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笔记 | 连中国:文言文学习的文化价值探析

2020-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Anatasia在路上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重点亦是难点。连中国指出:文言文学习是中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文言文的学习是传承与理解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实现途径与落实方式。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说,文言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三种文化价值—— 语言价值、人文价值、借鉴价值。[1]

他以统编版初中教材《卖油翁》一文为例,探讨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最让我受启发的是关于课文结尾的解读:

“康肃笑而遣之。”不恼反“笑”,老人质朴的高度,爽朗的大气,定然是折服了康肃公。“笑”,是理解,是包容,是大度,是通达,是了悟,是大师风度……到此处,文章戛然而止,但余味无穷。我们由语言会想到人物,由人物会想到作者,由人物与作者会想到整个大宋的文化特征。语言与文化自然地融为一体,难以拆解。[1]

由语言想到人物,由人物想到作者,由人物与作者想到整个大宋的文化特征。这给我的文本分析提供了全新的角度。我之前也上过这一课,但从没有站在整个时代文化特征的高度来解读文章,因此,对于“笑而遣”的理解,仅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到大宋文化特征的深度。而市面上的参考书,多半将“笑”解读为“惭愧”“自嘲”等。

连中国在文中提出,​文化史即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精神史与思想史。在文化衍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无数的“创造者”将自己心灵的闪动、精神的追求与思想的探寻,借助于这里自然的地理、气候、历史、经济、政治条件,得以自觉的表达。这种表达自觉的程度与深度,构成了此种文化的高度与成就。一部文化史中所展现出来的心灵史、精神史、思想史构成了对于现代人,特别是对中学生至关重要的人文成长价值。这对中学生的心灵发育、精神成长与思维构建具有深刻的启迪性意义,是课堂教学宝贵的课程资源。从现实中某个具体的人与处在古代的某个时空之下的人的美学追求与思想表达产生深切共鸣的那一刻起,“人”就会影响“人”,教育于此便得以内在而真实地发生。“人”是被这样“影响”出来的,不是被“告诉”出来的。[1]

​他说,中国情怀要建立在现代观念与国际视野之上,这样的中国情怀才会让我们无论身处世界的哪端,都可以为我们作为中国人产生既是情感的又是理性的文化骄傲。[1]

​顾之川先生就主张要用现代世界的眼光审视中华传统文化,他说:“毋庸置疑,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今天要继承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确属‘优秀’的部分。”[2]

[1]连中国·文言文学习的文化价值探析[J]·中学语文教学,2020(11).

[2]顾之川.顾之川语文教育新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6:20.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