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士”?
在《论语》第十三篇中有一章说到“士”,何为“士”?
以前学习《道德经》的时候,看了韩鹏杰老师的《道德经说什么》这本书,其中对“士”有这样的解释:“士”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就是说古时候十个人可以组成一个小队,要选一人做他们的头儿,这个“一”就是他们的队长,就叫“士”。
这个”一“为什么要放下面呢?——言下之,身后之,即为士。古代的士,在个人修养和能力学识方面,还是要求挺高的。
在《论语》第十三章中,也说到了士,可见”士“还是很受古圣先贤们的重视的。
子贡问孔子,“何如斯可谓之士矣?””怎么做才能称得上士呢?“
孔子给予了”士“三层涵义,我们来一起看看。
第一层,也就是”士“的最高境界,范围也最广最大: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行己有耻“是对个人人格、人品的要求,道德修养要高,廉洁知耻,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了不该做的事就是耻。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是社会关系处理的好,出使各国能够完成任务。这是在国家的层面上讲,把为国家的发展,造福人民当成自己的责任。
第二层,做的也挺好,只是范围缩小一些: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在宗族和邻里之间,因为表现好,做的很周到,对长辈孝顺,对邻里友爱,为家族的荣耀努力奋斗,造福地方,获得大家的好评。这样的人也可以称为“士”。
第三层,看完解释我心里也是一震,平时我们以为的很高尚的个人品质,在孔老夫子看来,也只够最下等的”士“。
”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话,有始有终。这六个字在个人修身方面是何等重要,这是我们基本的行为准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认为修身为基,怎么修呢,就按照上面的三层”士“的标准一步步地往上做,越做越好。
首先做好最基本的,修身——”言必信,行必果“。
在家族,在邻居中,也要努力做一个好人,对人关爱,友善。
这一层层的修下来,人会是个好人,好好做事。小事做好,大事也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