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本论》有感

2018-12-22  本文已影响18人  关与䜣xuan

读《资本论》有感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学校组织研读了马克思先生的著作《资本论》。这个伟大的革命家倾尽一生心血,凝聚所有智慧,给世界留下了《资本论》这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流芳千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也高度赞扬他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资本论》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性经典著作,对当今国家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换句话说我们在今日读这本书不仅是为了缅怀马克思先生,也不仅是为了一睹这著作的风采,更是为了从中汲取养分来发展自身。我认为这是我们读《资本论》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在读之前必须明确的要义。

《资本论》是马克思先生献给所有无产阶级的一部杰出宏伟的科学巨著,自1867年7月25日出版第一卷,一百余年来,无产阶级一直将其奉为神祗,它以深刻而尖锐的笔触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普遍规律,严厉地指责了资本主义及其辩护者,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路明灯,也是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时至今日,这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经过时间长河150多年的洗涤,没有褪色,反而愈加熠熠生辉,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确实是一部值得更多人咬文嚼字、细细钻研的精品。

《资本论》的第一卷主要是以剩余价值论为核心来阐述资本的生产过程,由此引入触类旁通介绍了许多著名理论,如劳动价值理论等。为了论述清楚,马克思先生特意在前面几篇系统详细地阐述了商品、工资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作铺垫。这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减轻了读者的阅读负担,而且更有利于行文,因为第一篇《商品与货币》阐述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其他所有理论展开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这一篇中,马克思先生论述了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还给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读着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原先自己以为的“真理”完全并不全面,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从马克思对货币的论述中总结得出,货币的产生也具有两面性,虽然货币给出了一个衡量标准,让人们得以用最熟悉的方式评断商品的价值量,但另一方面由于货币本身物的形式,即从实质上说货币也只是个带有些许意义的普通物品,货币的光芒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对此我如同醍醐灌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货币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它也是个太冰冷的承载物以至于无法诉说它承载的汗水甚至因为它的本身性质让人们过于迷失。同时我也发现货币的诞生其实不过就是矛盾的产生与解决,因为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不能在同一人物上共存,想要使用价值就要舍弃商品的价值,这样的矛盾促成了商品交换的产生与发展,而商品价值标准不一,交换的效果也因人而异,这就激发了交换者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势下货币应运而生,成了衡量商品价的标准。至此我算是略微理解了一些预备知识,也对劳动价值理论有了一些了解。

更多的阅读之后我懂得了,马克思先生的劳动价值论是关于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的劳动创造的,象征着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延长与缩短是商品价格波动的最终原因。由此我结合生活经历,推想到一些相关原理,也觉得略显枯燥的理论变得丰富有趣起来。例如商品价格波动原因:某些商品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贴近大众的心理接受范围,归根结底是因为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减,从而降低了商品价格,所以电脑才会从最初的天价到如今几乎走入各家各户。虽然在市场的自我调节下,商品的价格也会有些许波动,但最终还是受商品价值制约,所以再怎么促销打折,彩电也不会比文具的价格低,再怎么哄抬价格,也不会比飞机贵,价格曲线如海浪的上下波动不过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还有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解:资本家购买设备和原料、发放工资耗费了大量成本,要想弥补就只能从弱小的无产阶级处剥削得来,于是他们延长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这实际上是在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而最可恨的是资本财富积累的全部基础,就是建立在这种不良的剥削上,这也是书中提到的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先生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的黑暗,这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文字,字字沥血,掷地有声地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强国对劳动力的资本剥削和对弱国的掠夺的历史。阅读了《资本论》第七章《资本的积累过程》,我才认识到资本家积累的资本是多么黑暗的,它们来源于被剥夺的雇佣劳动的剩余价值,而贪婪的资本家想要不断发财,利滚利地丰盈自己的口袋,企图满足无穷尽的贪心,所以他们不能依靠剩余价值靠山吃山,他们必须需要把一部分剩余价值积累起来作为新的资本,就像农民收获庄稼除了果腹,还必须留下一些作为种子以保证来年的收成,当然这两者背后的性质天差地别,总之资本家用这些资本“追加投资”,把扩大生产得到的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往复循环在剥削压迫中洋洋得意地充实自己的钱包。由此看来资本主义积累的过程就是无产阶级命运恶化的过程,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对雇佣劳动压榨,另一方面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又将是更进一步的剥夺,在这样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会渐渐陷入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的困境,正如马克思先生指出的,资本主义的积累包含两级相反的积累,一极是资本家的财富或资本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即使他们是这些财富的创造者。多可笑呀!作为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却成了资本家资本积累的牺牲品,不知那些资本家看着自己的小金库时会否觉得惭愧。这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性,随着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愈发激化,最后必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能相容,到这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

这本“资本主义的血史”不仅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和发展,还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它的内在本质和矛盾,暴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秘密。在书中马克思先生以英国为典型,叙述了农民土地被剥夺的历史过程,又以15世纪末以来的血腥立法为切入点,毫不避讳地为农民等被剥夺者的所受的剥削压迫鸣不平,犀利地指出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即无产阶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即劳动产品分开的资本的历史罪恶,这使劳动者成了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而资本家就一边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一边拿着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换取更大的利益,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到他们手中。无论是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制定所谓王者的规矩,利用殖民战争和罪恶的殖民地贸易扩张资本积累,还是垄断阶段资产家为丰盈自己的钱包,发动两次浩劫般的世界大战,抑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家乘人之危利用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以自以为巧妙的策略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无数肮脏的例子像是在证明“万恶的资本家”这句流行语并非简单的玩笑,这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让我们不寒而栗却又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无法掩盖修饰的现实。

在整部书中,马克思先生用他睿智的头脑,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条理清晰且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还借助运用得炉火纯青的辩证法和数学公式的推演,不给人留一丝怀疑的余地地,证明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的强力催化剂。另外全书还涉及了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和文化等的研究,也体现了马克思先生的博学,着实令人敬佩。虽然囫囵吞枣,我没有太过理解《资本论》的深刻与博学,有些观点未免稚嫩,但学得一些皮毛我已是受益匪浅,《资本论》虽然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但经过世间百态的锤炼愈显宝贵,我相信它永远不会过时,在未来的许多年里都会被人们铭记、继承发扬。但马克思先生的理论固然好,随着时代发展也可能会出现漏洞,可能不适用某些实际的情况,这点谁都无法否认,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资本论》对于各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新时代,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来建设自身,才是对《资本论》最好的继承发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