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星球🌐小社群】Cherryの7月打卡笔记-《好好说话》🌟
️️️️️️️️<小目标>
每天读书30分钟
<打卡>
每日分享读书笔记
Day1:《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1.我们所学的东西无不以表达为指向,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也几乎都以表达为依据。
2.误区:好好说话的第一步,就是要认识到工作和生活中隐而未现的误区。
3.场景:围绕具体场景讲原则,把一个场景中提炼出的原则带到新的场景里去。
4.分析:权利关系的可视化分析方法——语际关系图,用简单的图像化技巧,学习好好说话。
5.通融:有侧重点,有全局观,才是通融的学习方式。
6.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构成五维话术体系,五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和转换,是掌握好好说话之道的钥匙。
Day2:《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说话之伤都是暗伤:
书里说道:回想一下,你身边是否有发生过这样的“灵异事件”?莫名其妙被疏远、邀约不到朋友、莫名其妙碰钉子;
我认真回想了一下自己的经历,这几年好像很少遇到,但在20出头那个年纪,就会有这样的困扰,但又说不出具体有什么问题,总是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对。
现在才明白,原来那时候说话锋芒太露,自以为的直率可能会伤人而不自知。如果不是这两年有师傅提点着成长,可能一辈子都意识不到说话的误区。
其实,无论我们多谨小慎微,大家都不自觉犯过很多错,这也让我明白,不想好好说话的人,其实在少数,大部分人都是不会好好说话。
说话的底气来自实力:
既然说话容易犯错,那我们是不是只说客套话?场面话?或者少说话,甚至干脆不说话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呢?
书中举了个例子:
唐代高僧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答:“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看到这大家是不是觉得,我只要仁厚恭谦,遇事退一步,就算是学会好好说话了呢?
其实不然,仔细想想拾得的回答,对仗之工整,用词之精准,反应之敏捷,如此口才,岂非常人能及?就算拾得愿意和我们吵架,我们确定能吵赢他吗?
所以你看,知道人家为什么这么淡定了吧?因为有底气,底气来自实力。
你应该先有好好说话的实力,再有从容淡定的风度,很多人误以为只学个外表,就是学到了好好说话的精髓。
Day3:《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每句话都是权利的游戏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好奇,说话怎么又跟权利扯上关系了呢?别急,慢慢跟你说。
今天读到了,很多不会好好说话的人,是因为“拎不清”,也就是没有搞清楚状况。换而言之,想要“拎得清”,你就要掌握语境,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能顺应当时的语境需求。
那怎么才能正确分析语境呢?书里给到一个方法,这个方法的核心理念就是“每句话,都是权利的游戏”,说者和听者之间,总会构成某种关系,谁能影响谁,谁能说服谁,这种就是在说话时必然会身处的权利关系。
以权利为线索,明白话语里的权利关系
怎么理解权利的归属呢?简单点说就是你需要影响谁的观念,谁就掌握着这场语言游戏里生杀予夺的权利。
举个例子:
如果你是销售员,你想要说服你的顾客买你的产品,那顾客就是在权利关系中,权力的归属者。
如果你是在辩论赛中,和你辩论的对手并不是权利归属者,而掌握你输赢或去留的人(观众或评审),才是绝对掌握权利的人。
如果你一开始就没搞清楚权利的归属,错误的理解了场景,又怎么能够好好说话呢?
Day4:《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在常见的五种说话场景中,我们容易犯的典型错误
【典型错误①:演讲时,刚上台就着急煽情或下结论】这是万万不可的,因为在话语权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急于求成的说辞,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要理解演讲是“权力的形成”,重在对观众的吸引,聚焦和引导,才能在这个场景里掌握主动。
要先获得观众心理认可,再来传达真正重要的信息。
【典型错误②:沟通时,强行推进自己的结论】看完这点我深有感触,回想到我过去和家人沟通的时候,也经常会犯这个错误。当双方意见稍有偏差,无法达成一致时,我总会有反问或步步紧逼的追问来让对方同意我的观点,然而这样只会使对话演变成争吵,而读到这里我才明白,沟通是“权力的流动”,凌驾于对方之上,是沟通的大忌。
拉平二者的关系,让双方都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要刨根问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典型错误③:说服时,以为只要辩倒对方就可以“以理服人”】这点也是我非常容易犯得的错误,明明是想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却总喜欢在言语中争高下,从来没有想过,说服是“权利在对方”的一个场景,既然对方才是权利的归属者,那就算我在言语中占了上风又如何呢?不仅没有办法说服别人,还非常容易激起别人的逆反心理,起到反作用。
尊重并且利用对方的自主性,卸下对方的心理防御机制,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希望其接受的观点。
【典型错误④:谈判时,以为只要真诚沟通,就一定能携手共赢】作者举的例子非常恰当,当方案各有优劣的时候,这时我们所面对的场景就不再是沟通,而是谈判,谈判是一种“权利在双方”的情况。
这时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各自的优劣摆上桌面来谈,通过利益交换,达成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
【典型错误⑤:辩论时,以为只要压倒对手就是自己的胜利】这点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之前有说过,要先明白对话中权利关系,在辩论场上,掌握生杀予夺权力的,不是对方而是决定你输赢或去留的人,这是一种“权利在他方”的话语体系。在辩论中,对手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我们向第三方证明自己正确的工具。
Day5:《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在了解了权利归属场景后,我们需要明白好好说话的策略流程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维度来调整说话的细节:
权利——需要影响的人,自身影响力越大,权利越大
态度——对方的初始态度是认同,反对,还是中立
成本——为影响此人观点,我们所需要付出的综合成本
方向——彼此的交流是双向还是单向
对象——我们面对的受众多与少
建议试着经常通过图像化的方法来分析局势,练成对说话中权利关系的灵活运用。
二维的蚂蚁,不是不能进入三维的圣殿,只要它不在把世界理解为平面
我们曾因不会说话,去拼命背话术,学套路,最终我们学会了,看人下菜碟,扮猪吃老虎。但是...这真的是好好说话吗?
传统口才教育只讲单项训练,不解全话术的奥秘,其实,话术能力是全息的。
没有哪个拳王只会一套拳法,真正的话术高手,他们永远只问自己一个问题,如何综合运用五项能力,呈现出最适合当下要求的说话状态?
如果你想得到上面那个问题的答案,你就要学习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因为任何一项短板,都会让你的话术失衡。任何时候都能好好说话,意味着既能清晰界定五种话术能力,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与不足;又能对它们综合运用,按照不同场景选取合适的说话策略。
所以你需要做到:
(1)具备并且强化五项话术能力;
(2)各项话术能力都能与其他项目配合使用;
(3)知道具体场景中如何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Day6【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上次读到要掌握并强化五项话术能力,今天就来更深入的了解。
1.沟通:权力的流动
沟通偏重“理解”,目的是要学会怎样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沟通的要义是平等,双方处在同一个平面才能打开心结,这就需要让权力流动起来,消解既定的权力格局,协调转向避免冲撞,营造畅所欲言的语境。
2.说服:权力在对方
说服偏重“改变”,也就是将我们的观点和立场植入对方心中,让对方按照我们的预设来想问题,并且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说服的要义,是时刻警醒“权力在对方”,作为无权的一方,我们需要用各种迁回的手段达成目的。所以,说服不是说教、不是洗脑、不是靠机械地强化暴力灌输,而是以劝导方式让对方自行生长出我们所要的论点。而进一步说,说服不只用在外界,也可用于自身,很多自我激励、自我成长的课程,其实就是说服技巧的一种延伸。
3、谈判:权力在双方
谈判偏重“协调”,也就是在双方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的双方,在可冲突、能冲突的情况下去选择合作,并且尽量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进一步说,谈判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比拼彼此的筹码,而是希望能够透过博弈建立双方的信任,汇集双方的思考,进一步创造彼此的筹码,避免零和博弈。
4.演讲:权力的形成
演讲偏重“表现”,目的是能够自在、得体、有逻辑地向一般听进行陈述。演讲是形成话语权的过程,我们站在舞台中心,不但要在形式上成为关注的焦点,还要在事实上成为控制全场的枢纽。
5.辩论:权力在他方
辩论偏重“捍卫”,也就是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回应对方的质疑。但是由于双方都无权决定胜负,所以其实是在共同争取中立的第三方。
好的辩论并非源于好斗的低劣本能,而是基于高等教育所倡导的批判性思维方法。未经辩论的思想不值得接受,未经辩论的政策不应该推行,是现代社会在观念和实践方面的通行原则。
现代社会,各种广告、传言、心灵鸡汤泛滥,我们每天都在遭受各式各样的资讯洗脑,而辩论就是现代人必修的“心智防身术”。或许,它会让人感到有点刺激、有点不适,甚至有点杀伐之气,但却是我们无从回避,也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
Day7【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五项话术能力之——【沟通】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沟通就是使原本不相通的事物变得相通,每个人都各有不同,只有通过沟通,我们内心的认知才能有机会摆在同一个层面。
【为自己赢得表达时间】
当别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听你表达的时候,你会作何选择?很多人都会想,既然时间不多,那我就说快一点,抓紧时间说完。
但书中告诉我们,沟通这件事永远是双向的,不是你单方面把事情讲完了,任务就结束了。更重要的是,在表达的过程中,听众还得能投入,沟通才算成功;说得飞快,只会让原本能耐心表达的重点变成一股脑的噪声。
遇到以上问题,可以巧用“买时间”策略
什么叫“买时间”呢? 简单说,就是在对方不给我们足够时间说话的时候,先别忙着去埋头想自己要讲什么,而要先去思考——如何才能让别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听?
我们得先给自己争取到时间,让对方有耐心听,才有机会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使用注意】
1.这招仅限使用于对方不给你时间,而非情势不给你时间的情况,当你发现紧迫的不是人,而是局势时,还是要长话短说。
2.如果你用了这招,你就要有底气用好买来的时间,不然你成功地引起了关注,最后没有讲出什么东西来,只会失败的更惨。
Day8【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沟通时,传递坏消息的分寸和技巧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因职责所在,常要负责对别人报告坏消息。
比如身为医生,要向家属传达啜耗;身为老师,要向家长传达小孩不良的品行;身为人力主管,要向被裁掉的员工传达离职通知等等。
报告坏消息的时候,最常见的误区就是因为要表现出感同身受,反而让自己受牵连,成为被指责的对象。本来你只是一个来传达消息的、不承担任何责任的中立方,可是一旦你表现得过于同情,就容易给对方一个迁怒于你的情绪出口:“你既然这么不能接受,当初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明明本来不关你的事,却要因此受牵连。
报告坏消息时的第二个误区,就是我们经常会混淆“善意”和“愧疚”这两种情绪。
为了表达自己没有恶意,很多人开口就是“对不起”,换来的却未必是对方的心平气和。表达善意的时候如果混杂着愧疚,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对方很容易会觉得:如果你没错,你在愧疚些什么呢?本来这事没你的错,也都会变成是你的错。
第三个误区,则是有些富于行动力的人,在传递坏消息的同时,为了安抚接收方,也为了避免自责,往往会主动出言安慰,甚至出谋划策,试图帮对方解决整个问题,却忽略了这样做其实很容易有失分寸,并伴随着极大的风险,不仅不出了不必要的努力,而且万一你给的建议出了任何问题,责任还得归你。
小诀窍:专业善意与陪伴
传递坏消息的时候,我们应该展示中立的姿态,既不过分亲热,又不过分冷漠,才能做到既准确忠实的传递消息,又不会进一步刺激到接收方的情绪。
后面,作者给我们分析了这两句话
1.对不起,这事办砸了
2.很遗憾,这事没成功
“遗憾”是因为对方会难过,所以我们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觉得也不开心;“对不起”则是因为这事没做成我们也有责任。
所以要记住,不论我们有多善解人意,我们都只是来传达消息的,而不是来道歉的,说句“很遗憾”也就行了,不要上升到愧疚、抱歉这种话。注意这一点情绪上的微妙差别,很多时候就可以避免后续的无尽麻烦。
另外,报告坏消息的时候,最好是在一个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空间,而且最好是先跟对方一起坐下来沟通,让对方感受到,你一直在陪着他,帮他耐心解答问题。
<使用注意>
这些技巧的适用范围是——这件坏事并非你造成的,你只是一个传递渠道而已。
如果这个事本身就是你的错,那你应该去学习如何道歉。
Day9【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迅速真诚地营造关系——如何破解初次见面的尴尬?
千万不要一上来就窥探别人隐私,问人家,你结婚了吗?生孩子了吗?这样会很失礼,破解尴尬最简单的一招就是聊名字。
聊名字有几个好处:
1.初次见面,一开口永远是请教姓名。
2.不了解对方的背景或嗜好不要紧,他(她)总应该是对自己最有兴趣。所以跟别人问起名字的寓意、取名的由来,或者聊几句称呼或绰号的趣闻,既能表现出你对陌生朋友的重视,又绝不怕冒犯对方。
3.可以用请教的方式聊,尤其一些少见的姓氏或者冷僻字,用在姓名里,几乎都能让对方带出一段话题。
<使用注意>
不要说别人的名字很常见,不要说我有一个朋友跟你同名,不要稀释别人的独特性。
用聊八卦拉进距离
虽然上面说到不要窥探别人隐私,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时候必须涉及点私生活才能聊的热络,当然这个并不是要你去窥探别人隐私,而是要告诉你,私生活到底要怎么聊呢?
注意:
1.不要索取信息,而是分享态度
2.抛砖引玉,以自我揭短的方式向对方抛出话题
3.把问题抛给在场的所有人,而不是特定的某个人
<使用注意>
不要用说谎来套取别人的私生活信息,一旦被发现,会留下非常不好的风评。
Day10【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委婉礼貌地拒绝对方
当遇到朋友或亲人向我们提出借钱请求时,你是不是有过以下心理活动?
“他既然张口找我借钱,肯定是遇到难事了,但我现在资金也挺紧张的,答应他的话,自己就会苦哈哈的,拒绝的话,会不会伤了感情?到底该怎么办啊?
“先问问他借多少?什么?他要借那么多?不行,我得给他打点折,少借给他一点!”
“万一把钱借给他,他却不按时还我,那我该怎么办?”
“不行,坚决不能借钱,一借钱朋友就变仇人!”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而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先问问他要借多少?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首先你把话题焦点放在了“借多少”这个问题上,就已经错失了拒绝借钱的机会(如果你不打算借的话,你干嘛要问数额呢?);其次,除非你已经做好问完之后立刻掏出钱包借给他的决定,否则你也失去了借钱给对方时原本可以收获的人情(你是想问过价以后再讨价还价,跟借钱的人商量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金额吗?)就算对方最后拿到你借给他打过折的数目,他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一上来就着重借多少的应答方式是不对的,毕竟只要一谈起金额,这场对话的主动权就会落到借钱者身上。
<小诀窍>
第一步一定不是先关心“借多少”而是先关心“为什么”别关心金额,先关心原因。
只有这样才能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而“借多少”这个话题落在我们身上,这样就可以掌握这场谈话的主动权。
基本上,借钱的理由无外乎就是以下两种:
一、救急
如果是因为需要借钱救命,那我们本着能帮就帮的态度,如果数额实在太大,你压根借不了那么多或者你根本不想卷入无休止的催钱与拖债中,也可以包个你认为金额合适的红包送给对方,这样,对方也不太会挑你的理。
二、免息
就是为了买房买车买包包等一切购买原因而借钱,目的是为了省去银行利息。面对这种借钱,一旦借了,以后双方基本就是催还关系,反而不借还有一线生机。
但切记,当对方用这个理由找你借钱时,不要马上说:“买房啊?不借!”这样很让人尴尬的话。而是要进一步以关切的态度来确定缺钱的原因,比如:
“买房首付不够啊?理解理解,现在房子确实太贵了!”
千万不要傻乎乎地直接问对方,凭什么买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房子,这样显得很不客气。只要我们开始感叹房子太贵,跟对方做出同仇敌忾的样子,对方一定会顺势进一步解释不是自己非要超前消费,而是丈母娘或者老婆逼的,这就间接帮助我们确定了对方借钱的根本原因及压力所在,同时也为提出拒绝理由打下了基础。
而探听清楚原因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对方的原因给出一个不借的相似理由,比如:
“哎呀,怎么这么巧,我恰好最近也在计划买车,手头的资金压力也很大,想帮你也是有心无力啊。”
此时,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在努力攒钱,对方脸皮再厚也不会说“你的美好生活先等等,我的美好生活比较急”这样的话吧?
这个方法的诀窍在于,当对方用这个理由来向你借钱时,他肯定认为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而你用同样的理由来拒绝对方,他也没办法否定你的理由不重要。
<使用注意>
今天这个内容并不只是说话的技巧,还包含一定的人际观和金钱观。对于后两者,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仅供参考。
另外,你要明白,借钱给别人从来都不是义务,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能学习好好说话,把拒绝的话说的好听些,已经是在额外付出了。
Day11【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冲突时,不要寻求结论与解答,预防为主
在冲突沟通中,我们在意的并不是寻求一个具体的结论或问题的解答,而是借由冲突的发生,宣泄压抑的情绪,表达自我的感受。
想要改善人际关系,重要的不是后知后觉的弥补,而是预防。还要弄清楚,那些看似微小的冲突是怎么发生的呢?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意识不到一件事情存在“两个版本”。
什么叫“两个版本”?就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同一件事的时候,内心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角度的版本。在我们自己所编写的版本中,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原因、有苦衷的;而所有外在的、来自他人的反弹与质疑,对我们来说都是缺乏体谅的,胡说八道甚至是挑衅的。在此时,我们的沟通基本都是“对人不对事”而我们对于事实的每一个陈述,都是在以某种形式攻击那个拥有不同版本的人。
<小诀窍>
感受的预防针
比如你可以说“抱歉,这或许未必是事实,但我难免会有这种感觉。”
预先照顾到容易被引爆的情绪,从而让理性的沟通有了接下来延展的空间。
<使用注意>
不要隐藏自己的感受,使用时要把后半段清楚直白的表达出来,否则,虽然没有引发矛盾,但问题也无法得到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