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地不满但却不抱怨,带着欢乐、喜悦和爱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ThinkOnTheseThings),克里希那穆提(印度)“人一定要彻底地不满,但是却不抱怨,而是带着欢乐,喜悦和爱。”
文|拉撒他
失意的日子看到这本书名《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决定拿起来看一看再想一想。没想到作者是印度大名鼎鼎的哲学大师克里希那穆提 J.Krishnamurti。
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始终强调自我觉察、了解自我局限以及反对权威。正如他的回答:
“你们已经习惯于听从权威的话,你们以为依赖某个权威,就能得到心灵的解脱,你们希望靠另外一个人的神力帮你们得到永恒的快乐,因此你们所有的人生观都奠基在这个权威的身上。
这本《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里,充满了灵性的金句,摘录三个当下有所触动和反思的面向:
1. 关于教育:如果心中有爱,就不需要规范
“你知道如果我们在幼年时便接受正确的教育,它就会带给我们一种完全没有冲突的境界,不论是外在或内心都一样,然后你就不需要规范或限制,因为你是以自己整个身心在完全地、自由地做一件事。只有当冲突产生时,规范才会产生。”
我们是否能在幼年时就得到一份完整的安全感,一种仿佛在家的感觉,因而在你的内心中完全没有必要变成这样或那样的挣扎。一旦你有了内心的挣扎,你就会有冲突,为了克服冲突,就必须有规范。
学生时代对于威权制度的条条框框有着本能的排斥,更讨厌那句“无规矩,不成方圆”。
为什么我们只能被塑造出方或圆,就不能自由成长成想要的形状?
后来当了老师,自然也不希望束缚孩子的自由,成为那个讨厌的大人,但无class rule难免课堂失序,就如克所说,一个有爱的人是不会任性和为所欲为的,只有爱能使你的行为正当。但如果没有达到合一与统一的境界,就必须有规范,但是规范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它不能导向自由。
2. 关于喜悦:你知道喜悦是什么吗?
青年时期的克里希那穆提在这个快乐成本很高的时代,极少数人能直接深入于你的脸孔且面对微笑,要体会一种由衷地却又没由来的喜悦,谈何容易。
你知道喜悦是什么吗?它就是欢笑,对万事万物都感觉快乐,没有任何原因的快乐,同时能感受生活的喜悦,也能直接深入于另一张脸孔,而没有一点恐惧。
想到蒋方舟在《快乐不靠发药丸》说的,中国人要寻回快乐,必先得先寻回“我”,再寻回“自由”。有了这两个装备,才能踏上回溯快乐的征程。
3. 关于不满
市面上关于“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套理论十分盛行。很长一段时间,我告诉自己要活在不抱怨的世界,然后就必须先“接受”一切,“接受”即消除不满,或者根本不会再产生不满,情绪是四平八稳了,但现实状况一如既往,直到看到克里希那穆提这段话:“人一定要彻底地不满,但是却不抱怨,而是带着欢乐,喜悦和爱。”
圖|Pinterest“如果你能从年轻时就革新,在你年长时,还能保持你的不满,并带着喜悦的活力及深挚的情感,那么你不满的火焰就会带来不寻常的意义,因为它会累积,它会创造,它会为你的生命带来新的东西。为了达到目的,你必须有完善的教育,这不只是准备考试或向成功的目标迈进,而是帮助你思考并且给你空间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