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宋韵宋瓷文明唐风宋韵

宋徽宗与汝瓷的倾心相遇,竟然是在一个梦里

2018-05-25  本文已影响91人  夫物盏集

宋瓷,引领千年的审美

1

诸多颜色中,徽宗独爱青色,这是修道之人钟爱之色。

然而环顾四周的陈设,却处处可见定窑白瓷的身影。

周身的釉色白地太过扎眼,不见一丝含蓄内敛,这样的器物在崇尚素淡沉静之美的徽宗来看,自是百般不适,还是换掉为好。

取而代之的是何种器物呢? 为此,徽宗深思良久,一直没有想到佳品。

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一天夜里,徽宗在榻上沉沉睡去,竟做了一个梦,梦到雨过天晴时分的天空,那颜色难以形容,美到至极。

梦中的徽宗大喜过望,醒来就命人烧造一种瓷器,釉色指定就要梦中所见“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颜色。

钦差接过圣旨,翻身上马,直奔汝州而去。

2

钦差带着皇帝的旨意快马加鞭,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窑厂多年的宁静。

面对皇帝极高的要求,窑工在战战兢兢中开始着手烧制,从瓷土的选择到釉料的配方再到火候的掌控都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从早到晚,他们齐聚在窑厂里,用尽各种方法调配釉料。精心烧制出的坯胎一批批从窑炉里取出,它们静静地等待着窑工的巧手施以美丽的釉色。

只是这釉料的调配却如一个不可知的秘密,它考验着窑工们的耐心和创造力,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

它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才摸出最后的门道。

每逢开窑的日子,是窑工们最揪心的时刻,取出的瓷器总不遂心如意。

3

探索仍在继续,这一天,盼望已久的奇迹终于发生了。

一名窑工在调配釉料时,突发奇想,将一种特殊的粉末掺杂其中,仔细搅匀,然后随手取来一只素胎,细细粉刷。

他盯着手中的瓷胎,看着釉料从瓶口流向瓶底,满眼都是渴盼的目光,内心万分忐忑,难以平静。又是一次新的尝试,成败与否,在此一举。

从窑门封上的那一刻起,他和工友们无一不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终于迎来了开窑的时刻。

当烧好的瓷瓶出现在眼前的那一刹那,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吃惊不已! 阳光下,瓷瓶质美蕴蓄,青雅素静,光泽柔和,富有水色。

“雨过天晴云破处”,没错! 这就是圣上梦中所见的天青色! 苦苦的追寻,如今终于有了结果,窑工们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窑工到底加了什么釉料进去? 竟能烧出如此这般绝美的汝瓷?

据宋朝杜绾所撰《云林石谱》记载,汝州的临汝、宝丰一带盛产玛瑙,晶莹剔透,色彩斑斓,研成粉末加入釉料中,可产生特殊的色泽。

这就是天青色的由来。

4

消息传至京城,徽宗大喜过望,茶饭不思,只等汝瓷运抵宫中,一饱眼福。

那份痴狂相比于写字作画不减半分。

初夏的四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雨过晴和,万物空明,千年前的延福宫里,一袭道袍的徽宗手捧汝瓷静心赏玩,如痴如醉。

汝瓷的造型庄重大方、古朴典雅,浑然天成、返璞归真。徽宗向来不喜繁复,凝视眼前的汝瓷,曲线流畅,几无纹饰,不用过多的雕琢以哗众,也无妖艳的彩绘以媚人,正适合徽宗追求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怎么端详都觉得会心如意。

再看那种色,光泽柔和、纯净如玉、富有水色,可谓是“汁水莹泽,含水欲滴,釉如膏脂之溶而不流,其釉厚而声如馨,明亮而不刺目”。

在宋徽宗的眼中,汝瓷不是陈设物,也非日用品,而是冠绝一时的艺术精品,欣赏汝瓷便是一种美的享受。

摄人心魄的一抹天青,宛如一泓春水在眼前汨汨而流,他沉浸在这静美深幽中,心鹜八极,神思千里,心神宁静。

天地间,一片澄明空灵,他多想不问世事,不管春秋,只与这人间至美相伴终老,一生逍遥,山高水长。


宋人茶事,由盏开始。

文章由【夫物盏集】整理发布,专注于建盏、宋瓷、宋代历史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