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经营时间」,平凡人「管理时间」

2019-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创库星图

身为管理者的你,每天总有开不完的会,还有各种广泛的管理工作与待办事项等著处理与应对。虽然有部属可以分忧解劳,但是仍有许多活动需要你负责和参与。时间对你来说似乎永远不够。你不断学习各种管理时间的小祕诀,渴望让自己在公事上更好地分配时间,完成待办事项、提升工作效率,却觉得还是被永无止尽的工作推著跑,没有办法做自己时间的主人?

以上其实是我的个人经验,如果你刚好与我有相同的感受,那麽关于时间管理这门学问,最近我有些新的体悟,或许可以有些帮助。

1.时间管理象限的迷思

普通人埋首自认重要的事,卓越者会和利益关係人核对

学习时间管理的第一课,通常都是从辨识任务所属的「四个象限」开始。据说这最早是由美国总统艾森豪所提出,后来又被《与成功有约》的作者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发扬光大。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由紧急与重要的指标构成,分成「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四部分。而柯维主张要事第一,也就是每个人应学著将精力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才不会总是在救火处理「紧急不重要」的事。

时间管理的四象限给了我们许多启发,不过在职场上更重要的,其实是要注意由谁决定某件任务的重要性或紧急性?是由你自己、你的上阶主管还是相关同事呢?许多工作者把象限画出来后,就急著将事件分类,埋首于自己认为重要或是紧急的事,但事情的重要(紧急)性却与主管期望的完全不一样。你的努力勤奋用错了方向,也导致工作效率不彰,其实是很可惜的事情。 四象限是很好用的工具,但投入工作前别忘了与身旁的利益关係人核对。

2.理解时间颗粒度

普通人一成不变,卓越者会找出最适单位

时间颗粒度指的是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朋友传给我一张中国首富、地产大亨王健林的行程表。 62 岁的他,早上 4 点起床健身吃早餐, 5 点 45 分前往机场,一整天飞行 6000 公里,到了三个城市,然后晚上 7 点回到办公室,继续加班。行程表显现的不只是他把握时间,而是可以看出他安排一件事情的时间单位,基本上是 15 分钟为一个时间颗粒度。据说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的时间颗粒度是 5 分钟,将时间切分至如此细微,几乎是类似美国总统的时程安排了。

学习时间颗粒度的概念,并不是要让我们学著将时间也切割得如此细緻。而是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个人在商业世界中的时间颗粒度以什麽为单位呢?你是以半个小时、 1 个小时还是半个工作天安排手上的公事?或许你可以省思一下个人的时间颗粒度,当你的工作与责任愈来愈大时,单位时间的价值相对提高了,那麽时间颗粒度有没有可以提升与细化的空间,帮助自己妥善管理好每一个时间片刻。

3.让时间价值极大化

普通人「管理时间」,卓越者「经营时间」

传统的时间管理原则著重在如何妥善地分配时间、避免浪费时间,也就是把时间用好用满。因此除了要学习如何将事情分为轻重缓急外,也清楚地列出待办事项清单,对所做事情所花的时间进行记录与省思,这些方式的确能帮助我们珍惜时间、找出时间的碎片。然而, 若你想让时间的投入与成果显得更有价值,则必须进一步学习经营自己的时间。

比方说,思考如何将一段时间所产生的成果尽量多元化?当你带领部属完成了一项专案,别只是花时间开会检讨缺失,也可以想想这段时间对未来还能有什麽帮助?你可以试著把专案期间的 lesson learnt 收集起来,虽然多费了些时间,但投入的时间将产生可重複利用的收益性。因为下次遇到类似的需求与情境,这些 lesson learnt 可以更有效地让团队成员做出应对,避开可能重複的困难与错误,帮助团队成功。因此, 从经营时间的角度出发,能让你预先设想未来期望达到的成果收益是什麽,连带地影响你决定如何进行高效的思考、学习与工作。

当我们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就会直觉地去寻找关于时间管理的方法。不过,认真说起来,我们并无法「管理」时间,时间每分每秒都在流逝,它不像一般的资源可以生产、储存与组织。我们真正能管理好的,其实是自己看待时间的意义,在组织中什麽是重要的事情?如何善用自己的单位时间?如何经营时间获得更多收益?唯有如此,才能做自己时间的主人,也管理好你的人生。

查阅更多精品商业内参 ,请关注创库星图公众号: rqrvip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