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贮五岳.笔耕心田

2020-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书画联盟

——刘长河山水画作品读后(摘要)

文/卢禹舜

长河同道十几岁便在启蒙老师白俊良悉心指导下临习《芥子园画传》并打下了坚实的素描、色彩、速 写的基础。在哈师大美术系就读期间,临摹了大量的宋画、元画,对中国画史画论做了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研习历代碑帖和诗文,写得一手好字好文章,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全面修为,才成就了他现在的山水画风格和面貌。

长河同道长期在地市做美协工作,退休后没有赶“北漂潮”,也没有跑市场,而是四登太行,五上黄山,遍游黔山滇水,饫看秦岭蜀道,用心去捕捉天地造化的神韵,用真诚去感知生命的律动,艰辛付出亦有可喜回报,据说画稿盈箱累案达三千余件,这需何等的恒心和韧劲!宋人李澄叟《画山水决》中说“画山水者须要遍历广观。然后方知笔墨去处”,其“行路精神”应为后学之楷模。

长河同道的山水画深得古人神髓,却不泥古法,涉猎诸家之长却又积极探索自家语境,是一位借古开今,笔墨与时俱进的有使命感的艺术家。

读其作品画格雅正,意蕴内敛,势韵俱佳,开合有度,诗性隽永,文彩绚烂,情景交融,心境契合,神贯气通,整体浑然。其作品将现实生活的独特感悟,融入了传统的人文精神,创造了即有古雅的文化韵味,又具浓郁现代气息的佳构,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诉求。其作品不是玩笔墨炫技法,也不是摹自然秀功夫,而是通过真性情“写胸中逸气”,是主观心象的表达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其一笔一墨,一点一线彰显了画者充沛的才情和全面的学识、修为,奉献给人们的是至善至美的高品位的精神享受。

“胸贮五岳”,即“行万里路”搜尽奇峰打草稿;“笔耕心田”是主观“从于心”,“游于艺”的能动作用,最后达到物我相融,心灵妙合自然,主客复归为一,这是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追求是长期的,甚至要穷其一生,好在长河同道有着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祝愿长河同道健康长寿,画艺精进,大器晚成。

(本文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  著名画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