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

2018-04-16  本文已影响23人  秦家炎

实体化是我个人对认知思维的总结,算是自己的概念,今天先定义实体。

所谓实体实体从宏观上就是独立的事物,比如汽车、房子、动物、植物等等,这是实体物质的一部分。还有抽象概念的,比如政府、某条政策、某个概念、法律、一个思想等等,这个比较抽象,但实体不是综述它们,而是必须将它们独立出来。因此,实体的一个特性就是独立。

除了上面描述的实体组成,还有一部分更加抽象,那就是想法和需求,想法和需求其实是一回事。吴伯凡说人在子宫中是最幸福的时光,原因在于无知、且不需知,就像伊甸园中的夏娃和亚当。这时候的人是无需求的,是元状态。一旦降生便失去了幸福,幸福就是满足,失去幸福意味着人的一生本能的开始追求满足,可是悲惨的是人再也回不到子宫。因此,人一生求满足却得不到满足。

人的大脑中不断产生各种想法,潜意识层面就是在追求回到子宫的状态,而这些想法无形中指引着你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因此,我认为它们也是独立的,且有后续指导行为的。

这里还要引入一个概念,就是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仅是电脑系统、手机系统、政府系统等等。而是一个实体的集合体。比如说一个人是一个系统,那么他的所有可以独立的运行的部分都可以称为实体。

这里必须引入分形原理,因为小实体可以组成大实体,而每个可以拆分的实体本身又是它的组成部分的系统。区别实体和系统在于,研究对象是什么。比如研究人的心脏,那么心脏就是实体,而人体就是系统。但是不能反过来,你看分形就不会反着去扩张一样。

基本上通过以上的表述,我基本能给实体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独立的、可以运作、有生命周期的的、对它的第一上级系统产生直接影响的存在。

实体特性:独立性、作用性、生命性。

独立性:比如心脏,我们可以单独观察它的功能、运作规律。

作用性:实体依附于系统,但是系统却也缺少不了实体。比如需求,依附于大脑,得不到满足就会不断刺激你,驱动你去做事。死人就不会,因为,思想已灭,所以实体只有依附于系统才会产生影响。

生命性:实体一旦产生就会不断滋生,从系统中占有资源形成不可替代的组成。这方面在社会组织中体现的比较明显,比如一个部分因为需求而产生,一旦设立,再要取消就会很难。比如商品房的产生,由原来的分配住房,变为现在的商品交易,这是一个集体所有制转变为私有制的过程,一旦执行再要回去就会困难重重。但是商品房不是一下子变成今天这样子的,而是一点一点随着国家这个大系统演化而来,以后还会演化,掌握它的规律,看清它的脉络,我们对于这个实体就能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