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杂谈亲子教育

49天开始上早教,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早教, 到底该不该上...

2024-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栗子金闪闪

昨天下午去幼儿园接朵朵,和排在我后面的阿姨聊了会天。

阿姨:“朵朵看起来挺稳重啊,你们上过早教吗?”

我:“嗯,上过。”

阿姨:“上了多久啊?”

我:“从49天就开始去了。”

阿姨:“啊?这么早啊,看来上早教是管用啊,我们没去上过呢。”言语间充满了惊讶和遗憾。

想起朵朵上早教的经历,我想自己还是有些经验可以谈谈的。

01

其实,最开始听我说,要带朵朵去上早教的时候,队友以及婆婆家对于我的决定,评价很一致:

“完全没有必要。你也太卷了,我们小时候根本没上过什么早教,这不也好好长大了吗?”

不理解我为啥非得让孩子去。

现在想想,我带朵朵上早教的初衷有三个:

一是这家早教刚开业,就在家附近,方便。进去体验了一下以后,觉得亲子互动也比较有趣。

二是每天和婆婆两个人在家里照顾宝宝,环境又很封闭,比较无聊。觉得带孩子多接触下新环境,新鲜一下也不错。

三是第一次当妈妈,确实想为朵朵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

那时候,我们刚从青岛搬回老家,经济上并不宽裕,1万多块钱还得用信用卡分期,但我还是狠狠心报了名(第一次搞分期没整明白,整整分了36期!到现在每个月还得付64块多的利息,说多了都是泪啊,各位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搞分期啊!)。

那么小,上课都是抱着去。

去了先是躺着,家长帮忙给宝宝做操,这个时候,朵朵最喜欢盯着天花板上闪闪发亮的镜面看(实际应该看不到那么远),再有就是喜欢荡秋千。

刚开始上,我自己是充满了新鲜感和激情,无论刮风下雨,都和奶奶带着朵朵去上课,只有在孩子们感冒传染严重,或者冬天实在太冷,再就是疫情的影响,才会停。

我上班以后,工作日奶奶带着去,周末是我自己带着去。

现在回忆起来,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真没想到,我们就这么一直坚持过来,直到3岁开始上幼儿园才停下。

02

从49天到3岁,两年多时间。

早教到底给朵朵带来了什么呢?

我觉得,最显而易见的可能是这三点:

大运动发展得不错。

俗话说,三躺六坐八爬,朵朵是严格按照这个顺序长大的。满一岁开始会走,刚开始的时候,看不太出来和别的孩子有啥不一样。

直到蹦跳都满足不了她的时候,才真正和小区里的孩子有点区别:超级皮,外号丁大胆。

2岁左右,一块玩的孩子还都不会玩滑板车的时候,朵朵已经骑的飞快,奶奶在小区里追都追不上,再也不敢拿出去骑了。于是在家里,正着骑,反着骑,花样百出......

小区像梯子一样的大架子,一口气爬到顶上骑在上面,老人够也够不着,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好多次把她奶奶吓得够呛......

吊单杠一次能吊个七八秒,臂力惊人;

平衡能力不错,双手打开,可以自己走独木桥;

上早教,玩吊环,别的小朋友都是老师帮忙把腿翻过去,她自己会使劲翻过去,都不用借力;

......

总之,运动能力发展的还不错,就是大人有时候提心吊胆的。

我是坚信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发育的,所以对运动比较看重。选幼儿园也是因为他们的教学理念注重户外活动。

《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提到:

玩耍和运动有助于儿童的情绪发展,有助于改善孩子的成绩和考试分数,能让他们的认知获得最优的发展。

早教对朵朵的运动能力发展确实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毋庸置疑的。

2.听指令性很好。

这一点是去了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一对比,才凸显出来。

幼儿园上了两天的时候,老师跟我讲过一个事情:

她让孩子们自己去拿餐盘吃饭的时候,只有朵朵很自然的就跟去拿,其他小朋友都没有动的(朵朵上的是宝宝班,孩子少,大部分比她小一点)。

我听了感到很惊讶,然后和老师说,可能是从小上早教的缘故。

幼儿园和早教机构里面,孩子都比较多,这种社交场合,很多小朋友是很难安静下来听从老师指令的。

小的时候,无论是做课前热身操,还是上课中途,孩子们玩的比较嗨,老师让回到圆圈的时候,朵朵往往都处于兴奋状态,跑来跑去。很难按照老师的要求立刻安静地坐下来,等待下一步的指令。

另外,课上有规定,听到音乐才可以自由探索。2岁以后,大多数时间,朵朵能够按照这个规矩去做,但偶尔会被其他小朋友带动,玩一会儿再回。

总体来讲,能够很好地听从指令,为孩子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打下了些基础。

3.丰富了想象力

欢动课有一个环节,老师分发一些教具,教孩子们分辨颜色,软硬,高矮,胖瘦等等,还会把教具想象成各种好玩的东西,朵朵很喜欢这个环节,每次都跟着老师做的非常认真。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朵朵经常会指着某件东西,说它是XXX,具体是什么东西有点忘记了,但着实把我惊讶了一下。

就是很普通的东西,朵朵也能展开想象力,联想到可以把它当成XXX。

孩子的想象力本来就很丰富,我不知道早教有没有大的加成效果,但确定的是,肯定起到了一定程度上引导的作用。

因为我自己缺乏想象力,在家庭教育中,确实没有教过她。

4. 耐心和专注力得到了锻炼。

大约2岁左右,上课有了新规定,玩项目需要排队,朵朵因为比较听从老师的话,很快就适应了排队等待。

后来有插班进去的孩子,确实很难听从老师的指令,也没有等待的耐心,会有推人的现象。

再有,上艺术课的时候,孩子们先听老师讲故事,然后和家长一起,完成自己的作品,用到了各种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比如剪刀、固体胶,报纸、贝壳等。

在做的过程中,专注力和耐心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当然,这种手工作品在家里也能做,完全没有问题。我们自己也会在家里做,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是否有耐心和时间陪孩子,一点点地完成一个作品。

03 

早教确实给孩子带来了一些好处,但我想说的是,早教也不是万能的。

身边的家长,有得知朵朵在上早教,会有这样问的:你们去早教学到了些什么啊?

这个问题难倒我了,因为我总觉得他们好像是想问:花这么多钱,让这么小的孩子去上早教,肯定学了点什么东西(技能)吧?

我们很多成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好不容易放个假,想带孩子去外地旅游,拓展一下视野。提前做好了攻略,去哪几个地方玩,连自己都很期待这次的旅行。

结果去了以后,由于孩子不配合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定好的行程和计划通通打乱了,一切都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往往会想:好不容易出来一趟,那么贵的交通费、住宿费都花了,结果根本玩不了几个地方,这不是很吃亏嘛?

于是,更烦躁了。

实际上,这种想法完全是本末倒置了。

出去玩,本来就是为了放松,心情愉悦比什么都重要,如果非想着要把本玩回来,结果还没达到预期,那只能是自找不痛快了。

上早教也是一样。

0-3岁的孩子,本来就是在玩中探索、学习各项技能,但这种技能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某种行为上的技能,而更多是思维上的,比如记忆力、专注力、延迟满足的能力等。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了自己,更好地认识了这个世界。

所以,各位家长不要想着花了这么多钱,一定要让孩子学习我们成人眼中所谓的什么技能。

只要孩子玩地开心,那就是对TA最好的帮助和教育,作为家长,确保自己能够陪伴孩子,再就是,安全上没问题就OK了。

再者,有些家长会觉得,我们孩子胆小啊,认生啊,送去早教“锻炼”一下,让TA多接触人应该会好一些吧?

就我们的经验而言,没太大用。

孩子的认生周期,通常是在6个月-2岁之间,朵朵从什么时间开始我忘了,但一直持续了半年左右,后来慢慢的终于好起来了。

认生很严重的时候,在电梯里碰到邻居,人家看她一眼,就会哭的很厉害。

最尴尬的还是去看老人,进门一见面就哭的哇哇的。老人喜欢孩子,本想多看看孩子胖乎乎的小脸,摸一摸嫩嫩的小手。

结果朵朵根本就不让碰,我们只好离得远远地,在她的哭声中坐上一会儿,就匆忙的离开了。

上早教期间,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从小就熟悉了那边的环境,上课的时候,见到老师、孩子、甚至孩子的家长,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是只要出门,见到陌生人或者不熟悉的亲戚,那就会放声大哭。

如果父母想临时抱佛脚,想着让孩子去上早教课,多接触孩子和老师,企图让孩子迅速好起来,不是不可以,但我想,可能有点难度。

度过认生期是需要时间的,不管在哪里,家长都得有耐心,给足孩子安全感,及时地安抚,相信孩子,肯定会慢慢地好起来的。

结语:

那到底该不该上早教呢?

我的观点是:

因人而异,有条件就上,没条件就不上。

(这里说的条件,不仅仅指经济条件,还包括交通是否方便,父母的时间是否允许等等)

上了确实有好处,但绝对不是非上不可。

我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那时候哪有什么早教呢?退一万步说,即使有,物质条件也不具备。孩子们基本都是放养模式。

但我现在每每回忆起童年,脑海中就闪现出无数和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刻:

妈妈在院子里晒麦子,我躺在麦子上滚来滚去晒太阳;

爸爸妈妈在地里干活,我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刨豆虫;

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蛙鸣蝉噪的夏日夜晚去照节流龟(知了龟);

生病发烧了,妈妈背着我走很远的夜路去村子北头看医生......

现在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拼命地工作,给孩子买好吃的零食,买高端的玩具,报名各种兴趣班......

眼看着,物质条件是好了,但牺牲了时间,陪伴孩子的机会真的少了很多,高质量的陪伴又有几个父母能做到呢?

上早教给我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可以跟孩子有更有趣的亲密互动,大大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这是无论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我想,这也许才是早教的真正意义所在。

等孩子长大了,也许不会记得3岁之前是否上过早教,上早教学了什么。

但我相信,与父母在一起的所有亲子互动时光,却可以化作点点滴滴的爱,浸润孩子的心灵,滋养他们长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