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李笑来?
李笑来是这个时代的枭雄。
他有许多标签:原新东方名师、畅销书作家,天使投资人,比特币首富……这些头衔背后,有两个字力透纸背,叫做:跨界。
知道李笑来这个人,要感谢up子木读书会的创办人子木分享了他的《财富自由之路》一书。此前我反复读过博多·舍费尔的《财务自由之路》和David Cameron Gikandi的《富裕,属于口袋装满快乐的人》,这两本书,虽然都是讲理财/财富,而且可说都是经典之作,但一个偏重技术,一个偏重灵性,唯独少了一个中间的枢纽:心智。
心智之上是灵性,心智之下是技术;灵性如果不落实在心智上,就会因为无法带来有效的思考和行为改变,而变成不可知论;技术如果没有心智的支撑,就会变成“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盈利两块五”,难逃韭菜的命运(所谓韭菜不是技术上不娴熟,是心智上不成熟)。
当我开始读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没用多久,就开始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内在震撼。我有一个强烈的直觉:终于找到了那本一直在寻找的有力量的好书。
一、李笑来的成长方法论
我看李笑来这本书,有一种看佛经的感觉。作者不仅仅一步步告诉你怎么才能做到,为什么会有里程碑,越过里程牌之后的心态体会是什么样的,最后再稍稍给你透露一点,跨过里程碑之后,还有哪些事可以做。再比如李笑来关于朋友的方法论,一点一点是怎么进化的升华的,为什么如此进化升华。可以说,李笑来这本《财富自由之路》,是成长方法论里面最牛逼的书,李笑来也是一个罕见的愿意分享心路历程的领路人。
——“从小不爱科学”:《李笑来的成长方法论》
关于李笑来和他的《财富自由之路》,我看过很多评论,绝大部分的文字都如过眼云烟,唯独两篇书评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第一篇是我在豆瓣看到的作者为“从小不爱科学”的《李笑来的成长方法论》。
这篇书评的作者,对李笑来和他的《财富自由之路》做出了几个独到的评价,令我心有戚戚:
1. 在思考深度和表述清晰这两点的结合上,几乎没有人比他做的更好。
2. 领路人这一点是目前所有书评都忽略的。
3. 李笑来这本《财富自由之路》,是成长方法论里面最牛逼的书,李笑来也是一个罕见的愿意分享心路历程的人。
这几点我都很欣赏,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职业背景可能是投资领域,在这个领域摸爬历练的人(就像作者所说“资本市场是和平年代的战场”,那是一个你死我活的严苛环境),对李笑来讲的提升认知、升级认知操作系统,可能会有特殊、额外的体会和领会,因为根本上来说,投资的本质就是认知的变现,有个投资界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本质上,你所有赚到的钱都是认知变现,而赔掉的钱则是认知缺陷或者认知障碍。和运气无关,和别人无关。”
李笑来这个领路人,给我们指出的这条诱人的“财富自由之路”的本质是提升心智、获得解放的道路。这区别于任何泛滥成灾的鸡汤文字——喝这种鸡汤的结果只能是、必然是“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也区别于那些成功学的打鸡血式的自我闹腾。
喝鸡汤是接受廉价的心理按摩,打鸡血是自欺欺人的心智大跃进。这两者都几乎不可能带来有效持久的自我提升。
因为真正的成长,必然是逆流而上的,或者用更通俗的话说:必然是要不断脱离舒适区的。
真正务实的、可行的乃至普世的道路,也许只能是李笑来以一个集大成者的身份给我们指出的路——
磨砺心智、升级系统、自我解放。
二、怎样正确认识李笑来
和菜头作为知名写手,与李笑来是一对惺惺相惜的人物。
在《怎样正确认识李笑来》一文中,和菜头写下了极为精彩的评价李笑来的一段话:
什么是李笑来?我翻了一下字典,找到了李笑来的定义:一个试图找寻世界真相的人。在李笑来的所有表述里,都隐藏了一个假设前提。那就是:一个人有可能凭借有限的几条基本原则,触碰到这个世界的真实,并且通过对这种真实的认知,反复执行基本原则,从而得到人生的自由。这个自由有世俗意义上的个人成功,也包含精神层面的个人解脱,远离恐惧。如果这么分析下来,你很快就会和我得到一个相同的结论——李笑来是个佛教徒,而且是禅宗的一支。
这个把握是称得上精准的,包含三个层面的精准:
第一,精准捕捉到李笑来的“定义”——试图找寻世界真相的人。而这个外在的真相,又必须建立在对自我内部真相的认知基础上,才可以找寻得到;
第二,“凭借有限的几条基本原则”句,精准表述的是李笑来所摸索和表达的是可重复的方法,换言之,他一直思索的是一种“方法论”——成长方法论;
第三,精准的类比——在远离恐惧、远离颠倒梦想的意义上,李笑来的确具有禅师气质(尽管李笑来本人的惯常表述都是去宗教化的,可以说他不相信任何宗教,他相信的是逻辑,是心智)
但是,在之后围绕“李笑来是一个坏人”的惊世骇俗之论(其实有以贬作褒的意味),就有些艳浅了,也许其中有和菜头基于自身经验的切肤之感,但给人的感觉依然是哗众取宠,甚至不顾前后逻辑一致。这显然是一篇急就章。
如果因为李笑来给你过早指出了到达彼岸的道路,而“剥夺”了你在头破血流之际透彻了解人生真相的机会,因而他是“不折不扣的坏人”的话,那么“佛教徒”“禅宗一支”之说又怎么立得住、周延得了?释迦牟尼所指的八万四千法门,哪个不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能够尽早趟渡生死洪流?所有的佛“经”(经者,径也),不都在给你指一条到达彼岸的路吗?
李笑来绝非圣贤,而且是个东邪西毒式的人物。他有不少缺陷,但和菜头所煞有介事指出的这一点,绝不是正确答案。
三、李笑来的“车祸故事”
故事是了解一个人的窗口。在对象化的情境下的反应,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心性品格。
比如说到曾国藩,你用再多的形容词讲这个人的传奇经历和性格心理,或许都比不过下面这个故事简洁有力、形象生动:
曾国藩是儒家人物,当时有个英国显要来访,他陪客人谈话一夜,喝茶嗑瓜子。等他离座站起来时,英国人发现瓜子壳圈出来两个脚印,表示他坐在那儿几个钟头,两条腿没动过!
对这个故事,我有一个评价:即使这个故事是假的,那我也要说:真正的曾国藩就在这个假故事里。
李笑来也有一个故事,是和菜头在《我所认识的李笑来》中讲述的,即使由于转述的缘故,真实性要打个折扣,但从中亦足见李笑来这个人的不同之处:
当时他(李笑来)开着自己保时捷准备下高速公路,突然有一辆后车强行抢道,撞了他的车。李笑来说:“我本来没想怎么,反正是全险,不用他赔,等着保险公司来就好了。”但是,肇事车主下车来敲他的玻璃,等他摇下车窗玻璃之后,对方对他一通狂骂,把责任全推了过来。李笑来说自己全程听完,没有说一句话。这时候,对方说了一句:“这个路口没有摄像头你知道吧?”李笑来听完,终于开始正式生气了。
他缓缓摇上车窗,不再理会对方。对方每隔一会儿,就过来敲车窗,在车外大喊大叫。李笑来并不理会,在车里低头玩手机。第四次的时候,对方的情绪明显崩溃,神情也软了下来。这时候,李笑来摇下车窗,死死盯着对方说:
“兄弟,你好好想想,这半小时我说过一句话么?我和你提了一个‘钱’字了么?我说了要你赔偿了吗?都是你在又蹦又跳,你怎么不想一想为什么?你想过没有?”
看到对方有些愕然,李笑来突然提高音量继续说:
“你他妈现在还有5分钟,只有5分钟,回去他妈的想好了再回来给老子说话!记住了,你只有这一次机会,想好了再他妈跟我说。滚!”
过了一会,对方的女朋友过来道歉,承认刚才男友态度不是很好,希望李笑来能够不要计较。至于说那个肇事司机,他再也没有出现过。就这样,李笑来自始至终没有说他是谁,他的诉求是什么,他的感受和判断是什么,他只是用半小时的沉默和两句话,就成功地激发起了对方心中疯狂的想象,并且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恐惧,最终选择了退让。
这个故事里的李笑来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形象,这跟后来在“录音门”里为公众所熟知的那个满口粗话的李笑来,其实形象上是完全统一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绝非完人的人物,通过这样一个散发着浓郁日常生活气息的车祸故事,让我们真实地见识到了李笑来的厉害和剽悍。这种剽悍,不是来自孔武的外形,不是来自腰缠的财富,是来自他对人性的洞察与超越(尽管谈不上完全的超越,但我负责任的说,已经足以甩开俗众几条街)。
在这个故事里,李笑来和那个外强中干的肇事车主,在思维和行为表现上,简直是“两个物种”(熟悉李笑来文章的人都知道,这是李笑来讲到提升心智操作系统时,爱用的说法)。这种差距,不是道德品质上的,不是修辞水平上的,不是沟通技巧上的,不是专业知识上的,而是心智能力上的。在李笑来面前,我们其实都跟那个肇事车主一样,是个完全不能跳出自我的情绪和妄念的Low b。
很多人通过李笑来研究投资心法,其实,最高级的投资心法,都在这个故事里了。
四、结论:评价与意义
对于李笑来,我有两个最终评价。
其一,李笑来自己可能都没有认识到或者不愿承认,他是当代中国格物致知的典范。
李笑来善于从概念入手解剖世界。他可爱的地方,以及他一直在用功的事情,两个字概括就叫做格物。他在自我的不断成长进化中,也不断接近某个内在的真相。
李笑来不讲儒,但他的“运用心智,获得解放”的路子,就是儒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自我提升道路;李笑来不讲佛(准确的说,李笑来从不宣扬宗教,而是以一个理性主义者的思考姿态,有意与之保持距离。他对文章中提及的某些有宗教色彩的语汇、做法、故事,是以一种去宗教化的、工具性引用的态度来处理的),但他在下的功夫,其实完全吻合“正精进、正念、正定”的佛家之道(当然,最大的差别,李笑来是在世间法的层面上不断折腾,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第二,在心智提升这件事上,李笑来是个今日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和集大成者。
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绝非拘谨于“财富”二字来讲获得财富自由的方法,他的核心始终是提炼成长方法论。
所以,纵览他的几部代表性作品,从《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把时间当作朋友》到《财富自由之路》,貌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其实是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深入,把涉及成长有关的众多话题都深入思考一遍,并真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现在读到一些有关学习、成长、品牌、经营等个人精进方面的文章和书籍,脑子里都常常不由自主蹦出李笑来思考过的某些片段。李笑来在持续近二十年每天写作3000字的生涯中,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是令人惊叹的。他正是一位集大成者和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最后,对于阅读李笑来的意义,本文的结论是:
李笑来是一个凡人,身上有很多毛病,也有很多恶评(恶评背后必然有他自身的问题),他是当代中国一个东邪西毒式的人物,他对财富的毫不掩饰的追求、对于“赚到钱了就是成功”信念的毫不掩饰的笃信,将来或许会收获他自己的苦果。
同时,他的升级操作系统、成为不同的物种说辞的背后,是这个时代标志着人文主义失败的精英自我养成方式。所谓的不同物种,本质上就是穷人和富人的阶级差别变成了种属差别(吕新雨语)。
但是对我们来说,读他的作品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一个凡人,运用他的心智,可以达到的自我解放的程度。
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李笑来的正确方法或许是:摆脱掉李笑来,才能正确阅读李笑来。
(根据本人于2018年8月21日写作精进社开营仪式分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