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觉醒社工加油站心理空间

2020:阍者怎么跨越

2020-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爱反思的方
2020:阍者怎么跨越

2020年1月3日星期五

从2019年12月30日到2020年1月3日,整整五天在头晕,以为是血压高了,去测量了两次,极为正常,想来也许是熬夜的原因,按照医生说的,不能用多睡来弥补,选择正常时间入睡,恢复到自然规律上,似乎有缓解,但是时不时还是会晕眩,再排除雾霾影响,排除颈椎疾病等等……。感觉最多的还是心理社会方面的,因为事很杂,很混乱,无法系统化运转,感觉越做越多越无效,有几次下定决心整理都半途而废了,这个好像是症状而不是根本,与症状做斗争,只会水涨船高,不断败下阵来。我觉得应该认识一下未来的自己,2020年的我与2019年的我有什么不同,这个似乎是一个探索的方向,承认那个未知的自己就在面前,如果不去认识她,估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了。

想想自己是怎么晕起来的,在看《我们内心的冲突》没有看完,想想我们想要的,不想要的,想想我们想拒绝的,不能拒绝的,把内心世界里的折叠空间更进一步的打开,我们发现可以和你交谈这个方面的人越来越少了,精神的苍白让说话变得无趣,废话越来越多。我很愿意和我的服务对象讨论,这个角色名称似乎不对,我应该说来访者,似乎也不对,常常是我主动去访问他们。不知道怎么称呼,还是说回到我的交流者吧,我们一对一的沟通,和他们沟通的时候,有很多的人的内心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层层叠叠,挤压在一起,不知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像陈年的普洱茶饼,要用工具撬一点下来,慢慢泡开才可以品味。而这些想法都是在大脑里面,一直都是因为各自原因无法外化出来。我和我的交流者如果做预约,一般都是在三个小时以上,有的需要整整一天。

交流者,顾名思义就是要交流,双方都需要将自己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才是分享,有的时候处在撬饼阶段,也许我要说很多我的已有的想法,他们也要说他们的已有的想法,这个阶段我们相约彼此成为对方的倾听者,比较在静静地看着普洱饼的那一块撬下来的过程。

接下来要泡,要品尝。不同的泡法,水温、时间、器皿等不同,成汤也不同,而喝的人不同,体会出来的感觉也不同,这个过程一定是在互动中发生的,互动,就是当下的感觉和体验的分享,信任关系在这个地方起的作用是什么?帮助我们去看到我们生起了什么念头?这些思想的萌芽我们是怎么认识的?怎么自我评判的?怎么又压抑下去的?不敢说?不好意思说?不想说?等别人停下来再说?想起来的时候不说,过一会忘记了,只好等想起来再说……于是这些思想的萌芽就这样又潜藏起来了。我们会用怎样的设置,去面对这些我们对待自己思想的方法,双方做一些设置,当这些想法升起来的时候,让它先出来,晒一晒,看看是什么样的再处理,我们共同要创造这样的空间,给予温暖,阳光,让这些思想发芽。它来自于我们的大脑,不以有用没用去评判,而是去看看它为什么升起?什么样子的?

我们常说正念,杂念。何为正念?何为杂念?谁来评判?不去管它,既然要升起,就拿来看看。

品尝汤水的时候,因为是不同的人在品尝,自然感受不同,这样的感受既然升起了,就不能说你是咨询师你不能说,你是来访者只听你说。作为交流者,当下发生的全部都是可以真实呈现的,只是这个时候尊重双方的选择,空间有很多,只能选择一门进,至于门里的岔路也是双方选择的,不可能是完整的,但是双方选择的同行的路还是可以走一段的。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品味是必然要分享的,如果此刻只有一方在说是不公平的,而没有真实的回应,交流也无法持续。

这样的交流一旦形成了默契,双方感受了这样一番功夫的过程,逐渐就会爱上这样的功夫茶,在这个功夫里,不仅仅是茶好,还有就是慢的功夫,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和对对方的精神分享的感受,真实,真诚,真意是实体的,感受到精神被滋养的过程。在精神滋养的过程里的身心愉悦及生命之间的相通,会自然生发安宁、静心、整合及身心社的改变。

当下一次进行的时候,我们对待撬饼的过程更加有耐心,对品尝分享的过程更加有经验,当一时间有各自想法涌现的时候,我们尊重这些想法的存在,然后选择一个我们共同想探索的进行深入,在这个探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精神空间里有无数的门,但是从哪一个门进来,又从哪一个门出去,停留在哪里,下一次又从哪里开始,这些都是可以讨论的,我们就会发现交流者有一段是你引领我,有一段是我引领你,有的时候又超级同频。这思想上的起起伏伏,让两个探索者常常意犹未尽,有的时候又酣畅淋漓。有过这样精神交流的人常常被这样的过程所吸引。

在交流深入的时候,空间逐渐变得清晰,变得丰富多彩。但是我们再次交流的时候不用再走回头路,直接从一个新的门,或者上次驻足的路口直接向前。这样的直接到达常常让人非常兴奋。有的时候很久不见,需要一个短暂的寒暄,这样快速了解自上次分别后的变化,有的时候在这些变化里可以看到自我成长的部分,这样的寒暄不需要过多的评价,仅仅是看见就好。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寻找这次要进行的精神交流的起点,也要寻找这个双方认同的路径。如果交流仅仅停留在这里,大家会感受到还在寒暄的阶段就停止,没有滋养,这个没有滋养可以感受到的时候,基本也就知道交流的进程了,这个时候不仅仅时间是收费的标准,这个质量才是最好的标准。

在交流深入的时候,各种花样开始出现,当双方变得灵动的时候,创造性的想法层出不穷,这个流动需要时间,常常都不愿意中断,这时一般不需要启发,你的成为他的思想灵感,他的成为你的流动,一起一伏,错落有致,在精神的花园里漫步,特别不喜欢突然有的人来插话,因为深度不一,突然拉出来,思维中断了。这时候的打岔是最让人讨厌的,尤其是探索进入时断时续的阶段需要两个人全神贯注,一旦一起疏通了,这个时候的成就感最高。

当交流到这个时候基本也是这个话题的极致,没有什么陈货可以整理了,需要各自去积累经验才能展开新的话题,而这个积累经验的时间也与各自的实践有关,如果一方停顿,另一方在成长,估计下次的交流者不一定是这个人了,如果是这个也许开启的就是新的话题。

陪伴式的成长都需要这样的交流者,咨询师或者社会工作者如何协助对方成为这样的交流者非常重要。我们经常做的服务叫精神慰籍、精神康养、精神康复,但是很少知道精神陪伴式交流是什么样的,因为自己都没有这样开启过,有的时候自己也在精神饥渴的状态,正在拿着物质在充饥,由于不明白而承受物质与精神错位的折磨,身心虽然可以相互影响,但是身心一体的精神更需要认识和合理面对。

有的时候自我成长中需要交流者,相匹配的人很难遇到。于是我们通过看书与作者交流,通过内心对话或者文字与自己交流,虽然可以整理,可以有一点点拓展,但都没有直接对话来的快速。

有的时候这样的精神陪伴可遇不可求,但是一定会有。在经过30年的实践,我也形成了一些个人的交流风格,形成了个人的对话模式。

我在预约交流者的时候一般要预留半天,只是两个小时,第一次撬饼的时间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所以第一次一般预留三个小时,之后就是看交流需要多长时间的寒暄可以进入精神交流的状态,一般到最后,五分钟可以进入,如果顺畅,基本就是一个半小时上下就足够了,时间间隔越短,交流的内容越多,细节越多,深入越容易。如果相隔的时间很久,那么有可能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进入状态,这个也是有个别的差异。

在这样的交流中,我发现所谓的有问题的人里面,有很多都是有思想的人,或者说有很多的思绪,很多的念头在压制着,这样的混乱带来了身心社的混乱,给予空间,允许表达,精神舒展了,相应的身心社也会慢慢的舒展了。

我在看待这些交流者的时候,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他们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如果展现出来会是怎么样?他们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常常因为这样的交流而感动。

我想我难以跨越的不是新年,而是在这样的跨年里去认识变化了的自己。

我就这样和交流者一起在精神世界里漫步,这是一种幸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