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新手写作谈写作

跟着大师学写作|读书《怎样写作》

2017-09-17  本文已影响430人  跟着鹏叔游世界

推荐指数:★★★★★

写作是个宽泛的概念,可不止印成铅字的小说散文,日常生活工作中记的日记、写的报告、演讲稿,乃至一封邮件,都是写作。我们很多人经常写作,但除了学校的应试教育外,几乎没有什么人专门学习过写作这件事。

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写作这项技能。表达一个观点,抒发内心情感,传授己有的经验,记录一段生活,总结前人思想,都离不开写作。

既然写作这么重要,那么应该如何打开写作这道门呢?叶圣陶先生的这本小书给出了一些意见和方法,值得参考。

从道的层面说,写作最高准则是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李海鹏也曾感叹:写的真比写得好重要得太多了。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从术的层面讲,才是所谓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不妨对照一篇文章的完整生命周期,跟着大师来学习每一个部分。

积累

提纲

成文

修改

一、日常积累

写好文章的关键在于提笔之前的准备功夫。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必须找到源头,也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方法如下:

1. 充实生活:增加阅历,具有随时发现的能力,性情丰厚,兴趣广泛,即知且行 

2.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

3.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

4. 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正确的语言习惯是指说出来的正是想要说的,不走样,不违背语言规律。语言规律是指语汇准确,合乎语法。也就是说,我表达出来的,你理解的没有偏差。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当一件事做,正像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随时随地练习才可以养成正立得正的习惯。

如何锻炼正确的语言习惯,叶老也给出了可操作的心法:

1. 无论何时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让听的人能够明白。

2. 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熟悉的词硬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很不适当的词强凑在语言里。

3. 无论何时不乱用一个连词,不多用或少用一个助词。

4. 听人家的语言,读人家的文章,特地留意人家怎样用词,怎样表达意思,留意考察怎样把一篇长长的语言顺次的说下去。

二、构思提纲

拿到一个题目或是心中想要表达一些什么时,别急着下笔,先理理思路,列个提纲。单凭着头脑中朦胧的印象,很容易写歪、写散。这就好像做事儿一样,不计划的结果通常会做不好甚至失败。

下笔之前,还要先想清楚几件事。为什么要写,该怎样写,哪些必要写,哪些用不着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从读者角度着想是不是够明白……

对于这点我个人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自己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头脑一热记下一个个零散的点,最后再谋局成篇。后来发现,这种方法其实早有大家纳博科夫在用,称为卡片写作法。大体方法如下,供大家参考:

1. 抓住头脑中的想法马上记下来,形成一张张卡片原型。不要在意细节和形式尽量记全,因为灵感稍纵即逝。

2. 针对这些想法,扩展填充成一张张卡片。

3. 对已经形成的卡片进行排列组合,此时总会有一些新的想法迸出来,然后再添加卡片及修改,并寻找彼此间的链接,并最终成文。整个过程,宛如拼图。

三、下笔成文

一篇作文由字、词、句、段,结构和节奏构成。

字词是最基本的单位。找到合适字眼合适词的前提是,你得有大量的词汇做基础。方法就像背单词,平时多在语句文章中留心,刻意记下来。然后才是字词的合适。所谓合适指的是内心所想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况,而所用的词刚好代表这样一件东西。合适的关键是修辞的功夫,训练方法无他,多读书、多查字典、多记笔记、多分析、多总结

不光要注意华丽灿烂的形容词积累,也不可忽视连词、助词、介词的重要职务。因为事关节奏。

节奏与韵律有关。何时平淡,何时高潮,何时松,何时紧都是功夫。好的文章一定是有韵律的,就像一首动人的歌,跌宕起伏。长短句交叉,起承转合,语言文字连续如线,一贯而下,这都离不开组织。

没有结构,作文就变得混乱错杂,缺少逻辑。结构就是骨架,组成文章的段落一定要按某种格式进行合理安排。格式多种多样,比如以时间顺序安排话题,通过地点推进,通过方面进行均可以。

如此把握住这些要素,生产出一篇好文的几率较大。

四、多次修改

很多人写完作文,就以为万事大吉,这是很不对的想法。除了天才,即便是作家,也很少能够一锤定音。好作文都是修改出来的。修改并不轻松,甚至有时候比写文更花费精力。修改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次反复。修改可以参考如下的具体方法:

1. 通篇粗改,重点是中心是否明确,主次是否分明,结构是否安排妥当。我们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自以为不错的金句也不管是否切题全部囊括进来。而高手的做法是:那些像藤蔓一样爬开去的枝节话,要狠心坚决剔除干净。即使是好意思、好想象、好描摹、好比喻,也得丢掉。

2. 再改字词句,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是否准确、鲜明、生动。主谓宾,定状补,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无一遗漏。

3. 念几遍稿子,三次修改。一篇文章一旦念出来,就会发现很多隐藏的问题,总觉得这里拗口、那里不通。

4. 过上一段时间(几天甚至几月)做最后一次修改,并发表。

希望每个喜欢写作的人,都可以从这篇文章中有所脾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