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感慨:讨厌的勤快,一毛钱的爱

2023-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减一加一

早上打开店门,有序的开灯,整理。

顺利的迎接第一位顾客,拿取了快递。

第二位顾客来了,面带笑容走进来,钻进耳朵的却是一句“你咋这懒呢?”

顿了两秒钟,“嗯?我们似乎还不到老朋友的关系,这话儿,咋听咋是批评指责咧?”

一下子连带着对于他的笑容也被我解读为讥讽的嘲笑了。

内心不愉悦感瞬间爆棚,嘴上开始“平静”的回怼,“大早上被批评懒,心里这感受真是不痛快呀。”…

当然,对方说咱懒是因为这开店儿时间相对是晚一些。

疫情以来,各种因素影响,早上开店门时间由六点半到七点半到现在的八点半了。

但对于我来说是美的。线上听书走进我的生活后,店里零散的时间用来看看书,也有不老少获得感。

晚开店门两小时后,在家里有整块儿的时间静心看书,内心觉着值啊。

这么用功努力,居然说我懒,哼,真是气人。

而这位顾客还没能如愿以偿的拿到快递,包装散了,里边少了东西,拒收。

我这心里不舒服感还在,继续微笑着回怼,“看看,您倒是勤快了,白跑一趟吧。”

“哪是白跑一趟,是两趟。”只听得顾客无奈的回答。

哈哈,第一趟来我这儿还没开门呢。

事后忽然感慨,也不是所有的勤快都是惹人喜爱的,疫情以后,我这小店儿的开门时间,稍用点儿心也看到了呀。

早早跑来,就是侥幸心理在作怪,这样不走心的勤快在我这儿可是不值得鼓励。

而走心的懒,少看会儿店儿,少挣点儿,多投资点大脑也是蛮值得的。

咱们转个弯,看看《写出我心》这本书中的内容。

【有些人听从“天天写作”的原则,照章办事,却没有进步,因为他们只是在尽责任而已,这是种很乡愿的做法。这么做不啻在浪费能量,因为人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在没把心放进去的情况下照章行事。…(220页)】

“天天写作”,是写了,写的当下处于一种无奈,不得不把横竖撇捺划到纸上,虚假的不走心的勤奋的写的当下,自己都不认可,不喜欢,那写出来的东西,相信自己都能感知到啥是空洞无物。

还有还有啊,咱们继续转到孝顺父母,身在眼在,更是要心在。

现在一般家庭,吃穿住行都可以说是不缺了,但是让我们拿出时间用心的陪伴,用心的微笑,是不是很难了呢?

面对唠叨的爸妈,能够会心的笑纳,是不是能够每次都做到呢?

再回想一下,父母那一辈人的节俭。

有时候五毛钱的东西,会故意少拿一毛钱,然后和卖家说:“呀,就剩四毛零钱了,看行不?”

或者直接,“呀!就四毛了,差一毛就差一毛吧。”

家里老人这样的表现,是不是会引来我们烦躁的心情?

什么“给你钱,你就花”,什么“让你去玩,你就玩得了”。

感受到这里边隐藏着我们的情绪没?

回想多了这样的场景,想起来孔夫子的话,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色难,就是指对于父母和颜悦色难。

现在年轻一辈面对上一辈人不舍得花钱的状况,可以理解,却做不到真诚地接纳。

气呼呼告诉长辈,“现在不是那个时代了”,然后要求长辈学会花钱,舍得花钱。

也就是说,不能把自己想象成挨过饿受过冻的长辈人。

反过来说,如果真的可以有同理心,能够把自己想象成对方,过一遍父母一辈曾经的贫穷生活,那么我们可以理解父母,接纳父母。

我们会因为父母节省了一毛钱,而开心愉悦,兴奋的和父母拥抱在一起,表达感激之情,表达爱意满满。

走心,带来真正的勤快,

走心,懒惰也是向着精彩,

走心,让我们写出自己的感慨,

走心,让我们拥有一家人的相亲相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