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从学习《好好学习》开始!「1」
1.
好好学习!多多看书!
在看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本书之前,我还不知道有这样一种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尽管我在很多时候,总是隐隐地感觉到,有所谓的更“快捷”的手段,但往往因为缺乏对于过程的关注,错失了很多提升自我的机会。
《好好学习》和采铜的《精进》,是两本可以一起阅读的书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精进》涉及的面更广,囊括时间管理、行动、以及选择等几大部分,为此我写了8篇书评。
《好好学习》这本书呢,我觉得可以写得更多。因为看完一遍,我还得再看一遍才行。
这还不仅仅是再看一遍的问题,我还想把书中多次提到的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读一读。
除了《穷查理宝典》,《第五项修炼》、《系统之美》、《影响力》、《学习之道》、《黑天鹅》、《乌合之众》、《异类》、《精力管理》等,这些成甲书中提到的书籍,我也都想通读一下。
2.
核心观点:临界知识。
这本书,是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籍。
其中最鲜明的一个概念就是:临界知识。
这本书,最鲜明的一个特色,就是让你知道,我们生活中解决事情所需要的知识,往往不仅仅来源于一个学科,而更多的是各种知识的综合。
学习和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势在必行。
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但都是一个个零碎的点,无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更无法有效地指导我们行动。
而更多的我们所谓的知识,不过是信息而已。
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罗辑思维的罗胖,也提到过类似的观点。他创建的【得到】app,就是旨在筛选更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我们看了再多的信息,不思考,更不去行动,那些信息也便没有意义。甚至有的时候,因为信息过多,还会干扰我们做出判断。
所以,在当今这个信息如潮涌的时代,我们难的不再是获取信息,而是对信息的处理。
《好好学习》这本书,最珍贵的就是书中提到的普世智慧,用成甲的定义就是——临界知识。
书中做出了相关的定义:
像牛顿第二定律F=ma这样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称为“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很多我们以前都学过。甚至初中高中的教材,就明明白白地写着。
可是,我们不会用……
3.
临界知识触发的关于写作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现在的生活内容,多是围绕着读书和写作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一些微妙的变化。
3-1
写作,触发学习能力。
-
我学会了观察。
这一点,看似可笑。仿佛人人都会观察,而你不会观察,就是傻瓜。
我以前就这么想。那时候,满心里都是自负,文章写得不够好,一定和观察没有关系。我观察能力很好的。
后来,我写了一个系列的文章和哥哥的恩爱日常,现在依然阶段性地更新,通过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小事儿,我发现了先生身上,很多原来我没有发现的品质。通过那些点滴小事的观察,我感受到了细节的重要。 -
我学会了修改。
从前,不太懂得文章修改的意义。写出来的文章,怎么看怎么好,几乎不会从更大的格局去评判自己的文章。
可是现在,写得久了就会发现,一篇文章,主题很重要。旁逸斜出的枝杈要舍得修剪,不然会干扰整体。
这也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道理,但未经实践之前,很难懂得取舍。
修改文章,不仅仅是修改错别字,更重要的还有立意和布局。 -
我学会了反思。
如果你觉得生活太糟糕,那就写作吧。
再没有比写作更好的反思方式了。《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就如此,他每天都会进行反思,不仅反思事情的结果,还反思事情的过程和原因。
往往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经过反思,也格外有深意。越反思,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就越透彻。
优秀的人士,总会比别人更能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不仅需要大量的阅历,更需要一种底层思维的智慧。
这也是“临界知识”给我的启发。有时候,你不反思,就会错过那些关键的时刻。
3-2
写作,更清晰地看世界。
记录,让人能够看到自己的变化。
这也是《好好学习》这本书中,我很赞同的一个观点。
我们的改变,往往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反馈。
在写作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自己文章的阅读量和喜欢数,以及关注者数量,我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记录,让我更清晰地了解:什么样的文章更让人喜欢。而我自己,也会扪心自问,哪些文章,我可以写得更好。
通过对这种现象背后本质的思考,我变得更加沉着。一篇爆文引发的思考
** 不因一篇文章火爆而大喜,也不因一篇佳作被冷落而悲伤。**
我要做的,就是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努力的价值。
通过写作,心中一个又一个概念,逐步清晰,你对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律越熟悉,就越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3-3
写作,专精下去,路很宽。
在写书评这件事情上,原来的我只是就书论书。一个书评,简简单单的就是一本书大概内容的概括,缺乏独立思考和评判。
现在,对于故事性、文学性的书籍评论,我可以运用我在心理学中学到的分析方法去分析人物的行为。这一点,我在之前的书评中应用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here !
那么,心理学就是我们写书评能够运用的底层规律,那些知识就是更为关键的临界知识。
除了心理学,历史也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启发。
我有一句口头禅: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我们总是容易忘记。
如果,文学作品的解读,仅仅就事论事,那么对我们的启发不会很大。
但纵横古今,我们就会发现某些事件的普遍性。这种普遍存在的人生道理,就是我们在此需要总结的底层规律。
目前,我接触到的书籍中,写的最好的文学作品分析的书籍就是《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托马斯·福斯特笔触幽默,又颇为深刻地剖析文学作品中,那些重要的规律。
你若总是读不懂小说,那你应该看看这一本。
4.
小结:
所有的这些更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我们掌握并运用的越多,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就越深刻,整个知识体系,也越能够得以更为完善地建立。
我们掌握了临界知识,就仿佛掌握了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站在更高处,去思考问题。岂有不深邃的道理?
常有这样一句话: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不过就是对信息不加思考,才怪罪人生无常的借口罢了。
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好好学习从学习《好好学习》开始。这是《好好学习》触发的第一篇思考。
期待你持续的关注!
文|升腾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