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3
阴符经
---道教经典
《阴符经》全文:
阴符经
(旧题黄帝撰)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黄帝阴符经》注一
[唐] 李筌
神仙抱一演道章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注:黄帝得贼命之机,白日上升。殷周得贼神之验,以小灭大。管仲得贼时之信,九合诸侯。范蠡得贼物之急,而霸南越。张良得贼功之恩,而败强楚。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注:人因五味而生、五味而死。五味各有所主,顺之则相生,逆之则相胜。久之则积气薰蒸、人腐五脏,殆至灭亡。后人所以不能终其天年者,以其生生之厚矣。是以至道淡然,胎息无味。神仙之术百数,其要在抱一守中。少女之术百数,其要在还精采气。金丹之数百数,其要在神水华池。治国之术百数,其要在清静自化。用兵之术百数,其要在奇正权谋。此五事者,卷之藏于心、隐于神;施之弥于天、给于地。宇宙瞬息,可在人之手;万物荣枯,可生人之身。黄帝得之,先固三宫,后治万国,鼎成而驭龙上升于天也。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注:大荒大乱,兵水旱蝗,是天杀机也。虞舜陶甄,夏禹拯骸,殷系夏台,周囚羑里,汉祖亭长,魏武乞丐,俱非王者之位,乘天杀之机也,起陆而帝。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权臣擅威,百姓思乱,人杀机也。成汤放桀,周武伐纣,项籍斩嬴婴,魏废刘协,是乘人杀之机也。覆贵为贱,反贱为贵,有若天地反覆,天人之机合发,成败之理宜然。万变千化,圣人因之而定基业也。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注:中欲不出,谓之启;外邪不入,谓之闭。内启,是其机也。难知如阴,不动如山。巧拙之性,使人无闲而得窥也。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注:两叶掩目,不见泰山;双豆塞耳,不闻雷霆;一椒掠舌,不能立言。九窍皆邪,不足以察机变。其在三者,神心志也。机动未朕,神以随之。机兆将成,心以图之。机发事行,志以断之。其机动也,与阳同其波。五岳不能镇其隅,四渎不能界其维。其机静也,与阴同其德。智士不能运其荣,深间不能窥其谋,天地不能夺其时,而况于人乎!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注:火生于木,火发而木焚;奸生于国,奸成而国灭。木中藏火,火始于无形,国中藏奸,奸始于无象。非至圣不能修身炼行,使奸火之不发。夫国有无军之兵,无灾之祸矣。以箕子逃而缚裘牧,商容囚而蹇叔哭。
富国安民演法章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注:天地与万物生成,盗万物以衰老;万物与人之服御,盗人以骄奢;人与万物之上器,盗万物以毁败。皆自然而往。三盗各得其宜,三才递安其任。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
注:人皆有圣,人不贵圣人之愚。既睹其圣,又察其愚,复睹其圣。故《书》曰:专用聪明,则事不成;专用晦昧,则事皆悖。一明一晦,众之所载。伊尹酒保,太公屠牛,管仲作革,百里奚卖粥,当衰乱之时,人皆谓之不神。及乎逢成汤,遭文王,遇齐桓,值秦穆,道济生灵,功格宇宙,人皆谓之至神。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注:季主凌夷,天下莫见凌夷之机,而莫能知凌夷之源。霸王开国之机,而莫能知开国之机,而莫能知开国之源。君子得其机,应天顺人,乃固其躬。小人得其机,烦兵黩武,乃轻其命。《易》曰: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又曰知机,其神乎。机者易见而难知,见近知远。
强兵战胜演术章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注:人之耳目,皆分于心而竟于神。心分则机不精,神竟则机不微。是以师旷薰目而聪耳,离朱漆耳而明目。任一源之利,而反用师于心,举事发机,十全成也。退思三反,经昼历夜,思而后行,举事发机,万全成也。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
注:为天下机者,莫近乎心目。心能发见,目能见机。秦始皇东游会稽,项羽目见其机,心生于物,谓项良曰:彼可取而代之。晋师毕至于淮淝,苻坚曰:见其机,心死于物,谓苻融曰:彼强敌也,胡为少耶。则知生死之心在乎物,成败之机见于目焉。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注:天心无恩,万物有心,归恩于天。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注:乐则奢余,静则贞廉。性余则神浊,性廉则神清。神者智之源,神清则智明。智者心之府,智公则心平。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澄水。以其清且平,神清意平,乃能形物之情。夫圣人者,不淫于至乐,不安于至静,能栖神静乐之间,谓之守中。如此施利不能诱,声色不能荡;辩士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惧。见祸于重开之外,虑患于杳冥之内。天且不违,而况于兵之诡道者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注:天道曲成万物,而不遗椿菌鹏鷃。巨细修短,各得其所,至私也。云行雨施,雷电霜霓,生杀之均,至公也。圣人则天法地,养万民,察劳苦,至私也;行正令,施法象,至公也。孙武曰:视卒如爱子,可以俱死;视卒如婴儿,可与之赴深溪。爱而不能令,譬若骄子。是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禽之制在气。
注:玄龟食蟒,鹯隼击鹄,黄腰啖虎,飞鼠断猿,蜍蛭哜鱼,狼犿啮鹤,余甘柔金,河车服之。无穷化玉,雄黄变铁。有不灰之木、浮水之石。夫禽兽木石得其气,尚能以小制大,况英雄得其气,而不能净寰海而御宇宙也。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注:谋生者,必先死而后生;习死者,必先生而后死。鹖冠子曰:不死不生,不断不成。孙武曰:投之死地而后生,致之亡地而后存。吴起曰: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恩者,害之源;害者,恩之源。吴树恩於越而害生,周立害于殷而恩生。死之与生也,恩之与害,相反纠缠也。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注:景星见,黄龙下,翔凤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扬波。日月薄蚀,五星失行,四时相错,昼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愚人以此天地文理为乱之机。文思安安,光被四表,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六府三事,无相夺伦,百谷用成,兆民用康。昏主邪臣,法令不一,重赋苛政,上下相蒙,懿戚贵臣,骄奢淫纵,酣酒嗜音,峻宇雕墙,百姓流亡,思乱怨上。我以此时物文理为理乱之机也。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胜。
注:贤哲之心,深妙难测。由巢之迹,人或窥之。至于阴变无方,自机转而不穷之,智人岂虞之。以迹度心,乃为愚者也。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入封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黄帝阴符经》注二
[唐] 张果
黄帝阴符经叙
《阴符》自黄帝有之,盖圣人体天用道之机也。《经》曰:得机者万变而愈盛,以至于王;失机者万变而愈衰,以至于亡。厥后伊吕得其末分,犹足以拯生灵,况圣人乎?其文简,其义玄。凡有先圣数家注解,互相隐显。后学难精,虽有所主者,若登天无阶耳。近代李筌,假托妖巫,妄为注述,徒参人事,殊紊至源。不惭窥管之微,辄呈酌海之见。使小人窃窥,自谓得天机也。悲哉!臣固愚昧,尝谓不然。朝愿闻道,夕死无悔。偶于道经藏中得《阴符传》,不知何代人制也。词理玄邈,如契自然。臣遂编之,附而入注。冀将来之君子,不失道旨。
黄帝阴符经
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观自然之道,无所观也。不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心深微而无所不见,故能照自然之性。性惟深微而能照,其斯谓之“阴”。执自然之行,无所执也。故不执之以手,而执之以机。机变通而无所系,故能契自然之理。夫惟变通而能契,斯谓之“符”。照之以心,契之以机,而“阴符”之义尽矣。李筌以“阴”为“暗”,“符”为“合”,以此文为序首,何昧之至也。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者,命、物、时、功、神也。传曰:圣人之理,图大而不顾其细,体瑜而不掩其瑕。故居夷则遵道布德以化之,履险则用权发机以拯之。务在匡天地,谋在济人伦。于是用大义除天下之害,用大仁兴天下之利,用至正措天下之枉,用至公平天下之私,故反
度人妙经》全文:
元 始 無 量 度 人 上 品 妙 經
道言:
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元始天尊,当说是经。周回十过,以召十方,始当诣座。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数众,乘空而来。飞云丹霄,绿舆琼轮,羽盖垂荫。流精玉光,五色郁勃,洞焕太空。七日七夜。诸天日月,星宿璇玑,玉衡停轮,神风静默,山海藏云,天无浮翳,四气朗清。一国地土,山川林木,缅平一等,无复高下,土皆做碧玉,无有异色。众真侍座,元始天尊,悬座空浮于五色狮子之上。
说经一遍,诸天大圣同时称善,是时一国男女聋病,耳皆开聪。
说经二遍,盲者目明。
说经三遍,喑者能言。
说经四遍,跛疴积逮,皆能起行。
说经五遍,久病痼疾,一时复形。
说经六遍,白发反黑,齿落更生。
说经七遍,老者反壮,少者皆强。
说经八遍,妇人怀妊,鸟兽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
说经九遍,地藏发泄,金玉露形。
说经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
是时,一国是男是女,莫不倾心,皆受护渡,咸得长生。
道言:
是时,元始天尊,
说经一遍,东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二遍,南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三遍,西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四遍,北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五遍,东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六遍,东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七遍,西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八遍,西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九遍,上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十遍,下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十遍周竟,十方无极天真大神一时同至。
一国男女,倾心归仰,来者有如细雨密雾。无鞅之众,迮国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于是元始,悬一宝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十方无极至真大神,无鞅数众,俱入宝珠之中。天人仰看,惟见勃勃,从珠口中入,既入珠口,不知所在。国人廓散,地还平正,无复欹陷。元始即于宝珠之内,说经都竟,众真监度,以授于我。当此之时,喜庆难言,法事粗悉,诸天复位,倏欻之间,寂无遗响。是时天人,遇值经法,普得济度。全其本年,无有中伤,倾土归仰,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缀,言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
经始出,教一国以道,预有志心,宗奉礼敬,皆得度世。
道言:
元始天尊,说经中所言,并是诸天上帝内名、隐韵之音,亦是魔王内讳、百灵之隐名也,非世上之常辞。上圣已成真人,通玄究微,能悉其章。
诵之十过,诸天遥唱,万帝设礼,河海静默,山岳藏云,日月停景,璇玑不行,群魔束形,鬼精灭爽,回尸起死,白骨成人。
至学之士,诵之十过,则五帝侍卫,三界稽首,魔精丧眼,鬼妖灭爽,济度垂死,绝而得生。
所以尔者学士,秽气未消,体未洞真,召制十方,威未制天,政德可伏御地祇,束缚魔灵,但却死而不能更生,轻诵此章,身则被殃,供养尊礼,门户兴隆,世世昌炽,与善因缘,万灾不干,神明护门。斯经尊妙,独步玉京,度人无量,为万道之宗,巍巍大梵,德难可胜。
道言:
凡诵是经十过,诸天齐到,亿曾万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升朱宫。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为贵人。而好学至经,功满德就,皆得神仙,飞升金阙,游宴玉京也。上学之士,修诵是经,皆即受度,飞升南宫。世人受诵,则延寿长年,后皆得作尸解之道,魂神暂灭,不经地狱,即得返形,游行太空。此经微妙,普渡无穷,一切天人,莫不受庆,无量之福,生死蒙惠,上天所宝,不传下世,至士斋金宝,效心盟天而传。轻泄漏慢,殃及九祖,长役鬼官。
侍经五帝,玉童玉女,各二十四人,营卫神文,保护受经者身。
道言:
正月长斋,诵咏是经。为上世亡魂,断地逮役,上南宫。七月长斋,诵咏是经,身得神仙,诸天书名,黄箓白简,削死上生。十月长斋,诵咏是经,为国王帝主,君臣父子,安镇国祚,保天长存,世世不绝,常为人君,安镇其方,民称太平。八节之日,诵咏是经,得为九宫真人。本命之日,诵咏是经,魂神澄正,万气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名书上天,功满德就,飞升上清。
道言:
行道之日,皆当香汤沐浴,斋戒入室,东向叩齿三十二通,上闻三十二天,心拜三十二过,闭目静思:身坐青黄白三色云气之中,内外翁冥,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狮子白鹤,罗列左右,日月照明,洞焕室内,项生圆象,光映十方,如此分明。
密咒曰:无上玄元,太上道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者,侍香玉童,传言玉女,五帝值符,值日香官,各三十二人,辟启所言,今日吉庆,长斋清堂,修行至经,无量度人,愿所启上彻,径御无上三十二天元始上帝至尊几前。
毕,引气三十二过,东向诵经。
元 始 洞 玄 灵 宝 本 章
上品妙首。十回度人。百魔隐韵。离合自然。混洞赤文。无无上真。
元始祖劫。化生诸天。开朗三景。是为天根。上气复祖。唯道为身。
五丈开廓。普殖神灵。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
无文不度。无文不生。是为大梵。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
上极无上。大罗玉清。渺渺劫仞。若存若亡。三华离便。大有妙庭。
金阙玉房。森罗净沾。大行梵气。周回十方。
中有度人不死之神。中有南极长生之君。
中有度世司马大神。中有好生韩君丈人。
中有南上司命司录。延寿益算度厄尊神。
回骸起死。无量度人。今日校录。诸天临轩。
东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南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西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北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东北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东南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西南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西北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上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下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十方至真,飞天神王,长生度世,无量大神。并乘飞云,丹舆绿辇,羽盖琼轮,骖驾朱凤,五色玄龙,建九色之节,十绝灵旛,前啸九凤,齐唱后吹,八鸾同鸣,狮子白鹤,啸歌邕邕,五老启送,群仙翼辕,亿乘万骑,浮空而来,倾光回驾,监真度生,诸天丞相,南昌上宫,韩司主录,监生大神,执箓把籍,齐到帝前,随所应度,严校诸天,普告三界,无极神乡,泉曲之府,北都罗酆,三官九署,十二河源,上解祖考,亿劫种亲,疾除罪簿,落灭恶根,不得拘留,逼合鬼群,元始符命,时刻升迁,北都寒池,部卫形魂,制魔保举,度品南宫,死魂受炼,仙化成人,生身受度,劫劫长存,随劫轮转,与天齐年,永度三途,五苦八难,超凌三界,逍遥上清,上清之天,天帝玉真,无色之境梵行。
东方八天
太皇黄曾天,帝郁鉴玉明
太明玉完天,帝须阿那田
清明何童天,帝元育齐京
玄胎平育天,帝刘度内鲜
元明文举天,帝丑法轮
上明七曜摩夷天,帝恬憓延
虞无越衡天,帝正定光
太极蒙翳天,帝曲育九昌
南方八天
赤明和阳天,帝理禁上真
玄明恭华天,帝空谣丑音
耀明宗飘天,帝重光明
竺落皇笳天,帝摩夷妙辩
虚明堂曜天,帝阿加娄生
观明端靖天,帝郁密罗千
玄明恭庆天,帝龙罗菩提
太焕极瑶天,帝宛离无延
西方八天
元载孔升天,帝开真定光
太安皇崖天,帝婆罗阿贪
显定极风天,帝招真童
始皇孝芒天帝,萨罗娄王
太皇翁重浮容天,帝闵巴狂
无思江由天,帝明梵光
上楪阮乐天,帝勃勃蓝
无极昙誓天,帝飘弩穹隆
北方八天
皓庭霄度天,帝慧觉昏
渊通元洞天,帝梵行观生
太文翰宠妙成天,帝那育丑瑛
太素秀乐禁上天,帝龙罗觉长
太虚无上常容天,帝总监鬼神
太虚玉隆腾圣天,帝眇眇行元
龙变梵度天,帝运上玄玄
太极平育贾弈天,帝大择法门
三十二天。三十二帝。诸天隐讳。诸天隐名。天中空洞。自然灵章。
诸天隐韵。天中之音。天中之尊。天中之神。天中大魔。天中之灵。
九和十合。变化上清。无量之奥。深不可详。敷落神真。普度天人。
今日欣庆。受度历关。
诸天请灭三恶,斩绝地根,飞度五户,名列太玄,魔王监举,无拘天门。东斗主算,西斗记名,北斗落死,南斗上升,中斗大魁,总监众灵。青帝护魂,白帝侍魄,赤帝养气,黑帝通血,黄帝中主,万神无越。
青天魔王,巴元丑伯。赤天魔王,负天担石。白天魔王,反山六目。黑天魔王,监丑朗馥。黄天魔王,横天担刃。五帝大魔,万神之宗。飞行鼓从,总领鬼兵,麾幢鼓节,游观太空,自号赫奕,诸天齐功。
上天度人,严摄北酆,神公受命,普扫不祥,八威吐毒,猛马四张,天丁前驱,大帅仗旛,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敢有干试,拒遏上真,金钺前戮,巨天后刑,屠割鬼爽,风火无停,千千截首,万万翦形,魔无干犯,鬼无祅精。
三官北酆,明检鬼营,不得容隐,金马驿程,普告无穷,万神咸听,三界五帝,列言上清。
元洞玉历,龙汉延康,渺渺亿劫,浑沌之中,上无复色,下无复渊,风泽洞虚,金刚乘天,天上天下,无幽无冥,无形无影,无极无穷,溟涬大梵,寥廓无光,赤明开图,运度自然,元始安镇,敷落五篇,赤书玉字,八威龙文,保制劫运,使天长存,梵气弥罗,万梵开张,元纲流演,三十二天,轮转无色,周回十方,旋斗历箕,回度五常,三十五分,总气上元,八景冥合,气入玄玄,玄中太皇,上帝高真,泛景太霞,啸咏洞章
《清静经》全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清静经全文”结束,《清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