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游记(4)

2021-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随心而往

2021年1月3日,广东自驾游第四日。今天游览了广州市的西汉古越王博物馆和陈家祠堂。

我们早晨8:30出发,昨天预订宾馆时,专门选择了没有餐食的标准,目的就是到阳江去品尝一下当地人的早茶。广东人有喝早茶的习惯,说是早茶,其实是享受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早餐,茶只是其中的一道程序而已。阳江市在我们返程的路上,距海陵岛大约40公里的路程。我们在网上搜索了安达曼酒店,这是一家游客推荐的比较热门的喝早茶的酒店。记住,在广东喝早茶一般都是在比较豪华或者有名的酒店,并没有专门喝早茶的场所。我们到达酒店是9:30的时间,早茶在酒店的二楼。进入二楼餐厅,这里已是人满为患,远远望去,密密匝匝排成方阵的圆桌旁都坐满了喝茶的食客,个别桌上只有一两个人的是来提前占座的。服务人员带领我们穿过外面的大厅来到后面的另一座大厅,这里同样坐满了人,只在大厅的角落处还有两三张空桌,但这里有风,比较冷,于是我们又转移到了入口处,刚好这里还有一张空桌。服务人员给我们预备了茶具,点火、烧水、泡茶,然后开始点餐。菜单上的餐品都配有照片,茶点、小吃、粥类、热菜、凉菜等吃食一应俱全,应该不少于200个品种,看的人眼花缭乱。我们只有三个人,点不了太多的品种,但网上推荐的猪肠碌和红米肠我们是必点的,然后又让服务人员给我们推荐了几种比较受欢迎的品种。早茶是正山小种,各种小吃制作精美,味道鲜香,在品味各种美食的时候,我们不由得羡慕起广东人来。把一顿很多人都可以省略,又有很多人凑合的简单早餐,吃成了如此美味、如此享受、如此有格局和仪式感的活动,不得不佩服广东人现实的享受精神和生活的精致主义。来喝早茶的大多是一大家人,也有的是呼朋引伴,一群知己,大家悠闲地坐在一起,喝着、吃着、品着、聊着,其乐融融,有时会一直喝到中午。品尝了美味的早茶,感受了阳江人的“过早”,已经是10:30的时间,我们继续行程,返回广州。

因为我们是晚上的航班,所以白天还有大把的时间游览。之前预估在下午2:30到达广州,就选择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参观,以此更多地了解一下广州乃至广东的历史。

大约下午3:00钟,我们到达博物馆参观。古越王博物馆是在原有的古越王墓址是修建的,博物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古越王墓,第二部分是陈列馆,馆内陈列的大多是古越王墓出土的文物。

西汉古越王博物馆

古越王墓是1983年广州市政府在古墓所在地象岗山修建公寓大楼时发现的。当时修建公寓要把海拔49.8米的象岗山头削平17米,在向下挖掘时发现了古越王墓。古越王墓的主人是古越国的第二任皇帝—文帝赵眜,而赵眜的祖父,则是第一任古越国的皇帝,号称越南王的南越武帝,他的名字叫做赵佗。赵佗是西汉时期古中山国人,也就是现在的石家庄人,我在石家庄工作时,看到石家庄北二环有一处赵佗公园,还有一条赵佗路,当时还了解了一些有关赵佗的历史知识。据说赵佗活了103岁,是史上年龄最大的皇帝,他与刘邦、项羽是同一时期的人物。秦朝灭亡后,赵佗在百越地区称帝建国,古称南越国。百越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广东省内的区域,而南越国的都城则在广州,广州古称番禺,现在番禺已经成为广州市一个区的名称。

与近代一些大的墓葬相比,古越王墓其实可以算很小。古墓占地只有100平方米,共有东侧室、西侧室、前室、主室、后室和东、西耳室七个墓室,墓室低矮,墓高应该不超过1.8米,墓门的高度最多有1.5米,人需要弯腰才能进入,每个墓室的空间也都很逼仄,有两个人在其中就感觉转不过身来。据导游介绍,古越王墓共有15个人殉葬,其中东西侧室分别是古越王的四个夫人,后室和前室的十一人分别是古越王的厨师、马夫和仆人。东西耳室做为墓葬的储藏室,在发掘时则堆满了殉葬品。

古墓示意图 古墓墓道

参观了古墓,我们到另一侧参观名为《南越藏珍》的博物馆藏品。博物馆门口还有一处历史遗迹,是清代建设的象岗炮台,炮台上还有6门铁炮。西汉南越王墓是已发现汉代最早的彩绘石室墓,合计出土一千多套共一万余件文物,涵盖15俱人殉、珠宝美玉、兵器车马、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宫廷宴乐。其中文帝行玺、龙钮金印、丝缕玉衣、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玉角杯、承盘高足杯、虎节、圆雕玉舞人最引人入胜。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无疑是墓主人的丝缕玉衣,河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是满城汉墓的金缕玉衣,它的主人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与金缕玉衣不同,这里的丝缕玉衣已经不见了丝线的踪影,现在的藏品是用红丝带复原的。馆藏的编钟是考古发现最早的编钟,比起湖北的战国编钟体量要小了很多,但造型非常精美,制作技艺精湛。馆中品类和数量最多的当属各类玉器,玉壁、玉弓、玉杯、玉带钩等等,琳琅满目、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了西汉时期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巧夺天工的制造能力。

南越遗珍博物馆 丝缕玉衣 西汉编钟

参观了古越王博物馆,刚刚下午4:00的时间,距航班时间尚早,于是我们决定再去距博物馆只有3公里远的陈家祠游览一番。

陈家祠于1888年筹建,1894年落成,历时6年。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建立的目的主要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作为捐资的回报,这些陈氏宗族可以将其祖先牌位放到陈氏书院的神龛内供奉。

尽管距南越王博物馆只有三公里,陈家祠已经身在荔湾区。在中山七路的闹市之中,一处空旷的广场上如横空出世般矗立着一座美轮美奂的古建筑群,与周遭的高楼大厦相比,这里尽显庄严和古朴,彰显着低调的奢华。路边广场边缘高耸的石牌坊上书“古祠流芳”四个大字,古色古香,庄重典雅。景区在广场中间用绿植建筑了一道绿墙,使游客不能在广场随意出入,只能远观。我们从古建的侧门购票进入,门票只有10元,门票的名称并无“陈家祠”的字样,只有“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字样。古建大门口的墙上一字排开悬挂了四块标牌,分别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氏书院介绍以及国家4A景区牌匾。陈家祠的全称为“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据介绍:陈氏书院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保存完最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建筑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现已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21世纪以来,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1959年郭沫若先生参观陈氏书院后感叹不已,即时赋诗赞曰:“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古祠流芳

走近陈家祠,我们就被古建屋脊上色泽艳丽、精美绝伦的雕饰吸引和震撼了。屋脊上密密匝匝地装饰了上下两层瓷雕,上层瓷雕以建筑殿堂、亭台楼阁为主体,中有各种人物造像;下层瓷雕以神话传说和花鸟走兽为主体,上下两层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各种瓷雕造型富丽堂皇、美轮美奂,极尽精美精巧和张扬奢华之能事,令人唏嘘赞叹不已。另一方面,这些雕饰纹刻密集,人物众多,在小小的空间之内容纳了太多的元素,如果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是不是会有一定的不适感。

陈家祠外貌

进入祠堂第二进,主厅称为“聚贤堂”。二进祠堂屋脊上的雕饰较一进的奢华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令人瞠目结舌,无以言表。这里的屋脊上依然是两层雕饰,不过已经由瓷雕变为琉璃雕饰。上层多是具象化的传说神兽和飞鸟造型,下层依然是传说中的人物造像和花鸟鱼虫造型。与一进雕饰颜色的淡雅和古朴不同,这里的颜色夸张而艳丽,热烈又隆重。聚贤堂中正在展出一座精美绝伦的潮州金漆木雕的阁楼,其雕工之精细,造型之精巧,令人惊叹连连,咋舌不已。

屋脊上的雕饰只是游客最直观地看到的雕刻精品,徜徉在书院之中,精美绝伦和巧夺天工的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祠堂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和门窗之间,可以说每一处都用尽巧思,每一处都极尽奢华,每一处都可以成为艺术精品。古建的各种工艺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珑的小品,装饰风格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纤巧,各具特色,的确是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的璀璨明珠。

聚贤堂 连廊的雕饰 精美绝伦的雕饰

据导游介绍,眼前这座无比精妙的古典艺术建筑,在几十年前却曾经被学校征用,曾经在院内建起教学楼,又一度被改为印刷工厂,祠堂内建筑多有损坏,雕塑亦损伤严重。尤其在文 革 期间,更是横遭劫掠,被人为涂抹打砸,破坏殆尽,艺术殿堂满目疮痍,满地狼藉,几近废墟。好在自80年代以来,国家文物部门高度重视,经大力修缮恢复,最终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使这座集各种建筑艺术之大成的璀璨殿堂又重见天日,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祠堂的展室里还展出了系列的象牙雕刻制品,有43层象牙球、渔夫撒网等作品,雕刻技术精湛,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展室中还有一系列木雕展品和榄雕展品,同样美轮美奂、巧夺天工,令人流连忘返。

43层象牙球

下午6:00钟,我们结束了陈家祠堂的游览,赶往机场。晚上21:00,南航航班返回银川。

此次广东自驾游行程1400公里,共游览了7个5A景区和2个4A景区,第一次广东游告一段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