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韧诗抄(2)
调丰知青场生活抒怀
01
银溪潺潺日夜流,
车辙深深皆旧痕。
相约溪畔来留影,
犹忆当年共耕田。
注1〔银溪〕调丰有银溪,源于笔架岭下三多塘丘陵地带,从东北方流向西南,逶迤而去,蜿蜒入海。70年代被引入知青参与修建的官田水库,造福十里乡村。
注2〔千年石官道〕调丰为古雷州官道经过地,银溪畔大面积的青石上,有深约60余厘米牛车辙,如今已被僻为当地的旅游胜地。笔者与知青朋友曾多次在此留连,留影。
02
回想当年几艰辛,
胼手胝足共耕耘。
日晒雨淋平常事,
甜甜一笑显信心。
03
椰菜紫色难下咽,
霉米煮饭亦要吞。
三月未闻膻腥味,
捕鼠为食聊解馋。
注3〔椰菜〕知青场有种菜组,蔬菜自供自给。尤以椰菜出产至多,一吃就是三四个月,缺油水,令人憎。春水一发,受雨水浸淫,椰菜煮熟即变成紫色,湿气过重,吃后令人浑身发痒。
注4〔霉米煮饭〕夏收多雨,风雨骤至,收不及,稻谷尽被淋湿。当时无烘干机,湿谷沤仓,米自发霉,煮出的饭极难吃。
注5〔捕鼠为食〕知青场生活极艰苦,顿顿是如猪潲般缺少油水的大锅蔬菜,吃到人怕。最佳美味,就是知青探家时带来的豆豉酱肉,彼此分享。有大胆的女知青捕鼠为食,有人当作笑话,笔者却赞尝她们的生活能力。非馋也,这只是人类求生存的一种本能。
04
粒粒辛苦盘中餐,
亲身体验几经年。
青砖瓦舍虽陋狭,
如家温暖亦怡然。
注6〔如家温暖〕笔者是老知青,比直接到知青场的湛江知青下乡早5~7年,年龄比他们大8~11岁。那也是我人生陷入低谷,精神苦闷,彷徨抑郁,无声呐喊的时候。
他们却以博大的胸怀,包容我这位无助的“老大哥”,待我如兄,尽己之力助我。
有人怜我衣被单薄,难御严寒,几个人将我从牛棚“裹夹”到他们新的宿舍,与我同床夜话,给予我许多宽慰与人性的温暖。
他们送我生活用品,赠我纸笔。有女知青将劳动手套攒起,拆成线为我织毛衣,送我灯芯绒布料,或为我缝缝补补。
他们探家时连包书纸都给我弄来。煮宵夜总不忘分我一份,从饭堂称几斤米去换粉回来炒,也邀我同大家一起吃。让我真切体验了如家的温暖。
他们对我的种种关爱,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写着写着我泪眼朦胧,不得不摘下眼镜擦拭。
05
缘聚调丰泉水岭,
躬耕垅亩正年轻。
酸涩苦辣皆尝过,
分柑同味只话甜。
06
十八二十正当春,
衣着素朴整洁容。
青春唤发人丰润,
宛如仙女下凡尘。
07
背靠耸立旧烟囱,
几多往事记忆中。
情同手足如兄妹,
友谊愈久愈醇浓。
(作者供图)雁韧诗抄(2)注7〔情同手足〕1978.10,作者到椹城工作之后,领到第一个月工资33元多,即重返知青场,以香茅厂为背景,留下这张对我来说颇为珍贵的照片。前排左起依次为李国琼、孙丽英、林梅英、甄雪霞、黄湛娜、石少珠、关幸仪、吴鸿勇,后排左起为苏湛喜、李建国、李广坤、刘军荣。照片衬底为知青聚会纪念册封面。
08
山长水远路迢迢,异国他乡涌心潮。日日思君萦梦里,相逢一笑尽妖娆。
注8〔异国他乡〕知青场友中有多人生活在美、加、澳,偶尔回国,约场友喝茶,留有照片,故有此言。
09
交淡若水情谊深,
对床夜话几倾心。
久别重逢莞尔笑,
如斯缘分慰平生。
注9〔对床夜话〕知青宿舍根据房间大小,三五人同住一间,得以在远离亲人,漫漫长夜中对床夜话,聊解寂寞,亦人生之快事。
10
场友合影肩并肩,
谁还识得旧容颜?
宾客云集小庭院,
年迈犹喜知青来。
注10〔犹喜知青来〕场长程永民,当年还是个壮年人,视我们如侄辈,多有关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回城工作后,对他来说,肯定有一种不舍的情结和失落感。
我们知青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时不时带上礼物去探望他,给他一点钱作生活补贴。他很开心,逢人便说他带过的知青有本心,让村中许多老人艳羡不已。
直到年近90,老场长才瓜熟蒂落,无疾而终。这亦是好人有好报的人生注脚。
11
几经历炼渐成熟,
年富力强信心足。
兄弟姐妹齐努力,
创造人生至幸福。
12
聚会日子刚开头,
环球欢声溢满楼。
盈盈笑语互呼应,
羡煞几多往来人。
13
呼朋引友御海湾,
满座皆欢庆团圆。
桌上珍馐尽美味,
思前想后泪潸然。
14
往事历历记心中,
今日相聚乐融融。
与君畅饮一杯酒,
情谊愈久愈醇浓。
15
酷日当空照,
大地尽冒烟。
草帽头上戴,
除草汗潸潸。
16
千年古官道,
车辙深深痕。
往昔不足惜,
而今睹其颜。
作者附记
广东遂溪调丰,曾有一大队农场,农工30余人,是从当地各生产队抽调来的青年农民。1974.12~1976.6,先后有89名湛江市商业系统的职工子弟,上山下乡到此耕作,将该场改称调丰知青场。
我曾在那里工作两年,与他们结下不解之缘,至今仍有所来往。
他们从1976.5起,陆续有人回城工作、参军或入学读书,1980.3最后一批知青回城工作,加上分田到户,该场解散。
1992.5我们第一次回场聚会,2016.5第二次聚会。
为印纪念册,我负责撰文,以上诸诗即撰文中的一部份。现将它辑出,以备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发简书并微信微博,与天下文友共享。既然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从这一辑诗文亦可见一斑而窥全豹,从一个侧面去了解当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生活。
作者原客家血脉,语言与普通话多有差异。加之文化有限,对诗歌素无研究,不懂音律,押韵。唯明白如话,聊作山歌唱。诚恳方家指点迷津,谆谆教我,将铭感于心,永志不忘!
(沿着这条土路走上去,就是当年的知青场•雁韧摄)雁韧诗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