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人物历史有意思

精神疾病?潦倒死去?什么造成了张爱玲的晚年悲剧?

2020-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零点壹弋一

文/弋一

张爱玲留在世间最后一张照片

1995年9月8日,一位盖着薄毛毯、骨瘦如柴的中国独居老人在美国洛杉矶贫民区公寓中去世了。

她的遗体被发现时,已经离开人间3、4天的时间了。

在这座公寓里,人们看到了她的个人证件被整齐地包在一个塑料袋里,放在厨房的吧台上。

这些证件显示,面前这个在冰冷的硬床板上凄凉死去的女人,是中国一代文豪张爱玲。

房东联系了她的租房担保人林式同,林式同描述当时的场景:公寓里只有几个纸箱是用来装书的,还有一大包没有使用的2.99元人民币一双的塑料拖鞋,房间里非常凌乱,浴室极其肮脏,一个靠写作为生的人,没有一张像样的书桌。

谁能想象,出身显赫、35岁以前住在顶级豪宅里的张爱玲,竟是在这样一间40多平的小开间中死去的?

如果想探究她在美国到底发生了什么,还要从1950年7月25日那天说起。

01  被时代抛弃和抛弃时代

19世纪50年代,伴随新中国的成立,整个中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这种变化切身影响着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中国人的吃穿住行。

张爱玲也置身于时代重大的变革中,这时的她已经29岁,一路看着中国沧桑巨变的张爱玲,却仍保有旧时穿旗袍、喝咖啡、听唱片、看电影等“小资”爱好。

这与当时的时代是格格不入的。

但因为张爱玲对中国文坛的卓越贡献,1950年,夏衍将张爱玲的作品推荐给柯灵,并同时为张爱玲争取到了一个参加“上海第一次文学艺术家代表大会”的机会。

7月25日,穿着一身黑色旗袍配白色披肩的张爱玲应邀出席了。然而,到了现场的张爱玲才发现,在场的除了她以外,所有女作家都通通穿着清一色的灰蓝色中山装。

张爱玲

张爱玲参加完这次代表大会后,回去跟她的弟弟说:“要让我跟她们穿一样的衣服,这我可受不了的呀”。

这个场景,成为张爱玲留在许多人心中的一个经典定格,当然也包括她自己。

这一天后,张爱玲明白,中国此时已经不适合她了,她也无法与中国共振,变成中国千万“中山装女性”中的一员。

1955年,在这种时代号角下充满失落的张爱玲,选择移民美国。

如果说,遇到胡兰成,是张爱玲悲剧人生中的起点,那去美国的决定,将成为张爱玲悲剧人生的终点。

到美国后,张爱玲住在纽约救世军主办的职业女子宿舍,并参加了一个文学营。在这个文学营中,张爱玲与她的第二任丈夫、已经过气的美国编剧赖雅相遇了。

这一年,张爱玲34岁,赖雅63岁。

可能由于张爱玲从小缺少父爱,父亲在她印象中是抽着鸦片并选择了继母的“坏男人”,这造成张爱玲缺乏安全感、有恋父情结。

张爱玲

所以没过多久,相谈甚欢的张爱玲与赖雅之间擦出了巨大的爱情火花,他们迅速在一起过夜了。

不久后,赖雅在文学营的期限到期,他要暂时离开,张爱玲便一如面对胡兰成那样,把自己身上仅有的几百美元全被给了他。

两个月后,张爱玲发现自己怀孕了,并打电话给赖雅要求结婚。

赖雅是同意迎娶张爱玲的,但是当时二人的生活太过拮据,所以赖雅不同意生下这个孩子。

这一段被张爱玲写入了自己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中。

当时,赖雅为张爱玲找了一位男医生。这位医生到了二人居住的公寓后,赖雅就回避外出了。

其实赖雅并没有走远,而是在一楼电梯间等着,她怕张爱玲在打胎中遭遇意外,如果不幸如此,赖雅是决定与这位男医生拼命的。

男医生当时拿出一个带有打胎药的牵引包,塞进了张爱玲的下体,张爱玲描述“她可以感受到腿上拖着根线头,像炸弹的导线一样”。

男医生留了一个电话后离开了,赖雅重新回到张爱玲身边。然而,张爱玲几个小时都没发作,时间一长,她自己也觉得心慌。

与张爱玲不同,赖雅的心绪倒是渐渐平静下来,还出去买了一只烤鸡。

晚上,张爱玲在床上痛的打滚的时候,赖雅只是淡漠地让张爱玲也起来吃鸡,张爱玲此刻对他是心感“厌恶”的。

几十分钟后,一个成型的4个月大的男婴,被打了下来。

张爱玲看着男婴异常突出的眼睛,仿佛死不瞑目的样子。她害怕极了,在被这种害怕吞噬之前,她按下了冲水马桶,随着哗啦一声,一个孩子从张爱玲的生命中无情地消失了。

而这一幕究竟给张爱玲带去多少伤害,我们不得而知。

02  “天才梦”的陨落

1956年8月,赖雅与张爱玲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张爱玲以为自己终于嫁给了幸福。

然而,其实赖雅一直对张爱玲隐瞒了自己身体欠佳、已经中过两次风的事实。他们结婚2个月后,赖雅再次中风,这一次,赖雅躺在医院里,再没有好起来。

为了给赖雅治病,张爱玲独自扛起了经济上的重担,她四处以接稿为生。但此时的她,已经江郎才尽了,无法写出具有新思想、新观点的作品,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境内,她都无法创作出具有主流价值观且被观众喜爱的小说。

为了谋生,张爱玲被迫开始接受写一些纯搞笑剧本,这更加深了对她的创作才能的消耗。

1967年,在这样极辛苦的日子里度过每一天的张爱玲,彻底失去了她生命中最后的精神支柱赖雅。这一年,张爱玲年仅46岁。

张爱玲

其实,当时张爱玲的作品已经被琼瑶老公平鑫涛创办的皇冠出版社重新印制,她再次在台湾翻红了。

但身在美国的张爱玲,却不愿意回台湾居住,她的人生,也陷入了更糟糕的境地中。

她始终觉得自己身边有跳蚤,而且皮肤经常被跳蚤叮出血,为了躲避跳蚤,张爱玲陷入了无穷无尽的搬家中。

张爱玲以书信的形式呈现自己对跳蚤的恐惧,最早可以追溯到1955年写给宋淇夫妇的信中,她提到一名同船的菲律宾男孩头上生了跳蚤,这使得她害怕跳蚤也爬到自己身上。

这种恐惧隐藏在张爱玲的心底深处,一直到赖雅死去,这种恐惧被彻底唤醒并越积累越多。

1968年,张爱玲开始着手将《海上花》译成英文版,但不幸的是,这部已经全部翻译完成的作品手稿,在张爱玲不断搬家躲避跳蚤的路途中丢失了,她三、四年的辛苦全部付之东流。

此时,张爱玲的身体也愈发不好了,她曾两次在写给宋淇夫妇的信中提到自己牙痛。张爱玲不仅身体坏下去,连精神也坏下去。

1984年,这种“到处是跳蚤”的思想感官,已经影响到了张爱玲的正常生活,她在给庄信正的信中提到自己已经不能租住公寓了,因为每天或每几天就因为要因为躲避“虫患”搬家,这时的“虫患”已经从跳蚤扩大到蟑螂一类的虫子上。

1985年,张爱玲与在美国工作多年的林式同相遇了。

林式同在回忆第一次见到张爱玲的情景时写道:一位身材高挑、带着头巾、身形消瘦、穿着宽大的黑色裙子的女性,宛若飘一般走到了自己面前。

从此,林式同成为了张爱玲在美国寻找房屋的代理人。

1988年底,张爱玲搬到了由林式同设计监造的崭新公寓里,但这次搬家,张爱玲让自己彻底沦为了一座“孤岛”。

她认为自己之所以会遇到虫患,都是因为人造成的,只要减少与外界接触,就不会再被“蚤子”攻击。

此时,张爱玲的作品在台湾正处于极受追捧的时期,于是一位在美国的台湾记者想要采访张爱玲,但被她拒绝了。

为了采访到张爱玲,这位记者就在她当时的公寓旁边租了房子,没想到张爱玲久病不出,两个月中他只见到她两次。

无奈之下,这位记者以张爱玲的生活废品写了一篇报道。

这篇报道让张爱玲大吃一惊,她觉得自己丝毫没有隐私权了,而且记者翻废品写报道的举动吓坏了她。因此,她要求林式同不要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住址。

至此,张爱玲的美国生活一直到她死后许多年,都成为无数作家学者争相讨论、查证的内容。

后来,心理学家在考证下,证实张爱玲当时躲跳蚤和躲人的行为,是“妄想性寄生虫病”的病理表现。这种疾病是张爱玲的心底隐喻造成的,属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种。

张爱玲的精神世界彻底崩塌了,并一直伴随她到生命终点。

生命晚期,她曾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当时这些“虫”无孔不入,已经随着她搬家而“进化了”,它们从可以看得见的实体虫变成和细菌一样大小的虫子,并且可以钻进她的眼睛。

她常常是一边写作一边要用眼药水清洗掉这些“虫子”,如果清洗不掉,就用水冲,这也导致张爱玲的眼睛时长红肿,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但张爱玲如此潦倒的晚年,却不是因为贫困造成的,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她自己。

当时,她在港台和大陆,都有非常好的读者市场,据宋淇夫妇的儿子宋以朗回忆,张爱玲去世时,仅在宋淇夫妇那里留下的存款就有3万美金,在香港得到的版税也有2700美金之多。

宋琪邝文美夫妇

宋以朗表示,她不是真的非常穷,她的人生走到这个境地,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1991年,是张爱玲最后一次搬家,这次搬家是林式同做担保的。

因此,在1995年9月,房东在连续三四天没有联系到租户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给林式同打电话。

在张爱玲1992年留给林式同的遗书中,她这样写到:“我要火化,不要尸体解剖,请把我葬在一个开阔且苍凉的地方”。

当时的美国,在任何一座山或土地上撒骨灰都是违法的,为了最大化限度满足张爱玲的遗愿,治丧小组驱船抵达外海,在那里海葬了张爱玲。

繁华落尽,一代文学巨匠的生命就此终结了,她的生命曾为胡兰成绽放过,但从离开的那一刻,她的生命之花就凋谢了。

她离开了人世,一语成谶,一如18岁写下的《天才梦》里的经典语录:“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跳蚤”。

张爱玲语录

我们很难评价张爱玲对自己晚年生活作出的选择,她的一生,留给世人更多的是唏嘘。

她的底色是苍凉的,她的人生是充满坎坷的,她原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却任由心底的“脏东西”滋生繁衍,最终毁灭了她。

这是新旧交替的时代中才能塑造出的人物命运,她的人生是真正的悲剧——“把一切美好粉碎给人看”。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活在当代中的绝大多数女性,都不会再重蹈覆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