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理简友广场

你要的不是信息,而是实践

2022-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橘子洲的鱼

今天,我承认,心态有点不对,情绪有点暴躁,对待家人,言语上有不耐烦。

过电影一样的回想最近的生活,伴随着突然而至的疫情,被要求居家隔离了,哪里都去不了,可能待家里的小空间,然自己有点儿耐不下性子。

疫情,总是在生活中给你不经意的改变,无可奈何。

心情不对,肯定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想了想自己,最近都干了什么呢?

加入了很多社群,看到了海量的信息,有关读书的、写作的、网赚的、投资的、国学的等等,那么多信息,怎么看得完,有种被海量信息降维打击的压抑。

海量信息,不论是否看得到,总是在那里,为什么现在看到,就感觉内心很压抑呢?

对啊,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以前,从没感觉有啥压抑的地方。

海量的信息,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没什么关系。只是,自己看到了,遇到了,感受到了,但是,没有用到。

用不起来的信息,不是自己的。

但是,那么多资源,看着都对自己有用,自己怎么没去看呢?

时间上的利用效率较差,没有一个自律的理由。

嗯,没有利用好时间,让那么多看似有用的资源,无法利用起来,无法指导自己的实践,从而让自己内心不自主的产生了焦虑,对自己的焦虑,导致压抑感的出现。

更加的理解明白老师所说:做事,先修心。

修心,才是一切的基础。

气定神闲怎么讲?就是内心充盈。

如何修心呢?

阅读书籍,特别是佛学相关的书籍,《次第花开》、《金刚经修心课》等,可能是最快的方式。

每天读,是让自己每天都进入那个心定的状态,就像和尚诵经和敲木鱼,做日课,为什么要这么做?

每天都在修心,每天都在让释然的状态进入自己的内心,就这么每天度自己,慢慢的,和尚才能与我们不同,看到令人愤怒的事情,才能保持心定。

我们想达到心定的状态,照做就是了。

每天,有意识的读一点,听一点,时间久了,心定的状态,自然而然就来了。

最近在做的事情,依然忍不住暴脾气,就像量变还没达到质变,需要时间解决。

修心的同时,一点点消化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把资源融入自己的血液,所谓的焦虑,所谓的压抑,可能,就会慢慢减少。

生活在地球上,需要的资源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能够驾驭才好,能够在驾驭的基础上,付出实践,产生良性循环,形成增强回路,才是真的好。

行文至此,焦虑的好处有了,知道了下一步的行动去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