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规则的置信度之惑
不少人(姑且如此假定)也许会默认,逻辑规则是我们在进行理性思考时,所必须遵循的底线(对此本人表示同意)。
但是,为什么我们「应当」(或「实际上」)这么认为?或者说,假定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到底「有无」对应的辩护意见呢?
一般认为:我们不能通过援引某项规则(体系)「自身」,来对其正当性(合理性)进行辩护。
那么,假定我们能够为逻辑规则(体系)的正当性(合理性)给出辩护意见的话,应当依据何种规则(体系)来检定其论证的「有效性」?
对此,个人的浅薄思考(仅仅为思路的梳理)如下,仅供抛砖引玉之用:)
1.逻辑规则似乎带有某种「伦理属性」,或「涉及价值判断」。即,它总是要求我们在推理的时候,「应当」如何做,否则对应的推理就是「无效」的。然而,这类逻辑规则的效力,又来自于何方的授权呢?还是说,其有点类似于欧几里德几何当中的无须辩护的「公设」呢?饶是如此,个人感觉逻辑规则的属性,也许非常类似于伦理规则。
2.如果我们要作出一个大家都能够理解的论证,那么我们无疑要遵循逻辑规则来给出高效度的推理;若果我们遵循逻辑规则来给出高效度的推理,那么我们实际上是在援引逻辑规则自身,来试图论证其合法性。这岂非两难?
3. 此外,个人相信:逻辑规则的建构过程,似乎有有点类似科学理论的建构过程。即,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如果遵循规则X,那么前提(实然命题)为真的时候,结论为假的情况是没有被观察到的。而我们每新观察到一次依据规则X,总能伴随着前提为真且结论为真的情况下,我们对规则X作为一项合法的逻辑规则的「置信度」会上升。但是,我们没有观察到基于规则X会得出结论不为真的情形,并不能当然地证明必然不会出现例外情形——说到底,这不过是一类非完全归纳而已。
那么,我们为什么应当信任逻辑规则?
目前为止,个人比较倾向于认同简书用户「你看得见我」先生的观点:
我们其实没有能力“完全相信”任何事情,我们甚至也不会去相信逻辑规则,我们直接使用它。更多时候,演绎推理只是同义反复。而非演绎推理的有效性,我认为来自演化赋予的大脑硬件。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说逻辑,是指非演绎的推理。非演绎推理的有效性,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我倾向于认为人类的大脑给了人类一套贝叶斯概率的思考模式,我们基于贝叶斯概率来“猜测”,而这种猜测往往是准确的。这种可靠性来源于生物演化。
以上,权作读书笔记,欢迎诸君参与讨论。
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