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归因偏差现象9
旧时有一位私塾先生,自诩文章高明,他与自己的弟子一起参加科举考试,每次都使弟子们中举自己却名落孙山。当别人谈及此事,他愤愤然吟诗道:“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
这位私塾先生以诗的语言高度浓缩了归因偏差。这种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的倾向性称为自我服务偏差。
归因偏差还存在于如何看待他人对你的反应之中。
假如你有一份作业急着要交,可又做不出来,就去问班委,班委推脱,现在有点忙,并建议你去问别人,这时你会怎么想?
是觉得班委高高在上,不肯帮忙。还是觉得班委确实很忙,能在百忙之中给你一个建议已经属实不错了。
观察者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而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
此外,刺激的显著性也会造成我们的归因偏差。
我们通常认为,坐飞机要比坐火车危险,事实上,火车发生事故的频率要比飞机高。那我们为什么还会这样认为呢?究其原因,在于飞机发生事故是比较重大的事情,损失较大,使其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人们又有一种倾向性即利用易进入头脑的信息去推论现实事件的可能性。
如何避免归因偏差呢?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这种归因偏差,我们可以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知己知彼,将心比心,正所谓“恕”也。
警惕归因偏差
在学校,教师也主要存在两种归因偏差。
第一种归因偏差是教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往往是归结于学生的能力,性格和家庭,而很少认为与教师态度和教学方法有什么关系。
这一类归因偏差的危害在于教师把问题的责任推给了学生,在教育之前就已经放弃了教育者应负的责任。
其实,我不是很认同上述的观点。就从我身边观察说起,一般年轻的老师都会把学生学不好归因于自己,“自己不会教,我教不好。”而有经验的教师,每天听得最多的是抱怨学生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没有什么好的。但是,她们依然不放弃,甚至对学生加大马力。而且,抱怨得最多的,其实教学效果是不错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老师,似乎只会自己难受,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第二种归因偏差是教师对优秀生和差生的归因不一样。当优秀生做了好事时,教师往往归结为能力、品质等内部因素;而差生做了好事或取得好成绩时,却往往被归结为任务简单,碰上了运气等外部因素。当优秀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往往归因于外部因素;而产生出现问题时,却被归因于内部因素。
我觉得第二种归因偏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个学生能够被认为是优秀的学生,老师一定是经过长时间观察得出的结论,而能一直保持优秀,一定有其自身的好品质。沙参取得好成绩,一次两次可能是运气,是任务简单,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并不认为这样的归因有什么不好。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比如成绩退步,或者与同学争执,我认为大部分的老师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因为差生和优秀生存在着偏见。
归因偏差确实存存在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在进行归因时要慎重再慎重,考虑了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