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这条路成长励志

用游戏的方式根治你的懒癌

2019-06-07  本文已影响1人  我眼花

知识焦虑症,信息松鼠病和懒癌是本世纪三大绝症,现代人总觉得别人什么都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就开始焦虑了,然后就各种囤积各种知识,信息,网课,但是每个人有都有懒癌,也就是拖延症,囤积了很多东西,但是迟迟没有行动。

为什么我们总是迟迟不开始行动呢?

人人都有拖延症,或是在生活上,或是在工作上,或轻或重,尤其是在一些相对麻烦和艰难的事情上,人们特别容易拖延,这其实就是人性,因为人们都害怕去承担责任,尤其是主动承担那些看上去超出能力范围或者没有利益的责任。有人说你要给每件事情设上时间限制,但是这其实不能解决拖延的问题,我们一定会拖到最后一刻的,有时间限制只能解决按时间交付的问题,不能解决拖延的问题。因为畏难情绪和追求舒适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只能想办法让自己尽可能减少拖延症的发作几率。

跟养成良好习惯,反腐败,治酒驾一样,不能只依靠良好的愿望和理念的宣贯,,而是要靠制度建设,靠奖惩机制,战胜拖延症,也要有一个好的机制。

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机制呢?

我们来看看,那些让人上瘾的游戏和互联网App,比如王者农药和微信,他们是如何做到让我们上瘾的,其实他们都是充分研究了人性,遵循上瘾模型来设计的。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上瘾模型

上瘾模型.jpg

上瘾模型把从行为的上瘾过程中提炼出了上瘾的四大要素:

所以说酬赏的关键在于多变!

诚然,坚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但是上瘾模型恰恰是利用了这种对沉没成本的不舍,让你坚持下去。

事实证明,上瘾模型是一个极其有效的行为管理模型,利用上瘾模型的原理设计出来的工具是可以让你不知不觉就上瘾的,看看满大街的低头族就知道了。

上瘾的战拖机制

人生就像是在大海上航行,去探索未知,在我们畅想未来,制定计划的时候,人生这艘航船总是由大脑中理性自我掌舵,这个时候我们意气风发,迎难而上,驶向新大陆;但是我们大脑中还是一个贪图享乐,畏惧困难的感性自我,总是想抢过舵轮,绕开困难,带我们去享受各种海岛风情。

每一次,我们在选择是学习还是刷手机,是背单词还是看抖音,是看片子还是写论文时,都是理性的自我和感性的自我在战斗,多数时候感性的你都能获胜,而理性的你想获胜不但要激发动力,还要动用那可怜的意志力。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设计一个方案来增强理智舵手的战斗力,削弱享乐主义的迷惑性呢?

参考上瘾模型,我们应该设立一个相对比较小的目标,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个行动进行量化考核,每次我们进行了正向的选择,选择了理性的舵手,我们就给自己标上一个 ★,然后我们去进行正向行动,当我们选择了感性的自我,就给感性的我加上一个★,然后去享受吧。到了期末我们进行结算,看看多少次理智获胜,多少次享受获胜。

举个冰栗子

任务目标:每周跑步三次,每次5公里,可以用游泳1小时代替这是我的健身目标啊

周期:一个月

得分

☺ ★★★★★

〠 ★★

奖惩机制

每次理智获胜,给理智画一颗星,奖励给我的梦想储蓄罐增加20元基金,如果享乐主义的感性赢了,那就给感性自我画一个星,从梦想储蓄罐扣除10元基金,每当你准备给感性自我画一个星星再去爽的时候,有可能你就会放弃享乐,去做正事儿了,所以一定要先画星星再去爽。

如果我保持每3次赢两次的节奏,一个月下来12次我大概赢8次,输4次,我就能存下120块钱,一年下来我可以存在1440,然后我还跑了大概快500公里,如果我能提升到每月赢10次输2次,那我大概可以存下2000来块,跑600公里,看,多么好玩的游戏,又能锻炼,又能存钱,还能知道自己的理智多少次输给了享乐

通过游戏直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多少次被打败,多少次坚持下来

通过游戏延迟满足自己的需求,付出了劳动和坚持的收获总是特别甘美

如果一家人一起做,这个游戏能带给孩子的一个很好的家庭习惯教育,对孩子会有很积极的影响,我家那个三年级的女儿通过这个游戏已经从不叠被子,不想背单词,不想练琴,不想运动,变成了每天早起自己叠被子,主动背单词,主动练琴,偶尔参与家务劳动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