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晚安(一)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中师生!
一大早来到学校,情绪被小学部群里的一条信息立刻影响了,就像这淅淅沥沥不停地下着的雨。我的母校,扬州师范学校,在今年夏天将正式拆除。那里有我满满的青春,那里有我满满的回忆。而从此,我将成为流浪的游子。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 ——辛夷坞《致青春》
当赵薇的《致青春》席卷整个中国的时候,我却已经失去了青春,我只能对她说:青春晚安!因为当我开始回忆自己青春的时候,我已经老去了!留下这些文字,并不全是我的经历,但有我的影子,谨以此纪念我、我们那些逝去的青春。(友情提醒:只是小说,切勿对号入座)
【青春开始】
公元前1993年9月,在经历了那个漫长的暑假之后,我背着一个粗陋的帆布口袋,带着几件换洗衣服就来到了“扬城师范学校”。回忆刚刚过去的暑假,真是太漫长了,之前放弃了保送进当地最好的高中的机会,就为了能上师范,因为了师范,就不需要缴纳太多的费用了,对于我这样的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钱真是万能的,它直接决定了我的命运。而那一年的录取通知书实在来得是太迟了,差点在假期中就随着舅舅去上海学做理发了,舅舅经常在我耳根前谈他的事业:虽是毫末之劳,却是顶上功夫,然后咂一口唾沫,理发这行,敢叫皇帝低头。每一次看见他洋洋自得的样子,我都会想:舅舅不是敢叫皇帝低头,肯定是曾经扭下过某个皇帝的头。
在母亲四处拼凑齐了300元的费用后,我站在了学校门前,心情是无比激动的,早已忘却了跋涉了三个小时后带来的疲惫。赵朴初题写的校名,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到处亭台楼阁,飞翼凌空,跟我之前的中小学那种茅草砖瓦的房子相比,那就是进了皇宫了,至少也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了。
门口的大幅标语“欢迎您,未来的人类工程师!”让我热血澎湃,暗下决心:“今天从这里进去的是一个几乎一无所知的农村孩子,三年后从这走出来的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当时是这样想的,但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才知道岁月是跟我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其实,明天的事情谁又能知道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8234901/b128694e492d356f.jpg)
办理完入学手续 ,很简单,拿着学校发的被套床单,碗瓢瓶盆,由一个高一届的校友带入到了我的寝室“210”,已经有同学先进来了,正在忙着整理床铺。隆重介绍一下我的室友,连同我在内,一共6位:(以下排名不分先后)自认为玉树临风潇洒异常的俊弟,长得五短三粗满脸络腮胡子却带娘娘腔的夏哥,暴躁聒噪的阿静,(一直想不明白他爸妈怎么给他起了这个名字,八竿子也打不到这个“静”字)勤奋又爱睡觉的刚子,自命清高的郑、出生富贵、满脑子老板梦的朱子和才华横溢的我。不管你愿不愿意,学校就把这六个家伙凑合在一个天地里了。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些家伙将在一起学习、生活三年,一起走过那些令人羡慕的青春。
俊弟是第一个找女朋友的人,这厮平时不声不响,找女朋友也是像搞地下工作者,放在解放战争年代,绝对可以在天津站工作。初中时候看翁美玲主演的《射雕英雄传》,发誓要娶“黄蓉”为妻,后来听说翁美玲香消玉殒,她便理智地放弃了之前伟大的空想主义,转向一个叫“王蓉”的同学谈起了恋爱,进入师范后,两人不在一个城市,但依然藕断丝连,以男女朋友相称。
郑是城市里考进师范的,城里的学生都自有一种优越感,所以郑找女朋友一定会选择那些被公认为是校花、系花,最起码是班花级别的。关于他追女孩子有这么一些传闻: 他会冒着烈烈寒风蜷缩在阴冷的草地上和约会的女孩子对着一片漆黑的冬夜看星星,第一次看完星星后,郑流了两周的鼻涕!当时的情景大概是这样子的:一对热恋的男女顶住了寒风的考验,在谈完一些无聊的话题后无聊的郑又对无聊的女人甩了一句,你冷吗?女人点头,男人立马很绅士地将自己那件厚厚的外衣脱下披在女人的身上,女人坚决不要,眼神幽幽地对男人说,你穿得那么少会感冒的!在男人微微一笑送给女人一句话后,女人便感动得紧紧抱住了他,男人说,只要你不受冻,我的心就会永远温暖!结果,在这个城市多了一句肉麻情话的同时也多了一个流鼻涕的好男人。可惜的是,两个星期的鼻涕换来的只是女人一句:我喜欢身体更棒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234901/54a17a34fd1780a8.jpg)
夏哥是一个令我特别铭记的人,从他讲第一句话,我就记住了他。一个长满络腮胡子,看上去男性荷尔蒙饱胀得快要从下面流淌出来的人,居然是讲出尖细的穿透力极强的声音,时不时的还有点兰花指。他心像娘们一样细,做事情不紧不慢,在所有人都给出赞成票之后,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210室的室长,从此,冲开水、摆齐脸盆和茶杯,放好毛巾,这些看上去鸡毛蒜皮但我们实在做不好的小事都是他给完成的,三年间,很多时候像保姆一样,却从来没领过一分钱的薪水。
刚子是来自一个后山区的,那地方贫穷,他的家境估计也不太好,所以他放假从来不回家,这样可以省点盘缠。学习特别认真,很少缺课,总想着学成去报效家乡。从第一天见到他,我就觉得他特像我一个死去的同学。我那个同学叫黄俊,母亲早逝,父亲腿疾,只能在村里的路口上给人修自行车。黄俊每天回家后都要去帮助父亲干点活儿。就在刚刚过去的暑假的某一天,一辆汽车在拐弯处撞倒了一排待修的自行车,黄俊的父亲抓住那女的驾驶员,让她给赔点。那女的叫来了男朋友,好像是个当官的,不但一分钱没陪,反而要老黄陪汽车擦痕的维修费,老黄怕事情弄大,都跪下了,黄俊也跪在那。那当官男不依不饶,非要200元,黄俊站起来,说回家去拿钱,但没有拿来钱,是一把刀,上来就砍翻了两人,一死一伤。后来被判了死刑,刚刚满十八岁,黄俊的父亲在收完孩子的尸首的第二天就喝药死了,我现在回忆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是泪如雨下,因为,黄俊曾经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一样的贫穷,但在学习上一样的优秀,我们曾经幻想过一起去外面的世界打拼,一起娶老婆,一起去大海……但他没有给我这些机会,而刚子正好就像他,所以三年来,我一直暗暗地关心他,保护他,就像对黄俊一样。
关于阿静和朱子,几乎有太多的故事,先留着。
在上了一天课后,再次走进这间寝室时,大家都已经认识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234901/aeb37f56c47beed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