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风云录【23】那个平台:少说话,多思考
【450万权重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福利多多】
大概在2016年。
那时刚在某个平台注册账号,因为对文字和投资有兴趣。于是考虑博客,考虑一些其他平台,后来几经选择搞了那个平台。那时还花了一点心思,很早取得了原创标记、打赏功能之类。
当时主要写过一些评论,但更多是一些投资相关,也有一些风花雪月无关痛痒的东西。那时不懂流量,不懂变现,只为兴趣。
记得那个平台是2012年推出的,我在2016年入驻,算是比较早的一批。不过,因为工作原因,后来无法坚持。直到今年,为了整理文稿,需要在简书之外找一个备份平台,于是恢复了这个账号。
********************
2016年在那个平台写投资,老韭菜们都能想到,那是刚刚经过了2015年的疯狂。
2014-2015年的我,已经是第二年参与N市。如今看到Q商的风声水起,我已经不会惊讶,因为2014年完整地见识过、参与过。甚至还参与过一些疯狂的品种,如今已经消失在历史中。
不过后来,2015年的灾与融断,让很多人留下抹不去的回忆。我那时还算淡定,也曾大仓持有招行渡过,最终也是盈利出场。一切都像在昨天。如果将来有时间有兴趣,也许下一头熊来临时,我会有兴趣重新写写当时的经历。
2016年我写投资时留下的一些东西,今年启用时已经删除。当时是个投资+文字的帐号,现在基本成为一个纯文字的帐号。投资的痕迹似乎抹掉,但自己想想,投资的思路,似乎没有变化。
*******************
之所以抹掉那些痕迹,而且前面那么火热的情况下,也不再在那个平台上写投资,纯粹是因为我经过这些年以后,还是觉得,投资是一件完全私人的事情。对我这样没兴趣、或者说没能力吃自媒体这碗饭的人来说,不该倾注太多精力展示自己的想法,因为那很容易误导别人。
投资这件事,搞不好就会误导人。真的,因为每个人处境不同、心态不同、资金不同,持仓结构、目标思路等等都不同,稍有不慎则謬以千里,很多方法难以彼此适用。
不要说自己的思路能否适用别人,就是别人把账户交给我,我的操作也未必适于别人。我曾帮朋友打理过账户,虽然有个别成功,比如最近有一个经历了数年低迷之后在短期内实现可观盈利,当事人也表示满意。但更多还是不成功,因为各种原因,留下许多遗憾。
很多遗憾告诉我,想要准确预测这个市场,想要准确描述自己的思路,真的不可能。市场在变,自己的心也在变,而文字的表达总是受到很多局限。昨天跟一个朋友说:我做一个决策,也许会考虑十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有些因素可能只是脑子里一闪念;但我怎么可能把这十个因素完整地转述给你呢?我想让你完整的了解我,但这其实做不到,我最多只能把一些重点部分转述给你,但同时很多有效信息可能在转述过程中不经意间消失了,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当我们看其他的财经自媒体时,难免会拿着自己已有的结论寻找证据以自洽,这就会导致认知上的巨大偏差。这种现象,我们有个熟悉的成语:断章取义。无意识的断章取义,在投资活动中非常可怕。
所以,最好是少说话,做好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