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之三)

这回来到凤阳县小岗村能够见到改革带头人严宏昌,可以说大有收获。这归功于同学徐诚。我们沿着外面的马路向北面走着,徐诚边走边告诉我,当年国家的大人物来小岗村,他也来采访的,也见过那一位大人物。徐诚说,当时街道两边欢迎的人群都是从蚌埠某个学校请过来的,场面非常热闹。
我觉得,我的同学徐诚不仅是记者,还是书画家,我为有这样杰出的同学而感到骄傲!

沿街我们看到有凤阳县的介绍:
凤阳是全国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是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成仙之地,是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之地,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

沿街我们看到许多农家乐的饭店,而且店名都是改革带头人的饭店,有的饭店门口还挂着国家大人物来小岗村的照片。我预订的高铁票是晚上8时半,因为蚌埠同学一定要挽留我吃了晚饭才走。那我直言,就在小岗村农家乐吃晚饭吧。但蚌埠同学权衡下来,觉得在小岗村吃晚饭,时间把控不了,因为我要赶火车,他们决定就在蚌埠南高铁站附近的饭店吃。他们说的很有道理,所以我没能在小岗村吃晚饭,我是很想在小岗村品尝一下最基层的乡土味道的。
沿街我们还看到许多花鼓,你知道凤阳县就是花鼓之乡,你听: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背着花鼓走四方……
这凤阳花鼓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蚌埠同学王国祥背起一只花鼓,拿起两个小木棍,敲打花鼓,却怎么也打不起来。我们都哈哈大笑。我干脆就捧起一只花鼓,就装模作样地拍了几张照片。以后若有机会开车去凤阳,我就想买几只花鼓,总是感觉花鼓是喜庆和丰收的代名词儿。

走着走着,我们就来到了小岗村旧址。那些草屋与旁边的农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徐诚对我说,那时候整个凤阳县都是这样的草房子,没有一块砖头的,都是用泥巴堆成的,可想而知,那时候凤阳县是非常落后和穷困的。这些草房子是小岗村旧时的模样,但不是当年18位农民签字的那个草屋。因为那个草屋已经没了。
这些草屋被围着,进去参观要买票。最后李干事掏出军官证,就我一个人进去看了,我拍了很多的照片,里面都是以前小岗村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吧,屋子里面很小,都是泥巴墙、泥巴地,加上这天刚下过雨,所以地面是潮湿的,走在这个旧村庄里,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小时候,想起小时候住的平房,即使小时候我住的平房也比小岗村这里的草房不知道好了多少啊!

然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小岗村纪念馆,并在纪念观广场拍了一张“合家欢”。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当年小岗村18位农民签字的纸张,还看到他们一个个的头像,有的已经故世,竟然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只能用画像代替。这时候,我心里掠过一丝酸意,人生啊,人生,真的不容易。向小岗村这些先行的改革者致敬,你们不仅是凤阳县农民的骄傲,你们也是全国农民的骄傲。
