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老家老娘

2018-12-07  本文已影响487人  宕州老马

百忙之中,回了趟老家,探望了好久不见的老娘,说句实在话,回家探亲,也只是修缮了一下房子,收拾了一下卫生,办置了一些日常用品,陪在老娘身边好好聊天的时间实在不多,就算偶尔坐在一起,也是话不投机,生活的压力已经消磨了我们太多的耐心,虽然我多次提醒自己克制,好好陪陪老娘,好好和她说说话,但是观念的差异,加上老人的唠叨,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沉默,不抢嘴不争辩已是我克制的极限了。

老娘明显老了,头发还没显花白,但已比去年消瘦了,精神还不错,尤其家人团聚的时候,更加精神焕发,老娘已经近七十了,从小到大,一直在受苦,几乎没怎么享受过,虽然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大踏步的向小康生活迈进,老娘由于经历过特殊时期,依然省吃俭用,连两个孙女给孝敬的衣服鞋子都是在孙女的监督下穿一会儿,过后依然压箱底,时不时拿出来看看,过过眼瘾,真想不通老人的想法,就算两个孙女软磨硬缠,也不能动摇,让人很无奈。

说到两个女儿,也许是我一生最大的骄傲,我没有把她们俩培养成天之骄子,有时想起来难免伤怀,然而这次回家却让我很欣慰,两个刚成年的女孩子,在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一边打工,一边照顾着她们的奶奶我的老娘,将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老娘对此也很满意,不时的拿我和她的孙女比较,对两个孙女赞不绝口,却抱怨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只能笑笑。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提起我的女儿,也是一片赞誉,说她们懂事孝顺,夸她们勤劳善良,我还是笑笑,内心却很满足。也许这也是老娘精神焕发的原因,两个女儿替我尽孝了,我很感激他们,当然我是没有当面夸奖她们的,怕她们骄傲!

老家的变化还是有的,不大,山还是那山,河还是那河,只是年轻一代基本取代了老一代,成了主体一代,其实年轻一代大多数时候都不在村里,基本是候鸟的生活,不同的是候鸟是冬去春来,年轻一代刚好相反,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容纳不了灵魂,就这样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各自的故事!

老家在慢慢变好,老娘却慢慢变老,当年轻一代回家时,老家村里一片生机盎然,处处是高谈阔论今年如何如何,明年又如何如何,大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至于出门在外的艰辛一定是绝口不提的,只有在小聚时喝酒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偶尔看到落泪伤怀的感叹,成年人的生活哪有容易二字,有的只不过是咬牙坚持罢了,岁月不会静好,我们只能坚强!

当年轻一代离开外出后,老家便变得消停了,不能说死气沉沉,但至少是少了活力,白天天气好的时候,老娘的同龄人们会自觉不自觉的聚到一起,说东道西,蜚短流长,无非也就是谁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我在家的日子里听到老娘说的最多的都是她听来的故事,很多事都是捕风捉影,添油加醋,但老娘都信以为真,而且转述的有板有眼,更加逼真,留守老人的生活真的太单调,老娘和她的同龄人只能靠这种传播方式将生活过的自认为还算滋润,至少是不空虚,她们为家人奉献了一生,老了,还是不愿为家人增加负担,老人们有自己的处世哲学,这种哲学观念一旦形成,很固执,也很难动摇,这就是我和老娘话不投机的根源吧,我想让她接受新思想,换个活法,她觉得我会让她失去原有的滋润活法,往往三言两语就会不欢而散,后来我只能保持沉默,听她说东家长西家短。

改革开放四十年,生活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康也好像离我们很近,然而我明显感觉到人都很浮躁,幸福感已经很低很低了,快成负值了,不知道是压力太大还是社会发展太快,老农民的思想和行动都跟不上了,总之,我感觉老家农村已经和主流社会快脱节了,但愿我的感觉不对,期待老家变得更好!

要走了,想法很乱,千万个不情愿,也要上路出发,为明天奋斗,唯一能做的只有祝愿老娘安康,家人平安!也祝愿老家变得更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