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喜欢编故事

2024-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安然如你

我认识一个女孩儿,就叫她萌萌吧。今年29岁,单身。她是一个湘妹子,长相清甜可人,自己在深圳开了一间工作室,主做平面设计。虽然暂时没赚什么大钱,但也有了几个稳定的客户,养活自己绰绰有余,关键胜在相对自由,不用看老板脸色,不用风里来雨里去地打卡上班,目前的生活可谓是啥也不缺,只除了爱情。

萌萌的初恋,是一个深圳人,在香港读研,性格成熟稳重。两人交往之初,你侬我侬,如胶似漆,很是甜蜜。因为是异地恋,两人平时的联系就靠打电话,发信息,以及网络聊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进入了平淡期。初恋男友也和大多数男人一样,不再像最初时那样,有信必回,有时候电话也联系不上,又不能经常见面,这让萌萌非常不满,她认为初恋男友对这份感情不够投入,对她的爱不够深。

于是,两人开始不断争吵,男友受不了萌萌强烈的控制欲,萌萌受不了男友的日渐平静,最后,吵着吵着,就散了。

萌萌的第二段恋爱,持续了几年,满以为他们会修成正果,可没想到,最终也是以分手告终。

如今,萌萌依然是一个人,她不明白,为什么像她这么优秀的女孩儿,就得不到一份长久稳定的爱,她对感情的认真与执着,难道错了吗?

作为朋友,萌萌对我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她的恋爱过程,我发现,萌萌感情不顺利的原因,就在于她与恋人间的深度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之一,萌萌喜欢编故事。

某一天,萌萌给初恋男友发了几条短信,他都没有回复,打电话也没接。萌萌就开始在脑子里编故事了:“他是不是在和别的姑娘聊天?他现在一点都不爱我了。”故事编到这里,萌萌越想越生气,越想越伤心,止不住地哭了起来。

在《深度关系》一书中,作者指出,“人们有一种倾向,会编造一些故事来解释某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

在深度关系中,编故事是一种不利于双方关系发展的行为,这是因为,一旦我们编了故事,就很容易做出归因。

比如,萌萌编了一个“男朋友跟别的姑娘聊天”的故事,很快就变成“他不再爱我了”。于是,萌萌就会草率地给对方贴上标签,“他不爱我了”就可能会变成“背叛”。

从编故事到做出归因,再到贴标签,这近乎是一种自动化的倾向,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倾向呢?

第一种方法是反思自己的想法,问问自己,对方究竟做了什么让自己感到困扰。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我们编故事的倾向来找出一个积极的解释。比如,萌萌可以编出另一个故事——男友因忙于工作而没回复我的短信,而忙工作是为了早点完工,以便于挤出时间来和我团聚……

第三种方法是直接说出你正在做的事:“亲爱的,你不及时回复信息让我感到很失落,这让我编了一个你不再爱我的故事。很抱歉,这对于你来说并不公平。我也不想这样编故事,那么请你告诉我,你究竟是为什么不及时回复我的短信呢?”——你承认了这些是你的故事,而不是确定的事实。当然,这种方法只有在你的故事可能有误的情况下才有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