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系中:放下期待,获得自由

2018-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章玲家排

  每个孩子在儿时,都对自己的父母有期待。慢慢地从父母那里,从社会的调教中,内在有了一把把衡量的标尺。我们不断的为不符合的部分,感到沮丧、伤心、甚至产生怨恨。我们不断拿着标尺,衡量着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甚至严苛地衡量着自己。即便遍体鳞伤也不肯放过自己。甚至,都不知道,我们不肯放过某个人的“缺点”,其实也是不肯放自己自由。

  透过系统排列,不断撩开面纱,面对更真实自己。不断放下对人事物的期待,甚至是对自己的期待,便可获得更多自由。因为,在系统排列中,没有好坏对错的评判和标尺,只有真实的呈现,让我们可以放下戒备,愿意去看见真实。而这份真实,给了我们解决之道和力量。

《亲密关系主题沙龙》练习:家庭序位觉察

今天的沙龙中,做了家庭序位觉察练习。有位伙伴对自己的序位感到吃惊,看清了之后,做了部分疗愈,她愿意把心收回到丈夫“身边”。尽管有些路需要自己走,但是已经在这样的真实呈现中,有了觉察和疗愈。同时也看清楚了,自己对父母还有一些期待,同时也有内疚。所以,功课的方向还是放下期待和“背叛”的愧疚。

在第二个大练习中,我们做了告别原生家庭走向新家庭的练习。伙伴们的认真,让人感动。有位伙伴说:“当老师引导词中说到『创造』这个词,让人觉得很有力量。” 是的,因为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可以运用生命创造很多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力量。那么如何从原生家庭的关系中,发展出自我,成为一个创造者呢?

简单说来,大概有四个阶段和功课:

1.(走近父母)接纳父母如是的样子。

不是以叛逆的形式与父母链接,也不是委屈自己处处遵照父母与之链接。而是透过学习和疗愈,放下儿时没有被满足的遗憾或者悲愤,尊重和接纳父母如是的样子。接纳自己如是的样子。从内心真正走近父母。

2.(脱离依赖)内心的独立。

有很多人即便对父母有怨气,也在某种程度上还依赖着父母,不敢与之脱离。有的人甚至一边抱怨父母如何控制着自己,一边却依赖着父母的照料。或者像父母的父母一样照料他们,把他们当孩子。站错序位,承担了很多压力。如果想要真正的自由,就需要真正的给自己“断奶”,或给父母断奶,给彼此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3.(切断内疚)战胜:恐惧,自责,内疚。

在分离中,会体验恐惧、自责、“背叛”的内疚等等。这需要付出勇气。一旦无法战胜,会回到老循环中。真正的独立,并不是背叛。而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我们也不是对父母不管不顾,而是站在恰当的位置上,智慧的爱他们,智慧的爱自己。

4.(发展自我)真正臣服。获得心灵独立与自由。

在前面的基础上,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命运,能够尊重他们生命本来的样貌,便懂得了臣服和放下期待。我们就能从每一份的放下之中,获得一份的自由。(放下50%的期待,就有50%的自由。)

由此我们也能够真正地激发内在的力量,成为一个创造者!

问:系统排列与其他心理学方法有何本质区别?

答:家排,直接在潜意识层面工作,改变潜意识改变人生。

系统排列与其他方式的不同在于:直接呈现潜意识,而不是分析潜意识。

呈现:直接而真实,没有评判后的扭曲。

分析:带有意识层面的加工与猜测,离事实甚远。

只有真实地看到,才能改变。这是系统排列的优势。

你值得拥有一切美好!我们一起创造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