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简友广场散文

《海纳百川》———师父李江海书法作品集录之明.徐渭《画跃鲤送人》

2023-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七女侠

李江海书法作品:

李江海书法作品

      草书,四尺整张,竖式。明代·徐渭题画诗《画跃鲤送人》,癸卯夏至前日。

      鳞鬛不殊点额归,丰神却觉有风威。

      不添一片龙门石,方便凡鱼作队飞。

      徐渭在这首《画跃鲤送人》诗中引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那就是“龙门点额”。“龙门点额”之典出自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之中,其相关的文字为:《尔雅》曰:“鳣,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这段文字的意思就是:“鳣”鲤鱼也,出洞穴三个月后,就向上游向龙门,如果越过了龙门就成龙了,否则就是额头撞在龙门上,跌落而回,并在额头上留下一个疤点。这就是民间鲤鱼跃龙门故事的来源。有意思的是,如今在黄河里的鲤鱼额头上,还真有一个黑点呢。大诗人李白就专门写有一首有关“龙门点额”的诗歌,题为《赠崔侍郎》,诗为: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

    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受贺知章等人的推荐,李白得到唐玄宗的赏识,被任命为翰林供奉(朝廷文职官员)。李白性格率性狂放、桀骜不羁,终因“脱靴”等事件得罪了高力士之流,在朝很不得志。于是在天宝三年(744),李白自请回乡,得到了唐玄宗的允许。这首《赠崔侍郎》就是这次“回乡”时游览洛阳所作。

    黄河孟津段所产的鲤鱼天下闻名,但李白不说它味道鲜美,而是借“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李白《赠崔侍郎》的大意为:黄河里的大鲤鱼,本来居住在孟津,前往跃龙门,由于没有越过龙门,额头撞在了龙门上,留下了一个疤点,无奈只能回来再做一条凡鱼(言外之意就是自己这次入朝为官没能大展宏图之意)。崔侍郎你可是志向远大,胸襟开阔之人。感谢平日里你对我的夸赞与抬举。希望我们在下次见面之时,都能如鲲鹏一般展翅在云霄之上,实现胸中的远大志向。大诗人白居易也写有与“龙门点额”相关的诗歌,如他的《点额鱼》,诗为:

      龙门点额意何如?红尾青鳍却返初。

      见说在天行雨苦,为龙未必胜为鱼。

白居易的意思就是说:鲤鱼跃龙门不过,而被“点额”而归,红色的鱼尾,青色的背鳍都还是和原来一模一样。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听说龙在天上行云布雨,日日繁忙劳作,很是辛苦。因此说,为龙也未必有鱼这般的自由自在,潇洒自如啊。

      大才子徐渭写的《画跃鲤送人》,寓意上与白居易的《点额鱼》基本是一样的。很显然徐渭是画了一张“跃鲤”图送给一位文人朋友,估计这位朋友刚刚科场失意,因此徐渭在画上题了这首《画跃鲤送人》的诗歌,来安慰这位朋友。事实上,徐渭自己八次参加乡试(考举人的省级考试),八次名落孙山,这《画跃鲤送人》何尝不是徐渭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但徐渭的优秀在于,他不仅自信,还难能可贵地拥有一颗普度众生之心。

    徐渭的《画跃鲤送人》的句意为:

    “鳞鬛不殊点额归,丰神却觉有风威”意即:鲤鱼跃龙门,鱼鳞与背鳍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额头撞到龙门而留下了一个斑点。尽管没有跃过龙门,但依然是神采奕奕、威风凛凛的一条大鲤鱼。“不添一片龙门石,方便凡鱼作队飞”意即:我刻意在画中不添加任何一点的“龙门”石头,方便画里的鲤鱼,成群结队地飞跃过龙门。

        特别喜欢诗中“丰神却觉有风威”所表达出的自信,以及“不添一片龙门石”所表达出来的悲天悯人。徐渭真不愧是有明一代的奇才子,这“出手”就是与众不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