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为写点啥而迷茫
如今,越来越觉得做个选题太难了。每天都为选个什么题目,写点啥,抓心挠肝地迷茫。
特别是没有“以写为生”的压力,只图一时兴起,把写点东西当乐趣的人,就更加随性而为了。
渐渐才明白,像我这种只会闷着头儿“自嗨”,顾及不到别人感受的人,想要混迹于一个写作圈子,特别是还想用尽全力,挤进“让读者有期待,使读者有触动,和读者有关系”的新媒体写作圈子,就更加难上加难。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涂来涂去撞了三年多,至今,也没能理出一个头绪。
痛定思痛,只有想法,没有办法,是万万不行的。借助别人的故事,寻求自己的出路,看看是否管用?
翻箱倒柜,找来一些大师的经典,重新思索。愚笨迟钝之人,才算有了丁点儿的启发。
耳熟能详的几个文学巨擘,无一例外,他们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自己激情的唯一主题,一个作家本人可以通过毕生追求,又能不断翻新的精彩主题。
静心细想,叩问内心,这样难么?只要笃定地努力,照葫芦画瓢也许应该能看到光明。
海明威一直痴迷于如何面对死亡。特别是亲眼见到自己的父亲自杀之后,这个问题就成了他一生写故事的主题。作品中、生活里无处不在的影子伴随着他的生命全程。以至于,海明威在生命的最后,将猎枪枪口对准了自己,找到了纠缠自己一生的死亡。
查尔斯·狄更斯的父亲因为债务官司被捕入狱,于是,在狄更斯的诸名经典作品里,如:《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等等,呈现出许多描写孤独儿童,苦苦找寻失散父亲的情节。
莫里哀对十七世纪法国的愚蠢和堕落痛恨至极。于是,在他的笔下《吝啬鬼》、《无病呻吟》等等,都会读出来莫里哀本人对人性之恶的感悟。
之所以这些大师能给人们重复更新的愉悦体验,只是有一个与他们自己性格中或血管里的基因息息相关的主题,让他们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也成就了他们永远追寻的一条写作主题。
面对找寻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向,绝对多数人的迷茫是正常的,也是一定的。不迷茫的人总归是凤毛麟角。我也是站在这绝对多数人中的一个。
人人都在为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那个方向努力着。巴望着能够把这个过程缩得越短越好,走的弯路越少越好,见到曙光的那天,离自己越近越好。
我也想,很想,特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