开始了防溺水宣传,安全责任书的签订接二连三,夏天一到,防溺水安全就像一道紧箍咒,箍的老师们焦头烂额,疼痛难忍,大多家长们好像局外人一样,无忧无虑,学生只要一成为学生,一切责任好像都是学校和老师的了,那怕放学后,节假日,一旦出事,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是学校的责任,想想多年前环境气候宜人,许多水库都是水满为患。上午十二点了放学男老师们匆匆忙忙地吃完饭,慌慌张张地分头行动往各自负责的水库值班,夏天的中午三十多度的高温下,在水库上巡视,看管,一直到下午上课,然后又赶紧往学校赶,老师们这样的负重,疲惫,是教育者的不幸,更是教育的悲哀!幸亏这些年,环境的恶化,干旱严重,河道断流,水库干涸,如果我们这里也是江南水乡,夏天老师们分管看护河流,水库岂不分身乏术,每年夏天到来,家长们有几个到水库看护过?对自家不听话的孩子有多少家长跟随其后,用心呵护一个夏天?教育走到了今天,都想希望教师成为孙猴子,却没给教师一点孙猴子分身术的本领,教师们无奈之下,只好忍着紧箍咒的痛,年年负重,且看且行。

                                  2019·5·1

这篇随笔的内容自从年前培训结束就有了想写的愿望,但迟迟没有动笔,时时纠结在心里,放不下,五一那天终于着手写,一气呵成,写完的这几天,一直犹豫着否公开发表,今天在平安家园微信群里看到下面这个美篇,有关日本幼儿园里的教育,他们之所以能够做的那么好,是有广大家长们的理解配合,美篇中有一张照片很能说明问题,一个个孩子穿着游泳裤子站在水边,身后是穿着厚厚衣服的家长。良好的环境下才有了孩子们的出类拔萃。看到这些一下子坚定了我的信心,附带这个美篇一同与大家分享,希望我们的教育环境能有所改变。

                              2019·5·7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