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融整治更加猛烈
2016年以来去杠杆进展具体如何?
通过梳理2016年来的金融去杠杆主要监管文件可以发现,本轮金融去杠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同业去杠杆+治理金融乱象(控增量);第二阶段:资产管理行业规则重塑;第三阶段:归本溯源+监管协调统一。
进一步来看,我们认为,从最新的4号文及其附件可以看出监管层给我们透露出的2018年监管思路和信息:2017年只是治理乱象的第一阶段,即“控制乱象增量”,2018年监管要更进一步,“解决乱象的根源” ;2017年监管问“有没有”,摸清底细后,2018年监管说“即刻整改”。从这个角度看,4号文就是“三三四十”的操作落地,未来深入整治工作的影响会来的更久更猛一些。
本轮金融去杠杆历程全梳理
我们需要重新全面理解去杠杆含义,才能了解去杠杆、货币收紧下通胀却相对走高的原因。进一步来看,2016年以来去杠杆进展具体如何?
通过梳理2016年来的金融去杠杆主要监管文件可以发现,本轮金融去杠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同业去杠杆+治理金融乱象(控增量);第二阶段:资产管理行业规则重塑;第三阶段:归本溯源+监管协调统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f9a735e7b18df83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598a6ba8ab5ca1fd.jpg)
◆第一阶段:同业去杠杆+治理金融乱象(控增量)
起因:2015年中股灾发生后,股市杠杆下降资金流入债市,银行通过同业渠道主动负债,资产端通过委外及货币基金加杠杆进入债券市场,同业链条不断拉长,资金空转脱虚向实,引起监管重视。
监管:一方面央行自2016年三季度开始逐步收紧流动性,开展锁短放长的操作并调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另一方面三会逐步针对金融机构“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等金融乱象加大整治力度,抑制场内杠杆、产品结构杠杆和同业杠杆。
效果:8月18日银监会通气会表示,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取得初步成绩,债市收益率受监管影响快速上行。下一阶段落实监管标准、弥补监管短板,要求金融机构规范整改、严肃问责。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9f848410ef63be65.jpg)
◆第二阶段:资产管理行业规则重塑
起因:自2010年银信合作快速发展,非标业务兴起之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外延不断扩张,通道业务、资金池业务以及与之对应的理财刚兑不断强化,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中积累了系统性风险
监管:2017年2月资管新规内审稿流出,但之后监管并未跟进。7月、8月,央行分别在金融稳定报告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探讨资管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媒体吹风资管统一监管;11月17日,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并要求监管部门配套相关细则,理财新规即是其中之一。
效果:资管新规尚未正式颁布,但是机构已经着手制定应对方案,在客户培养、产品设计、期限错配、系统建设等方面思考应对,但是机构行为调整的影响显现仍需等细则颁布,债市收益率三季度震荡,四季度受监管影响震荡上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a1e097b3c0d6e4da.jpg)
◆第三阶段:归本溯源+监管协调统一
起因:2012年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和利率市场化浪潮加速了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扩宽了行业深度和广度,但是也积累了表内外诸多风险,金融套利行为多有出现;此外分业监管模式也造成监管空白,机构监管套利、规避监管行为普遍,监管制度建设亟待完善。
监管:一是在前期摸底机构业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出台细则完善监管,弥补短板;二是在金稳会的统领下,加强一行三会监管协调,统一出台监管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共享。
效果:根据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未来金融行业要“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未来监管细则逐步落地将从情绪和机构行为两个方面影响债市,2018年上半年收益率仍有较大的上行压力;严监管环境下的机构行为调整也会成为未来中长期影响市场的主线。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4125c11641375e2f.jpg)
综合来看,监管文件陆续出台,但是核心精神有主线可循。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整体方向下,从负债端、资产端和业务模式层面化解高风险业务源头;从监管自身制度建设方面从源头提升监管套利和机构投机行为的业务成本;最终促使金融业回归服务实体的本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0f7cbd503c4a6722.jpg)
我们认为,从最新的4号文及其附件可以看出监管层给我们透露出的2018年监管思路和信息:2017年只是治理乱象的第一阶段,即“控制乱象增量”,2018年监管要更进一步,“解决乱象的根源” ;2017年监管问“有没有”,摸清底细后,2018年监管说“即刻整改”。从这个角度看,4号文就是“三三四十”的操作落地,未来深入整治工作的影响会来的更久更猛一些。
一是,治理乱象取得了阶段性结果,但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工作仍未结束,还需进一步推进。
整治工作即时开始,且要向前追溯到2017年5月10日,对于整治工作开始后依然抱有侥幸心理,继续做大业务规模的机构,监管惩罚可能会来的更严厉一些,而整治工作的即时开展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也会更显著一些。
二是,新老划断的标准比想象的更严格,风暴模式即时开启。
监管都已细致筹谋,目前的工作是在充分考虑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推出的,既然有了前一年专项治理和评估的基础,当前监管工作的推进只会更有底气。
三是,市场不要盲目担心“处置风险的风险”、“制约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创新停止不前”,这些都不是整治乱象的制约条件。
从本质上看,监管已经从过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监管的双重角色,开始回归到从严监管、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定位,监管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市场机构则应顺应而变,更快调整才能赢取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逆势而动则将承担更惨痛的代价。
四是,监管从多个角度劝解市场参与主体,正确理解当前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树立新的长效化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