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谈成长励志想法

长持人生“三宝”,能够趋吉避凶

2019-05-26  本文已影响65人  徐糯米同学
图|网络

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老子首次提出了他的人生“三宝”,作为人一生所要维持的基本规范。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第一宝:慈

老子所说的“慈”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对自己亲人的慈爱、对周边人的慈祥。但从广义上来看,老子的“慈”可以与孔子的“仁”划上等号,都是表示对人世间充满的大爱。

那么它对当今社会又有什么启示呢?

老子告诉我们要对世间所有事物都要充满“慈爱”,甚至对于一草一木也不要轻易的伤害它。你对这些事物多大的“慈心”,它就能够转化为多大的力量供你使用,这大概就是“慈故能勇”的真正含义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一些超越人类的力量的事件。比如,曾经有一则报道说的是:发生一场车祸,车子侧翻了,而一个中年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竟然凭一己之力将这辆车搬了回来。“女本为柔,为母则刚”,这不正是“慈”的力量发挥的作用吗?

也许有时候我们会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在一个枯燥无味的地方呆上几十年、可以不耐其烦做一件事持续几十年。后来读了老子的这段话我逐渐理解了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他们心中怀有本质相同的“慈”吧!

一个军人耗费了自己的青春在无人的小岛上为祖国镇守边疆,这不就是他对这个国家的“仁慈”吗?一个科研人员在自己从事的的研究中,可以忘却所有欲望,这不正是他对追求真理的那份”慈“吗?

一个人如果是心怀对天下的大“慈悲”心,哪还有时间去计较自身的个人得失。撇去了个人的荣辱,那么就没有了吉凶之分。他们难道会因为不吉而不去做那些有关心中“慈”的事情吗?

第二宝:俭

老子所说的俭大概与我们所说的“朴”意思相近。要告诉我们的是不要过度追求太多的欲望。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生活中的很多不幸的事都是因为我们欲望太大而导致的。七、八年前,有人为了买一台iPhone手机可以去卖肾;最近几年,某些大学生为了买自己心仪的物品甘愿走向“裸贷”的深渊。

物欲横流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东西让我们萌发欲望。因此,重新记住老子的告诫是十分必要的。奉行“俭”道,克制住内心中不必要的欲望,做到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灾祸发生。

第三宝:不敢为天下先

有人听到“不敢为天下先”这一句话,就会说老子的思想已经落后了,在当今社会上不积极表现自己这么能够在人群中发光发亮呢!

我想大概我们都理解错了老子的意思了,为了更好的了解“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我们看看《道德经》第七章中老子所提出的观点。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是要让我们谦逊,并不是对让我们畏畏缩缩不思进取。

做一件事情过于“锋芒毕露”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当你把这件事做好了别人也会因为是应当的,如果做得没有像显露的那么好反而落了个“爱出风头”的头衔。反而是那些谦逊的人,一开始就表现出能力不足,当他没做好还会受到安慰,而当他出色的完成事情后,更加得到他人的赞赏。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易经》中的阴阳之道。这里虽然说“不敢为天下先”,通过阴阳之道可以拓展出老子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当某一件事符合你心中的道时,哪怕最后会以身殉道你也要“敢为天下先”。比如遇到民族大义、国家荣辱等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冲在前头,不要畏畏缩缩还计较个人利益得失。

持老子“三宝”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文|徐糯米同学

在读博士|摄影爱好者|书法初学者

webo:徐糯米同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