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35.棕榈花

2020-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是非曲直99

棕榈花,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H.Wendl.的花蕾及花。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具有止血,止泻,活血,散结之功效。常用于血崩,带下,肠风,泻痢,瘰疬。

中文学名:棕榈花

别称:棕榈木子、棕笋

入药部位:花蕾及花。

性味:味苦、涩,性平。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止血,止泻,活血,散结。

主治

血崩,带下,肠风,泻痢,瘰疬。

相关配伍

1、治痔漏浓血不止:棕榈花晒干为末,空心米饮调下三钱。(《古今医统》)

2、避孕:月经期内取(棕榈)花6-10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3-6g。外用:适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

《本草拾遗》:“初生子戟人喉,未可轻服。”

采集加工

4-5月花将开或刚开放时连序采收,晒干

生长环境

栽培或野生;生于村边、庭园、田边、丘陵或山地。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

药理作用

兴奋子宫的作用。

相关论述

1、《现代实用中药》:“用于高血压症,有预防脑溢血之功。”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血崩,肠风,痢血,瘰疬。”

3、《全国中草药汇编》:“降血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