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4】一月盘点
【2022034】一月盘点
文/张爱敏

今天,二月三日,周四。
猝不及防间,2022年的第一个月已经悄然而逝了。回眸,有喜在眉梢的欣慰,有道不明的遗憾,也有说不出的失落。
欣慰的是终于有部分同学与我同频,他们把自己的习作电子稿发给我,我一一进行详批详改。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示范的基础上给予展示的平台,在展示的平台上给予肯定与鼓励。
渐渐地,已有部分学生的习作渐入佳境,如贾昌硕、司雨欣、曹淇、薛文静、韩子怡、李玉琳等同学的写作水平基本达到一类文。虽然,采用这种作文指导之法,该是语文老师最费时间、费精力的笨功夫了。但历经三届学生的检验,确也是提升写作水平最快的方式了。这是真正的共学共研共练共提升。
以往,我们只是批阅等级,批阅优点与不足,只是表达是什么,却未表达怎么样。其实,沟通最佳的途径不是评判与建议,而是透过文字去触摸写作者的内心,她想表达什么,如何表达才更贴切,更能准确地表达写作者的所思所想。如何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榜样是最好的教育,示范是最佳的途径。
遗憾的是依然有大部分同学心动却迟迟不动。因此,总有一种失落感萦绕心际,突然特别想毕业的那一届了。

欣慰的是工作室的年度任务基本完成,完成挑战365天的日更小伙伴不断增加,有的甚至已经逾越1000日。作为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日更者,我深知坚持日更的不易,但其价值无与伦比。当然,总有质疑声。流水账是不能快速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是的,我不否认。但如果日更200字都坚持不下来,又何以养成自律的习惯呢?
我一直以为日更写作是输出,而阅读则是输入。我们大部分人都热衷于表达,即”输出“,却很少静心”输入“。表达自我就是渴望被看见,渴望被关注,渴望被认可。每一个被看见的写作者都是天使,都是潜力股。随着表达的深入,写作者会感觉才思枯竭,于是,“输入”则成为一种内在的渴求,于是,阅读的内驱力被激发,他们开始寻觅适合自己的书籍,如饥似渴。他们开始寻觅自己成长的方向,日渐清晰。
目睹工作室小伙伴们一日日功力渐厚,目标明晰,深感欣慰。但也有点滴遗憾,因为真正能坚持下来的还是一小部分参与者,总有小伙伴们在半途自废“武功”,着实让人感觉遗憾。所以,每每看到日更接力者日渐稀少时,失落感总是挥之不去。

欣慰的是自己依然咬牙在坚持着,坚持着。每日简书日更新,每日关注着工作室每一位小伙伴的动态;每月至少共读一本书的计划依然在执行,参与一次研读的行动依然在坚守;每学期至少影响和改变一位“问题生”,与其保持联系,及时关注动态,进行适时的沟通与交流;这一个月,读了吴松超老师《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写了12篇读后感悟,并坚持在大夏书系的共读圈中打卡,并邀约工作室的小伙伴们组团参与网络共读活动;同时,也督促小伙伴们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网络研修培训,还读了尼采《成为你自己》等。特别是又应景地编辑了六期与师生与家校沟通的几篇文稿发布于公众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有美丽的回响。
遗憾的是《大学》共读还未开始,拟定的假期读写规划不能如期完成,由于自身的懈怠,早睡早起的执行力不强,等等。另外,回家过年的仪式感未达到预期效果,失落感倍增,甚至不免感伤。
总之,回眸一月,无论是充实带来的欣慰,还是未达标的失落,点点遗憾随风飘散。
二月,一定是好好的,开心的,满足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