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前天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也是节后到工作城市隔离的第一天,春雷始动万物更新没有节后新生的暗喜,反而新冠肺炎笼罩下的天空,任稍带寒意的春风怎么也吹不进勃勃生机,环顾四周,多了层口罩的生活,到处充满了些恐惧的白色调,让风更显凛冽,叫人不愿也不敢作过多停留。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删)疫情恰逢春节,中国人最大的节日,望眼欲穿的“候鸟”经历一年的守望,终于踏上返乡的列车,谁曾想等待着的是家变“牢笼”的生活。自封城开始,一切严格的变化都似乎顺理成章,母亲说一辈子也没见着这么局促的春节,是啊,一个国家的危难归结到每个家庭的生活,一家人不准外出,放下千年走亲访友的传统,放下“无拘无束”的自由,从紧张新颖到无聊坦然,最终再到紧张绝望,心情的变化是疫情发展的历程,从来没有感觉到一个个体相对整体的参与感如此强烈,舍小家为大家,或许管住我们双腿的不是政令,是人人为社会上升的责任感。
“从来没有如此长的春节假期!”相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会有这样的感叹,诚然愈发快节奏的时代让人没有太多时间停留下来留意一下生活,这一次的疫情,也是个意外的“惊喜”。母亲换着花样做各种好吃的,嫂子跟着视频网站尝试各种新手艺,一家人团座庭院的温情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繁华褪去夜的霓虹,落在平常巷陌的日子里,一举手一抬足都是真实,阔别风霜雪雨的缝隙间,温暖显得弥足珍贵。独对生活这是劫,也是节。
毕业工作初,穿梭在车水马龙的人流中,体会到个人的渺小,开始见识了社会的人情冷暖,偶尔内心会生出对世道人情的愤恨,这是一个怎样快速变化的世界。网上调查好多人说疫情过后,要去想去的地方好好旅游,要吃一顿很久没吃的餐饭,可能在以前这不算什么,这一次由衷的让每个人感觉到国家兴亡,跟个人关系的重大,原来国与家之下,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漂流。行走在街道上,往日应该热闹非凡的街市,门店还大部分关闭,当生活的困难集结到开始为吃住行担忧的时候,那就说明已经很不美好了,或许真如人们预言疫情之后,国人会重新审视一下生活,寻找些生活的本质根源。
苏州第二图书馆时常想,个人的成长及生活在社会、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一个独立人格的修缮需要经历哪些历练,一直不敢深究,这次疫情的到来或许为个人打开了一扇窗。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同样每个人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只能在某个相对的范围内可圈可点,从出生到孩童,这就决定了一个人大致该完成什么样的成长生活,而这又决定着我们大部分人格形成的基础,包括性格的雏形,后天的教育是普惠性的人格塑造,教会真善美的社会判别以及生活的方式方法,也从一定程度上纠正完善先天及家庭环境形成的人格基础,当真正面对生活时,可以由自己认知的方式处理遇到的一切,而这些又无时无刻不反映着一个人生活。我们不能完全批判否定一个人的好与不好,可能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如果加个家庭、社会的前提就会不一样,一切与其格格不入的存在就像刚入世的青年,总会不可避免的接受世俗的批判磨难,往往等待着的就是需要给他时间,随着生活的教化从而变得越来越完善,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等完成了往往人生也走到了他的尽头,留下来的就是在是否转变过程中获得的批判和赞誉,慢慢形成了个人的人格。
当年80后广受社会诟病的一代,社会变迁中最终他们撑起了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并不断发扬光大,赢得社会的认可。后来90后也受到同样的诟病,面对时代的快速变迁,亲情,爱情在网络、金钱面前几近崩溃的时候,一场疫情,国家发布会说90后00后占到抗疫医疗队伍的三分之一,志愿活动和捐赠异常活跃,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撑起了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和担当,终于有些欣慰,时代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人,成长环境可能有些不同,但是善良仁爱智慧的目标和本源一直没变。
前天工作到凌晨,昨天又忙到就吃了一顿饭,隔离的生活一切都打乱了,疫情之下,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不过好的消息再一次次传来,逐渐增加的车马人流,勤奋勇敢的人们,雷声将近,春天的到来已无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