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阿斯汤加瑜伽一序列,别错过这么多精彩!
尽快拿完一序列的体式,快速进入到二序列是很多阿汤练习者的目标,但在Boonchu老师眼中,一序列包含了很多细节,很难有人能把一序列整个序列做得很完美。
他觉得,练习者可以通过一序列的体式,不断开发自己的身体,比如每个阶段只选择一个体式,重复地做,等做到完美之后,再选择另一个体式,用这种方式持续打磨一序列的体式。
老师用马里奇D举了个例子,阿汤练习的标准是一个吸气,一个体式,一个呼气,一个体式。
所谓完美地做到马里奇D,代表着练习者从下犬式开始,吸气向前跳,然后坐下来,一只脚做半莲花,身体进行扭转,胳膊绕过膝盖,从背后抓手,眼睛向后看,更稳定地坐在地板上,让膝盖靠近另一只脚,所有这些动作都需要在一个吸气内完成,没有增加多余的呼吸,之后,才可以去呼气。
当练习者能按照以上要求进入体式后,还可以在做前穿和后穿时,尽量做到极致,包括后穿时双脚不要碰到地板,前穿时让身体在空中稍微停一下。
老师在国内开工作坊的时候,会密切关注练习者的状态,大多数人做马里奇D时都谈不上完美,因为大家的呼吸都很紧张,很难平稳地完成这个体式。
对此,我深有体会。我做马里奇D,简直就是进进退退。我都不敢奢望老师讲的完美状态,我能先做到体式,就心满意足了。
春夏秋时,我基本能绑上手,多数情况,呼吸急促,控制不住的急促,非常偶尔才会有呼吸顺畅的感觉。
一到冬天,我就原形毕露,已经好几个冬天都会出现绑不上的情况,也不知是自己冬天吃得多,长胖了,还是由于身边大小事的影响,头脑混乱,导致身体僵硬。至少从表面上看,这个体式对我绝对是个小坎。
Boonchu老师还提到,当练习者能把一个体式做得特别好时,他的身体会给出反馈,更想往前进一步,这有点像人类的天性使然。
有些练习者目前还没能掌握一序列,也许是担心二序列的体式太难,就会有点纠结,自己要不要只练一序列。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分享了他的看法。
“若是练习者没有完成一序列的练习,说明他的探索还不够,他可能觉得一序列已经很难了。这时,练习者纠结是否只做一序列这个问题意义不太大,他需要亲自去经历一序列,探索身体。”
对于小白而言,一序列看起来很难,但对于高阶练习者而言,一序列更像一种修复与适应的过程。
前不久,Boonchu老师生病了,休息了3个多星期,遵照医嘱没有练习,也很少下床走动。等到他的身体痊愈后,别看老师是三序列练习者,他依旧会从一序列开始恢复练习,让身体慢慢适应。
直到他感觉状态更好时,才会逐渐做深入后弯、手抓脚以及加入二序列、三序列的体式。
听过Boonchu老师的分享,希望大家能重视一序列,好好利用一序列去探索自己的身体,也争取能把一序列里的某个体式做到完美。届时,说不定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