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个人的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本身并不是问题,而只是一种状态。
我们对待负面情绪,通常采用三种面对方式:
1.发泄
2.隐忍
3.转移注意力
可是,这三种方式效果如何呢?
发泄的方式很多,但不管是哪种,最终伤人伤己,当时很痛快,事后冷静下来常常后悔不已;
隐忍也就是自己憋着,短期内没什么大问题,可是时间久了就会积郁成疾,处理不好还有可能发展成抑郁症。
转移注意力,是可以暂时让自己分心不去想一些事情,但人脑和电脑很像,你暂时不想不代表刚刚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很多时候,那件烦心事会悄悄隐入后台继续运行,白天因为工作忙碌你可能确实已经想不起来了,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呢?比如失恋这件事,很多人都经历过,白天上课或者上班,你感觉还好,可是一到晚上,那种百爪挠心的滋味开始像海水慢慢地袭来,一波接一波。
既然这几种方式都治标不治本,我们还是应该找准问题,对症下药。那么什么是问题呢?
问题本质上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理想源自信念,信念是一个人理解世界的方式。
它是一系列认知观念的集合。世界参差多态,因此信念系统也丰富多彩。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受到的文化的熏陶,为我们量身打造了一套成熟的信念系统,这套系统里有一套嵌入到意识系统里的评判标准,当外界因素和我们的信念系统相悖,或者当他人的行为触犯了我们信念系统里规定的标准,而我们又没有能力改变时,我们的负面情绪就会被触发。
那究竟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
☞打造一套正面的信念系统
举个例子,你回家路上,突然遇到一位老人家向你吐口水,你会是什么感受?
首先是诧异,然后开始火气上头,想去理论下对方搞什么飞机,遇到脾气暴的,甚至有可能已经动手了。可是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位老人家精神失常,没有子女照顾,你还有那么生气吗?不会对吧,因为你的信念系统认为对方并不是故意的,这时候你可能不仅没那么生气,还会反过来觉得这位老人家很可怜,一把年纪了,却没人照顾自己。
那我们应该打造一套怎样的信念系统呢?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信念系统很多,而且基本上都能逻辑自洽、各圆其说。比如佛经、古兰经、圣经,又或者是咱们中国的《论语》。
重点不在于你信哪一套,而在于你得选择适合自己的信念系统,形成你自己的信仰。
一个人不能完全没有信仰,又不能什么都信,什么都信就好像学生时代,大家做笔记的时候常常边看边勾,看完一页结果发现上面全部都勾了一遍,全部打勾和一点不勾,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别无二致。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著名作家王小波曾说过一句话:生气是一个人无能的表现。
当然,不仅仅是生气,其他负面情绪也一样,如果一个人有能力轻松而愉快地搞定眼前的一切,他还有那么苦恼或者痛苦吗?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我们能力不足,所以我们在碰到棘手的问题时,会感到无助,抓狂,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